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城管局:书写中国式现代化的城市治理新答卷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4-18 09:19 2

摘要:4月17日,西安市委宣传部、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深化六个改革’创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西安实践”系列新闻发布会。邀请市司法局局长苏国峰、市城管局副局长张国立、市行政审批局局长陈晓军介绍有关情况。

【开栏语】

4月17日,西安市委宣传部、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深化六个改革’创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西安实践”系列新闻发布会。邀请市司法局局长苏国峰、市城管局副局长张国立、市行政审批局局长陈晓军介绍有关情况。

据了解,锚定“六个打造”奋斗目标,紧紧围绕“深化六个改革”重点工作,市司法局将从法治政府建设提质效、服务保障民生再用力、护航企业发展出实招等三方面,推动全面依法治市和司法行政工作升级,为创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西安实践提供更加有力的法治保障;市城管局将积极推进体制改革和城市更新,优化城市道路和临街空间管理,不断提高城市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智慧化、法治化水平,弘扬共建、共治、共享的城市治理精神,推动西安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工作再上新台阶;市行政审批局将通过部门协同、流程再造、数据共享、服务创新,将多个相关联的政务服务事项整合为“一件事”,实现高效办理,并以此为牵引,推动政务服务从“能办”向“好办”“易办”加速转变。

市城管局

书写中国式现代化的城市治理新答卷

春天的西安,街角口袋公园绿意盎然,背街小巷路灯明亮……

4月17日在新闻发布会上,市城管局副局长张国立回顾了2024年,西安市城管局从“面子”到“里子”,从“精细管理”到“暖心服务”,从街头巷尾的“小确幸”到城市发展的“大图景”。西安城管,正在努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的城市管理新答卷。

“三种色彩”绘就城市管理幸福底色

橙、绿、蓝是城管的“三原色”,也是2024年西安城市治理的幸福底色。

发布会上记者了解到,2024年西安修补沥青路面103.6万平方米,人行道翻新19.2万平方米,友谊路等17条道路的“星光夜景”被重新点亮,城市亮灯率超99%。250座新公厕亮相街头,全市公厕布局和服务功能进一步完善。供暖季里“访民问暖”小分队敲开千家万户门,动态调节供热参数,让室温达标更贴心。“城管进社区”活动一年走进数百个小区,协调解决违建拆除、停车难等“烦心事”。

此时,橙色是民生的温度。

2024年,西安新增绿地209万平方米,29个新口袋公园如雨后春笋般涌现,31座公园敞开“怀抱”,让市民转角遇见美。绿道蜿蜒60公里,串联起城市的“绿色项链”。优级保洁标准城市道路达到98%,垃圾收运全程闭环管理,连建筑垃圾也变身资源,10座环保处置设施“变废为宝”,供热供气两不误。

此时,绿色是生态的底气。

数据显示,去年西安813.7公里老化燃气管网“换新衣”,3722公里道路地下空洞被精准“扫描”,102处隐患就地“清零”。燃气安全整治三年行动圆满收官。

此时,蓝色是安全的底线。

“五道硬菜”打造城市管理新型模式

站在新起点,2025年西安市城管局瞄准“科学化、精细化、智慧化、法治化”目标,端出“五道硬菜”打造城市治理新型模式。

第一道,“一竿到底”破梗阻。据了解,今年西安城管要重塑街道空间管理“棋盘”,理清市、区权责边界,道路养护、绿化管护等环节“一竿子插到底”。建立全链条、全覆盖、全要素的管理工作新机制,让管理比绣花更精细。

第二道,“加减乘除”提品质。新建口袋公园20座、绿道30公里,开放共享城市公园不少于45个,绿色加法让城市“会呼吸”。聚焦生活垃圾末端处置环节,年底前将厨余垃圾分出量提高至每日1300吨。推行建筑垃圾“一单制”管理,用减法堵住乱倒漏洞。45个燃气供热项目集中开工,542公里老旧管网年内“退休”,新增污水源热泵供暖面积50万平方米,用乘法放大供热安全能力。重点道路桥梁一日两巡、给桥梁道路做“CT扫描”,雷达探测隐患,用除法让城市安全不留死角。

第三道,“刚柔并济”强服务。全年力争在地铁口新增1000个非机动车停放区,让共享单车“归位”。出台《城市道路挖掘占用联合审查工作要点》,为群众提供“一件事一次办”服务,推行轻微违法首违免罚清单化管理,取消牌匾标识设施设置“审查登记”,为市民群众提供便捷暖心服务。

第四道“科技赋能”守平安。推进中心城区燃气、热力、市政桥隧等行业领域高风险点位物联监测设备布设,建立监测预警联动处置机制。2025年底前汇聚住建、水务部门和相关企业的物联设备监测数据并接入运行监管系统,全力守护城市平安。

第五道,“刀刃向内”强内功。执法人员全员“赶考”,执法案卷定期评查、全程上网;出台城市管理执法人员管理办法和协管人员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完善人员招、选、训、用、奖、惩等全过程管理。让市民化身“啄木鸟”参与城市治理。

城市管理没有“休止符”。2025年,让我们共同期待“共建 共治 共享”的幸福西安。

文/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张佳

构建燃气供热“一张网” 解近忧谋长远

燃气供热管理涉及千家万户的幸福生活,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要事,西安市将如何提升燃气供热安全能力,满足市民群众和广大企事业单位的用气用热需求?

记者了解到,未来五年,西安计划实施93个燃气、149个供热项目,为城市能源安全“强筋壮骨”。2025年将率先启动54个燃气、91个供热项目。

项目实施过程中,将通过工作专班的统筹抓总作用,建立健全联席会议制度,推行“一线指挥+现场处置”工作模式,为项目实施清障开路。充分发挥“行政+技术”合力,引入市燃气规划设计院、市热力规划设计院等专业技术力量,加强科学谋划和精细管理,为高效推进项目建设提供科学支撑。

压实城燃企业、热电联供企业、集中供热企业、物业企业在规划落实、项目实施、任务推进、安全管理、信息化建设等工作中的主体责任,完善考核评价机制,全面调动企业的积极性,保障项目建设高质量推进

主动争取国家和省市资金支持。政府主导建设的项目,采取政府资本金注入、社会融资、企业主导实施的方式组织。各城燃企业和集中供热企业建设的项目,采取企业自筹、融资贷款等方式筹措资金。通过全方位、多渠道的资金保障措施,为项目建设提供充沛动能。

主动与市级各有关部门,以及各区县、开发区进行沟通协调,一事一议解决具体问题,全面打通堵点难点。努力建成“厂—管—网—户”一体化的燃气供热数字化管理系统,为市民群众提供更安全、更舒适、更智慧的用能体验。

文/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张佳

本文来自【西安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