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临潼番茄制种业历史悠久,全区拥有以研发、加工、销售为一体的番茄制种企业15家,储藏种质资源4000余种,育成“金鹏”“秦皇”“西优”等优质品种40余个。
4月11日,临潼区雨金街办照渠小学研学活动在西安番茄研究所举行。同学们化身“小小农夫”,在田间地头学习知识、体验劳动,感受“从土地到餐桌”的生命奥秘。
临潼番茄制种业历史悠久,全区拥有以研发、加工、销售为一体的番茄制种企业15家,储藏种质资源4000余种,育成“金鹏”“秦皇”“西优”等优质品种40余个。
在研究所内的番茄博物馆,通过基地讲解员的专业讲解,同学们了解了番茄的品种分类、生长周期、种植技术,完成了从课本知识到实际生产的认知拓展。
在番茄种植大棚,同学们通过触摸叶片、观察根系,从实际感受中领悟生命的脆弱与顽强,深化了对自然规律的认识。技术员在讲解新型灌溉方式时,演示了如何通过传感器精准控制水肥配比,做到既节约资源又提升作物品质。
在实践环节,同学们拿起小铲子,参与松土、幼苗栽植、浇水等劳动,掌握了基础农具的使用方法,提升了动手能力与协作能力。
“今天我不仅了解到了番茄从种子到果实的生长过程,还体会到了家乡番茄产业的发展历程和育种人的创业艰辛,更懂得了劳动创造价值、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真正含义。”学生李蔓欣说。
当天活动还设置了“番茄科学小课堂”“趣味问答闯关”等互动环节,孩子们积极参与,通过沉浸式学习增长真知灼见。
“本次研学活动成功搭建了‘自然—科学—劳动’一体化的实践平台,让同学们走进户外,从一粒种子到一个果实,体验一堂有趣、有爱、有知识的自然课堂,感受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发展的成就。”照渠小学校长王勃介绍,希望通过与土地的对话,让同学们感受农业科技的力量,在他们的心中播下追寻科学的种子。( 王三合 )
来源:西安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