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教育是党之大计,教师是立教之本,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师德师风建设是打造高质量教师队伍的工作基石,事关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弘扬教育家精神是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的根本指引,也是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推动教育事业从大变强的根本保障。构建“精神引领-专业赋能-战
教育是党之大计,教师是立教之本,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师德师风建设是打造高质量教师队伍的工作基石,事关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弘扬教育家精神是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的根本指引,也是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推动教育事业从大变强的根本保障。构建“精神引领-专业赋能-战略支撑”三维驱动机制,以教育家精神为价值内核重塑师德标准体系,依托专业发展工程提升教师育人能力,形成教育强国建设的人才梯队战略储备,具有重大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教育家精神是师德师风建设的核心价值引领
教育家精神是师德师风建设要求的高度凝练和浓缩,蕴含着鲜明的核心价值导向,在政治、思想、文化上具有很强的引领作用,为促进广大教师涵养高尚师德师风提供了核心价值引领,也为师德师风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
政治引领作用。教育事关国家发展、民族未来,其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具有很强的政治属性、战略属性。这决定了师德师风建设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才能确保教师队伍建设。教育者要先受教育。广大教师只有政治立场坚定、政治态度鲜明,才能确保培育一大批的后继之人听党话、跟党走、肩负起民族复兴伟业。养大德者方可成大业,教育家精神闪耀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思想光芒,明确了胸怀“两个大局”、心系教育的“国之大者”的鲜明政治导向,为师德师风建设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思想引领作用。教育家精神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价值图谱,承载着民族复兴工程的精神元代码。其理论构建既是对新时代师资培育范式的经验萃取,又立足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战略高度对新时代教师提出了立德修身、敬业立学、教书育人的深切厚望,对于促进广大教师躬耕教坛守初心、以德施教担使命、笃行不怠育桃李,具有十分重要的思想引领意义和精神激励作用。
文化引领作用。文化是教育的本质内容,具有特殊育人功能和价值。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着尊师重教的文化传承和优良传统,“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等无不彰显着中华民族师道传统,历代思想家、教育家流传下来的富有哲理的思想深刻诠释了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历久弥新的师道文化和育人智慧。教育家精神植根于数千年来中华民族崇道尚德、尊师重教的文化沃土之中,是对中国优秀教育传统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具有十分深厚的文化底蕴,弘扬中华民族崇文重教、有教无类的传统和历代教育家因材施教、诲人不倦的精神,展现了大国良师的精神道统,为广大教师传承以德施教、以文化人的精神基因,提供丰厚的文化滋养。
教育家精神赋予师德师风建设高尚追求
教育家精神的六大核心要义,以其严密的理论逻辑、深厚的文化底蕴、鲜明的价值导向,丰富了高尚师德师风的内涵,赋予崇高思想道德素养、深邃育人智慧力量和深厚教育情怀操守。
崇高思想道德素养。胸怀天下、丹心报国的崇高信仰,言行作楷模、身正为世范的品格修养,揭示了教育家精神蕴含的崇高理想、精神信念和道德修养、职业操守方面的思想追求,赋予师德师风崇高思想道德素养。教师承载着“传道授业解惑”的时代重任,必须以坚定理想信念筑牢精神之基,以崇高道德情操涵养师德之本。广大教师只有胸怀国之大者,坚定教育报国之志,矢志践行“躬耕教坛、强国有我”使命,坚持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才能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位的大先生,成为为学、为事、为人的示范者和引导者,才能真正担起立德树人时代重任。
深邃育人智慧力量。以启发性思维浸润心灵,以个性化教学点亮潜能;秉持学术求真之志,践行教育深耕之道,深刻揭示了教育家精神在新时代教师育人方法、能力和态度,赋予师德师风深邃育人智慧力量。教师当以活水之源育人之苗,不仅要做知识的储备库,更应成为终身学习的生态湖;
以严慈并济的师爱为阳光,以深厚的学术素养为雨露,既用理性之光照亮思维之路,又以情感温度滋养成长土壤,让每位学生都能拔节生长,让每颗星辰都有闪耀苍穹的航道。广大教师只有坚持因材施教、有教无类,尊重教育规律、尊重学生个性,涵养扎实的知识功底、勤勉的教学态度、过硬的教学水平,才能让每个学生都享有出彩机会,才能成为“经师”和“人师”统一者。
深厚教育情怀操守。教育家精神蕴含爱教爱生的教育情怀、甘为人梯的精神底色和弘扬大道正道的胸怀担当,赋予师德师风深厚教育情怀操守。“师之教也,不争轻重尊卑贫富,而争于道”“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教育是一门‘仁而爱人’的事业,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好老师要用爱培育爱、激发爱、传播爱”,教师只有对教育事业满怀热情,对学生充满热爱,才能坚守三尺讲台,潜心教书育人;只有坚定文化自信,涵养家国情怀,才能以文化人、立己达人。广大教师只有秉承“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赤诚情怀,甘为人梯、无私奉献,用爱心铺就学生成才之路,以文育人、弘扬大道,才能成为党和人民满意、学生真心喜爱的好老师。
教育家精神引领师德师风建设的实践逻辑
以教育家精神引领师德师风建设,必须坚持党的领导、教育引导、榜样引航、评价引领,把教育家精神融入师德师风建设全过程、各环节,融入教师的日常培养培育培训中,使之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坚持党的领导。将党的全面领导作为教育强国建设的根本政治保障,同时构筑教育家精神培育的战略支撑体系,实现政治优势与教育使命的辩证统一。教育系统应牢牢掌握党对教师队伍建设的领导权,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切实把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作为基础性工作来抓,建立师德建设责任传导体系,将二级党组织书记述职评议、领导干部任期考核、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清单”中设立专项指标,同步延伸教育质量监测、学科评估、学位授权、人才引进等工作中,形成“考评-反馈-整改”的螺旋式上升机制。坚持党建引领,发挥党支部书记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加强教师党支部队伍建设,把广大教师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
坚持教育引导。教育培训是弘扬教育家精神的直接途径和有效方式。教育系统应强化理想信念教育,建立健全教师定期理论学习制度,持续抓好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学习教育,定期开展教师思想政治轮训,增进广大教师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推动教育家精神进培训、进课堂、进教师头脑,让教育家精神深入人心。注重引导广大教师树牢正确世界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在理论与实践中涵养高尚师德和教育家精神。
坚持榜样引航。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具有强大的精神引领、典型示范作用。教育系统应发挥榜样的感召力和引领力,建立国家教师荣誉动态数据库,实施“星辉计划”分级认证制度,创设优秀教育工作者—模范教师—教书育人楷模—人民教育家“五年周期递进式”荣誉表彰体系,形成荣誉授予与价值引领的协同机制。以具象化、生活化、时代化的话语形式生动讲好教育家故事,推动教育家精神可感可知、深入人心。实施教育家精神“三阶赋能工程”,打造“表彰大会(价值认同)、荣休典礼(精神交接)、入职培训(基因植入)”的时空双轨机制,升级“传帮带”为知识图谱传递+师德镜像反射+文化基因编辑,建立教师发展全周期精神账户,累积“教育家能量积分”实现职业成长非线性跃迁。
坚持评价引领。师德师风是教师队伍建设第一标准,教育家精神是师德师风建设的根本要求。教育系统应充分发挥教师评价指挥棒作用,推进教师评价改革,突出教育教学实绩,把教育家精神作为教师评价体系的核心内容。严格执行一票否决制度,坚持师德违规“零容忍”,失责必问、问责必严,形成惩戒震慑警示效应。
思想引领方向,精神凝聚力量。新征程上,将教育家精神作为价值内核驱动师德建设系统工程,加速构建专业化教师发展新生态,为教育现代化战略实施注入核心动能,通过教育治理能力跃升助力中国式现代化文明进程。(林健丹,福建师范大学)
来源:光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