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市双阳区法院 田埂调解化纠纷保21亩耕地如期播种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4-18 09:41 2

摘要:农事催人忙,春播千野绿。当前,正值春耕备耕关键期,为切实保障农耕生产顺利进行,从源头上预防并减少矛盾发生,吉林省长春市双阳区法院深入贯彻司法为民理念,主动延伸服务触角,以司法之力精准助力春耕生产。

农事催人忙,春播千野绿。当前,正值春耕备耕关键期,为切实保障农耕生产顺利进行,从源头上预防并减少矛盾发生,吉林省长春市双阳区法院深入贯彻司法为民理念,主动延伸服务触角,以司法之力精准助力春耕生产。

4月14日,吉林省长春市双阳区法院山河法庭以“如我在诉”的为民情怀和“定分止争”的审判理念,主动上门成功调解一起农村土地纠纷,让对簿公堂的双方当事人握手言和,让21亩土地如期耕种,为春耕生产按下“加速键”。

边某和其父母两户共分得承包土地21亩,由于边某及家人外出韩国工作,两个家庭均不便经营承包土地,由边某将两个家庭承包的21亩土地经营权出租给同村村民李某某耕种,先后于2019年、2023年签订两份《土地承包合同书》,约定出租期限至2026年。2024年李某某向边某索要土地补偿款和粮食直补款时,边某以双方约定土地补偿归李某某,粮食直补款归自己为由拒绝给付粮食直补款(2019年签订的合同中约定一切土地补偿归李某某,2023年签订的合同中只约定土地补偿款归李某某所得),双方因此发生纠纷。后边某回当地了解土地补偿情况时发现李某某早已将承租的土地经营权进行了转让,在未经边某同意的情况下私自转包给了其他村民。边某以李某某转租未经本人同意为由诉至法院,要求解除两份《土地承包合同书》并要求实际耕种人返还土地。

“一纸判决容易,但伤了人情、误了农时。谁都不是赢家!”案件受理后,承办法官连夜梳理矛盾焦点,又多次跟双方联系沟通,走访村干部了解案情,但始终协商未果。当前已是春耕的关键时期,若矛盾升级可能直接影响农业生产。考虑到实际耕种人已经为春耕生产购买了化肥、种子等生产资料,以及李某某年岁已高、腿脚不便的实际情况,承办法官立即启动涉农纠纷“绿色通道”,带领干警携带案卷材料直奔纠纷现场,以“不误农时、不误农事”为原则,将调解阵地前移至争议田埂边、双方的炕头上。

面对出租方“土地是命根子”的焦虑和承包方“前期投入”的无奈,法官联合村组干部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为基准,从双方争议焦点即土地补偿的归属出发;从“共情”切入,引导双方换位思考;从春耕紧迫性、邻里和谐等角度劝导双方互谅互让。经过3小时耐心调解,最终促成双方达成和解,边某同意让李某某继续耕种土地至2026年,土地所有惠农补贴归李某某所有,李某某向边某补偿1万元,现场签订了书面协议书,并当场支付1万元,确保争议土地及时投入春耕。签署协议时,年过七旬的李某某感慨:“法官把道理讲透了,咱心里踏实!”实际耕种人也如释重负:“多亏法官帮忙争取时间,我们能如期进行耕种了。”

本案调解不仅避免了两败俱伤的局面,更保住了21亩耕地的正常生产,让“撂荒危机”变为“共赢转机”。

“农村土地纠纷关乎民生根本,既要守住法律底线,也要传递司法温情。我们多跑几里路、多费几分心,或许就能让群众少一些揪心、多一份安心。我们将继续扎根一线,把法庭‘搬’到群众需要的地方,用有温度的司法守护田野上的希望。”办案法官赵海涛说道。

这起纠纷的圆满化解,是双阳法院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服务乡村振兴的缩影。近年来,双阳持续深化“枫桥式人民法庭”建设,针对涉农纠纷建立“巡回审判+联动调解”机制,通过“上门立案、地头开庭、云端普法”等方式,将矛盾化解在诉前、解决在基层。双阳法院将持续聚焦农业生产司法需求,坚持将调解贯穿案件审理全过程,以“小案件”诠释“大民生”,用司法的温度与力度,守护乡土和谐,以主动作为书写服务保障乡村振兴的法治答卷。

编辑:李志刚

吉 林 省 媒体求助维权热线 请联系 李 主 任: 130 1938 8122 (微信同号)

疑难复杂案件研讨中心法律热线:辽宁青松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王玉强158 9819 5532

企业家权益保障中心法律热线:辽宁青松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于晓荷 155 2468 2485

如有侵权及职业道德监督电话请联系北极海新闻:134 7867 1922(微信同号)

本头条号音频、视频及活动图文信息报道系「北极海新闻」独家制作,并享有版权。未经授权,不得匿名转载。本平台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相关权利人随时与我们联系删除

来源:无线锦州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