摘要:近年来,提到“徐少华”这个名字时,伴随出现最多的词就是“走穴捞金”、“街头卖唱”这样的词。作为《西游记》中的三个“唐僧”之一,相比第一位扮演者汪粤的“低调沉默”和第三位扮演者迟重瑞的“嫁入豪门”,徐少华的经历似乎更让人多了几分唏嘘,如今的他究竟过着怎样的生活?
近年来,提到“徐少华”这个名字时,伴随出现最多的词就是“走穴捞金”、“街头卖唱”这样的词。作为《西游记》中的三个“唐僧”之一,相比第一位扮演者汪粤的“低调沉默”和第三位扮演者迟重瑞的“嫁入豪门”,徐少华的经历似乎更让人多了几分唏嘘,如今的他究竟过着怎样的生活?
中国第一小生
1958年,徐少华出生于山东省青岛市,上面还有两个姐姐,父亲常年在哈尔滨工作,一大家子常年只靠着母亲的工资过活。作为家中唯一的男孩,徐少华从很小的时候就知道要帮助母亲分担家庭的重担,因为母亲是医生需要值夜班,给母亲送饭就成了他的责任。很难想象,这样一个并不富裕的家庭是如何让徐少华在8岁的时候开始学习芭蕾,并且培养出了他出众的文艺气质。
中学刚毕业,徐少华便凭着这身舞蹈功底考上了山东五七艺术学校话剧版,当时这个话剧版在全省只招收24个学生。毕业后,徐少华被分配进了山东省话剧院,成为了一名话剧演员。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香港流行拍摄由各种志怪小说改编的电影,香港华文影片公司的创始人之一的刘恋也不例外,他将目光放在了自己的家乡山东,对《聊斋志异》中“小翠”的故事改编为电影《精变》。整部电影从导演到编剧,从美工到摄像,几乎清一色的选择了山东人,而男主角徐少华,就是这么被选出来的。当时,《精变》的导演谷雷鸣专程到山东话剧院选角,一眼就挑中了眉清目秀的徐少华,当即决定由他扮演男主角,傻书生“元丰”。
1980年4月,徐少华进组拍摄,和以往的古装片不同,《精变》采用了全实景拍摄,剧组辗转了济南、曲阜等地,期间又经历了徐少华被马踢伤,导演谷雷鸣突然去世,摄像师突然生病等一系列波折,最终,这部电影历时三年才完成。1983年,《精变》终于上映,徐少华一炮而红,被香港大公报誉为“中国第一小生”。也是这部电影,开启了徐少华与《西游记》的缘分。
从“小白龙”到“唐僧”
1983年,《西游记》已经拍摄了三集正片,“唐僧”的扮演者汪粤却提出要去拍电影,其他时间再来拍《西游记》,这样的方式遭到了导演杨洁的拒绝,她不允许这么重要的角色一心二用。1983年的6月,汪粤在《西游记》和拍电影之间选择了后者,杨洁导演被急得焦头烂额,就在这时,她看到了电影《精变》。
看过《精变》后,杨洁导演将《西游记》里的“高小姐”这一角色,交给了女主角主魏慧丽,同时她发现徐少华古装扮相很是英俊,于是建议他来试镜小白龙。审看当天,杨洁导演认为徐少华的小白龙缺少了一些阳刚之气,就在这时,当时的中央电视台副台长,也是《西游记》监制的阮若琳突然提出“不如让他试试唐僧”,换上唐僧的袈裟之后,杨洁导演和阮若琳副台长当即决定“就是他了!”不过,当时的徐少华还有点瘦,于是剧组给他单独开小灶,加了不少荤菜,这才最终有了和观众见面的这个面如冠玉的“御弟哥哥”。
就在大家终于放下心来,认为可以顺利完成《西游记》的拍摄时,徐少华却向杨洁导演提出了一个让她为难的要求。原来,当时徐少华在话剧团的领导给他报了名,让他去参加山东省艺术学院的考试,闻听此言,杨洁导演惊讶地问:“难道你也要放弃唐僧?”徐少华回答:“不是上学,就是考试,之后拿个文凭就行了”杨洁导演后来回忆说,当时她对于这个说法其实将信将疑,但架不住徐少华的百般请求,于是动员整个剧组加班加点地将唐僧的戏份赶拍出来,以确保徐少华能来得及参加考试。
为学业还是5元钱?
没想到,参加完考试的徐少华又给杨洁导演出了个难题:他要求剧组出面向学校交涉,允许他不上学就能拿到文凭。杨洁导演很无奈地表示,剧组哪有能力要求学校?可是徐少华执意认为中央台能做到。无奈之下,杨洁导演询问徐少华:“如果两头只能顾一头,你选哪头”,在得到徐少华亲口回答“肯定要演唐僧”后,杨洁导演最终派了两名制片跟着徐少华回到学校进行交涉。没过几天,制片给杨洁导演打来电话,说校方问徐少华“拍戏和上学哪个为重”,徐少华回答“当然以上学为重”。闻听此言,杨洁导演当即叫两个制片回到剧组,认为人各有志,不必勉强。徐少华的做法也惹怒了阮若琳副台长,当即决定换人。就这样,在拍完“取经女儿国”后,徐少华告别了西游记剧组。
而关于徐少华离开西游记剧组的原因,在2012年的一段采访中,猪八戒扮演者马德华表示,其实徐少华当时完全可以采取函授的方式完成学业,他决定离开剧组仅仅是因为5元钱。当时六小龄童和马德华的片酬是60元,而徐少华和扮演沙僧的闫怀礼是50元,徐少华知道后希望杨洁导演能把他的片酬加到和“猴哥”、“八戒”一样,但是杨洁导演认为孙悟空和猪八戒的化妆格外辛苦,多出来的这5元是“辛苦钱”,但是徐少华却因此感到心里不平衡,最终在众人的百般劝说下,仍然义无反顾地离开了西游记剧组。
晚年“唐僧”引人唏嘘
离开《西游记》后,徐少华一边上学一边继续拍戏,曾在《三国演义》中扮演了“张辽”,但都再也未能延续“唐僧”的辉煌。2003年,徐少华担任了山东省话剧院副院长,此后便将工作重心从影视作品转回了话剧舞台。2007年,在电视剧《贞观长歌》中再一次扮演了“玄奘”,之后便淡出了影视圈。
2025年4月6日,徐少华做客了西游记摄影师王崇秋的直播间,再次畅谈起了当年的往事,值得一提的是,王崇秋正是杨洁导演的丈夫,或许由此也可以见得,徐少华并未因离开西游记剧组一事与杨洁导演彻底交恶。
如今翻看徐少华的社交账号,能够看到最多的作品还是与“唐僧”相关。不知徐少华身披袈裟,唱起《女儿吟》时,心中是怎样的一番感受,当年没能完成的角色如今却成为了他最经典的代表作,人生的难以预料确实令人唏嘘。
传说,佛有三身,由三人来扮演唐僧就像是冥冥之中的巧合,成就了这个经典的角色。无论曾经有过怎样的纠葛,如今回看,《西游记》仍是中国电视剧史上难得的经典,每一位演员都是成就这份经典的功臣,作为观众,我们感谢他们带给我们的美好,就足够了。
来源:章宇说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