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分享|张凌宇:法院人如何做好司法宣传工作?——参加2025年全区法院新闻宣传工作培训有感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4-18 09:42 2

摘要:乙巳年戊寅月丁巳日,有幸参加内蒙古高院组织的全区新闻宣传培训,通过资深老师、官微大咖、专业大V等倾囊相授,五日课程紧凑、干货满满,让人思路打开,收获良多,既有对新闻写作能力的提升,也有对舆情处置能力的锻炼,既对主题策划能力有裨益,更是对新媒体运营能力的提高,更

乙巳年戊寅月丁巳日,有幸参加内蒙古高院组织的全区新闻宣传培训,通过资深老师、官微大咖、专业大V等倾囊相授,五日课程紧凑、干货满满,让人思路打开,收获良多,既有对新闻写作能力的提升,也有对舆情处置能力的锻炼,既对主题策划能力有裨益,更是对新媒体运营能力的提高,更是对全区五项重点、高院四项工程、系统性开展宣教工作有了更加深刻的认知、明确了重点及方向。经此培训,对司法宣传工作深入思考,法院人该如何做好司法宣传工作,以期与各位同仁互促互进、互学互助,不足之处,还望批评指正。

宣传工作为什么重要?因为,宣传工作是党的“传家宝”,具有深厚的红色历史渊源和历史根基,自我们党诞生之日起,就将宣传工作作为生命线。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

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发展历程中,宣传工作与中国共产党相生相伴,随着党的事业不断发展壮大,为促进党的事业兴旺发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了重大贡献,成为党治国理政的重要基础和中国方案、中国之治的重要组成部分。

回顾我们党百年奋斗历史,“宣传工作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不断夺取革命、建设、改革胜利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中国共产党是靠宣传群众、动员群众起家的,也靠宣传工作取得了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胜利。百年来,党的宣传工作在理论、机制、任务、内容、形式、方法等方面探索形成了自己的发展规律和发展模式,对于新时代推动宣传工作守正创新具有重要的历史借鉴和现实参考意义。

在革命战争年代,宣传工作在壮大革命战线、激发革命热情、提升革命觉悟、建设革命文化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打开了革命新局面,助力中国共产党最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坚持“枪杆子”和“笔杆子”相结合,以“文化的军队”来壮大革命战线。作为一个“从起根发芽时就是从宣传工作做起”“从成立马克思主义小组开始就重视宣传工作”的政党,中国共产党在建党初期就把宣传工作作为革命的主要方式和手段,并以此大力宣传党的主张,扩大党的影响。大革命失败后,军事斗争和武装暴动成为党的中心工作,党逐渐认识到革命要“左手拿宣传单,右手拿枪弹,才可以打倒敌人”,提出要把宣传工作作为“红军第一个重大工作”,在红军中建立和完善宣传兵制度,突出宣传工作在军事斗争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宣传工作在党的革命斗争中的重要地位进一步凸显,我们党鲜明提出“笔杆子跟枪杆子结合起来”的思想和“文武两个战线”的重要论断,指出要战胜敌人“首先要依靠手里拿枪的军队”,同时“还要有文化的军队”;不但要武的,也要文的,“要文武双全”。正是依靠文武两条战线、文武两支军队,在加强军事斗争的同时,充分发挥宣传思想工作在宣传党的政策主张、鼓舞革命斗志、瓦解敌军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才使中国共产党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从“共产党是要在左手拿宣传单,右手拿枪弹,才可以打倒敌人的”到政治工作是“红军的生命线”,从“宣传工作就是一切革命工作的粮草”到“意识形态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的科学论断,党始终从大局来谋划,从全党来推动,把宣传工作作为完成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的最重要任务之一来部署开展,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不断夺取革命、建设、改革胜利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

法院人为什么要重视宣传工作?因为宣传工作是法院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展示窗口、品牌形象。

2023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指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在法治社会的构建中,司法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025年1月8日,最高人民法院举行新闻媒体界人士座谈会上,张军院长指出,司法宣传的“本”在审判执行工作,只有案件得到依法公正高效审理,司法宣传才有坚实的基础。司法宣传重在与媒体融为一体,既要通过媒体及时聆听党的声音、倾听人民的心声,更好落实到司法审判工作中,也要始终坚持严格公正司法,更加重视做好解读、引领。司法宣传贵在敏锐的新闻意识,要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把案件审理和对外宣传有机结合起来,用直白的“家常话”让大家“听得懂”“听得进”。

大家对宣传工作有个误区就是怕麻烦,“重办案轻宣传”觉得是增加工作量,认为“案子办完就行了,宣传是额外负担”。觉得宣传就是简单地写稿子发稿子拍视频,没有从根本上搞清楚司法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价值和意义,没有弄明白为什么我们要开展司法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其实审判执行是“根”,宣传工作是“叶”,根深才能叶茂,东法这棵大树需要每一个部分畅通协作,才能更加茂盛、独树一帜。

这也要说到宣传工作的职能。宣传工作的职能之一,是打造东法品牌形象的需要。通过宣传工作,就是让法院的工作被大众看到、认可,在信息时代,宣传工作绝不是“锦上添花”,而是事关司法公信力的“必修课”。我们在立审执的全流程各环节,尽心竭力做了很多本职工作,但群众不知道、老百姓不理解、其他单位、上级领导不知道过程的艰辛与不易,只看到了结果。比如执行110的建立、电子保函平台的上线、全链条要素式审判等等,如果没有第一时间、形成矩阵的去宣传,我们首创的意义就无法体现出来,群众也不会了解到,为了提高审执质效,我们也在不停地思考和创新。

就比如《雪夜、他俩摔倒又爬起——寒风中最暖的逆行》《现场直击、组团送拒——东法猎赖执行行动震撼进行时》《近20万网友观看、这场“东法猎赖”执行直播有什么》,比如前段时间的东法猎赖春季集中执行行动期间,清晨六点的执行直播突击找人,让很多当事人直观感受到了查人找物的不容易、感受到了执行过程的四千万“无论千山万水、不怕千辛万苦、无惧千难万险、用尽千言万语”,后台很多人私信、很多单位工作人员见面会聊起,你们法院这个执行工作是真不好做。这就是让群众了解法院工作不易的生动体现,对于法院多些理解、多些信任,对于其审执工作的开展奠定良好群众基础。

职能之二就是践行司法为民的需要。要让以案释法、普法的效果要发挥好,让当事人、青少年、广大群众从案例、从报道中明确了解可为与不可为;有效普法、有趣普法,让大家听得进去、看得下去、搞得明白。群众对法院工作的认知,往往不是通过庭审,而是通过我们发布的典型案例、普法短视频,这就是宣传的力量,让法治可感可触。

职能之三就是服务发展大局的需要。当前,从上级法院的加强审判管理三十项、队伍建设二十项,到区委“三区四城”“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示范区”等,宣传就必须要跟得上,让群众、让各界第一时间了解到这些是什么、怎么做、法院做了哪些,提供了哪些司法保障等。

司法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一头连着司法机关,一头连着人民群众,是群众认识司法工作、了解法治建设、学习法律知识的桥梁纽带。

很多当事人可能一辈子只来法院一次,但免不了要和法律关系打交道。从借钱的民间借贷、到劳动合同、到雇佣租赁、到婚姻家庭、赡养抚养等等,每一个环节、每一个阶段,其实都是我们可以结合法院职能予以普法的重点。

可以说,司法宣传不仅是法治理念传播的重要渠道,更是法治精神的重要承载。因此,在新时代背景下,我们需要强化司法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牢牢坚守这一高地,把我们东法的窗口、阵地、形象展示好,既让司法公信可感可触,又为全面推进法治化进程提供有力支撑。

如何写出“既有法治意义又有泥土气息”的好稿件?如何讲好“有法度、有温度、有深度”的东法故事?

自治区高院召开新闻宣传工作培训中邀请了人民法院报、孝敬阿特等大v,都强调了讲好司法故事、讲好有特色的司法故事的重要性。

基层法院作为基层第一线、第一阵地,有自己独特优势,具备了很多中院、高院、最高院不具备的鲜活、生动、接地气儿。

不得不承认,稿件与材料撰写真的是一场痛并快乐的修行。在这场修行里,常常绞尽脑汁,经常苦思冥想,偶尔灵光乍现,总是字斟句酌。或许这就是文字工作的魅力——否定之再否定,既孤独又灿烂。虽然DeepSeek带来的AI智能浪潮席卷全球,但是文字的力量依然让人触动,依然值得相信。

但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一千个读者心目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对于文学品鉴的角度、思考方向都不一样,关于如何写好宣传稿件,也只是分享和探讨。

一是要把握新闻要素:用“5W+1H”构建骨架

法院宣传工作最常见的是新闻,新闻作为一种以叙事为主的文体,一篇成熟的新闻报道,无论是消息,还是通讯、特写,一般都包含新闻的六要素5个“W”和1个“H”,谁(Who)、何时(When)、何地(Where)、何事(What)为何(Why)、过程如何(How),换一种说法就是: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原因、发生过程(语文上常说的是: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

When(时间):时效性是生命线。就比如上文提到的,执行110的建立、电子保函平台的上线、全链条要素式审判等等,在我院提出这些创新做法后,其他法院也陆续开始开展这些工作,如果没有第一时间、形成矩阵的去宣传,我们首创的意义就无法体现出来。

Where(地点):突出地域特色。如:“在东胜区法院‘石榴籽’调解室”比“在某调解室”更具辨识度。

Who(人物):善用群众语言。可以将“申请执行人张某”改为“拿着欠条奔波三年的张大哥”。

What(事件):避免笼统、泛泛而谈的表述。可以将“开展普法活动”优化为:“法官走进校园,教孩子用‘法律盾牌’应对校园欺凌”。

Why(为什么):揭示深层意义。如:“此次专项行动不仅为农民工追回欠薪,更探索出‘执行+就业帮扶’新机制。”

How(过程):重点要展现细节、温度、打动人心的点儿。比如正常执行案件的调解中,“调解过程中,法官发现双方曾是战友,特意找来当年合影,最终促成和解”。

新闻要求简洁、凝练,用最少的文字表达最充分的信息。所以不能流水账似地报道所有的新闻要素,而是强调“含金量”最大的内容。比如著名的“倒金字塔式结构”:最重要的信息放在开头介绍,后边的内容按照重要性依次递减的顺序排列。

同一新闻事件的六要素中,判断哪个最为关键和重要,并无固定和绝对的标准,和宣传的性质、观点、倾向有关,有时随整篇报道的侧重点和角度的不同而转移。所以,同一个事件和案例在不同的写手看来,需要强调和突出的重点也是不同的。比如,同是一起审判实地勘验现场调解的案件,有的会突出“WHY”原因——一场冰封大门引发的纠纷,有的会突出“WHEN”,从冬天到夏天的实地勘验调解,有的会突出WHO,怀孕32周的法官顶着酷暑勘验现场。

无论突出哪种重点,都要在事实的基础上,先事实后报道再生动。新闻事实本身要有新意,生动感人,同时还要生动地描写情节和细节,要善于用巧妙的方法叙述新闻事实,避免生硬、刻板、老套。如可用再现某些场景的方法,渲染气氛、加深印象、烘托人物、突出主题;也可用对比衬托的方法,使新闻事实更加鲜明、丰满。此外还有点面结合、画龙点睛等方法,可以使事实更好地“说话”,增强感染力。

二是提炼经验做法 实践经验等

比如会议类、座谈类、普法类,把表述较为模糊的信息、素材概括提炼为经验、做法,进一步明确信息中事件或案例的目的、意义、采取的措施,例如改模糊的“法官组织、副院长主持调解,为涉企案件当事人进行调解”为明确的召开涉企案件会商,干了什么、做了什么、达成了什么一致性意见、取得了什么初步成效。

比如案例信息,以案释法,要通过这个案例,给群众或当事人传递什么司法价值,是订立合同要注意什么、还是劳动仲裁要注意什么。大家现在关于案例信息,很多是改一下判决书,基本案情、审理经过或要点、判决结果、法官说法,审理经过和要点有大段专业术语,咱们自己人看也得仔细看,更何况不太懂行的群众,更容易一头雾水。

三是注重选题、注重标题 要有好的开头

基层法院新闻宣传的优势在于丰富的审判执行资源。每一起案件都是新闻点,每一名法官都是采编人员,每一位当事人都是采访对象,坐拥“富矿”、遍地“黄金”。

其实,只要留心处处皆是素材,选题时重点把握四个“聚焦”:一是聚焦首创性改革,如立案电子保函、保全中心,这类首创经验自带传播势能;二是聚焦引领性案例,例如《花式阻挠没有用,房产该腾一定腾》《碰都没碰,为什么要担责?》,既彰显司法智慧又引领社会价值;三是聚焦凡人小事,挖掘打动人心的细节,充分展现法院干警的司法温情和办案智慧。四是聚焦吸引力题目,比如同样的案件,题目:《法官上门调解减诉累 当事人纠纷巧化解》,就不如《二个小姑娘拉住了彼此的手》吸引人,《法官巧调善解,六件案件一次调解》,就不如《家里有矿,不调解》更吸引人,东胜区法院深夜蹲守拘传被执行人就不如《啥?被执行人想从三楼爬窗跑路?》吸引人。

选题目时,对联式、流水账似地报道所有的新闻要素尽量避免,可以考虑案件过程中比较吸引人的亮点,也可以选当事人或法官某句有意思的话,或者有意思的场景,强调“含金量”最大的部分;写作贵在开篇有物,切忌空洞,切忌充满概念和口号,也不能有太多人名、头衔、单位名称,否则会挤掉或冲淡重要新鲜的新闻事实。

可以使用著名的“倒金字塔式结构”:最重要的信息放在开头介绍,后边的内容按照重要性依次递减的顺序排列。

坚持写作“凤头豹尾猪肚”的写法,题目和前几行一定要把眼球抓住、想点进去看、想看下去;总之,越是接地气,越能打动人。让文字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

四是讲好东法故事、明确受众群体

一要关注受众,写文章时,首先要明确这篇文章是给谁看的,给领导报告成效还是给群众普法还是给未成年人教育,不同的群体有不同的需求,司法宣传的重点也要有所不同,尤其要做好对未成年人、新业态从业者等特殊群体的合法权益保护宣传工作。要多问几个“为什么”:一些句子看上去没有问题,但是否方便读者理解,还有更加通俗、生动、易懂的表达吗?文章是否存在“本位主义”,有没有站在群众视角深入思考?读起来是不是过于华丽或晦涩,能否可以更实在、更接地气一些?

在落笔时,尽力追求“短实新”,避免“假大空”:既朴实厚重,善于用数据和案例“说话”,让文章和蔼可亲;又化深为浅,把法言法语转化为群言群语,探索“代入性”的叙事主体、“人性化”的叙事角度。

二要紧跟需求,文风要让专业表达看得见、听得懂、传得开让法治文化更加深入人心。不同的时代背景下,围绕衣食住行,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具体法律问题也有所变化,比如,近年来经常出现的老旧小区加装电梯争议、物业服务合同矛盾、彩礼返还纠纷等问题,这就启示我们司法宣传工作要紧跟群众需求,结合典型案例对这些集中出现的争议性问题开展法治宣传,从源头上减少此类矛盾纠纷的数量。

三要立足时事,及时主动回应群众关切,例如,通过发布典型案例等做好释法说理工作,让权威的声音在重要的事件中和节点上不缺位、不滞后。

四要贴近群众,司法宣传工作不能“高高在上”让人一头雾水,而是要通俗易懂,用人民群众能听得懂的语言把抽象的法律解释清楚、讲明白,用“有意思”的语言讲好“有意义”的道理,用“听得懂”的案例阐释“听得进”的法理。内容一定要有血有肉有支撑,比如审判现场勘验、矛盾化解在田间地头,不要泛泛而谈,要具体是什么案例、化解了什么矛盾、做法是什么、说了什么;注重吸引力、挖掘细节、打动人的点,可以接地气、可以凡人小事、可以生动有趣,从生活实际出发、从审执实际出发,避免同质化、共性化的唱赞歌,比如案件调解来回就是释法明理、耐心细致;避免把单位名称换了,哪个法院都能套用的模板式稿件。

2025年,东胜区法院的宣传重点和思路是什么?

今年宣传的重点思路之一,就是让更多的群众了解法院的流程性、规范性的东西。比如立案需要准备什么材料、保全需要准备什么、庭审需要注意事项、申请执行的注意事项、终本以后如何联系执行110、如何发悬赏公告等,这个流程性规范性,在保护我们干警的前提,是要具体到去哪个办公室、带几份申请书的详细指南,而不是泛泛而谈,会从不同角度、隔段时间进行宣传。就像我们去医院一样,面对未知领域、面对事关自己切身利益的事情,总是会有很多困惑。对于我们作为法院干警习以为常的事情、脑子里形成闭环的事情,很多当事人其实并不懂。就像抖音上很火的一个视频系列,教人怎么坐高铁从怎么买票到怎么过安检到如何乘车,每一步骤都是详细而接地气的。

宣传重点之二是立足职能定位,处理好对内宣传和对外宣传的关系。对内宣传,要把重点放在发掘司法审判工作中先进人物、先进事迹上,通过对先进人物事迹的宣传,由内而外凝聚人心、激发司法人员干事创业的活力,让全体干警从工作中获得更多的价值感、荣誉感,自然而然营造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对外宣传,则要把重点放在司法维护民生权益、热点案件审理等人民群众关心的事情上,围绕司法审判工作,以鲜活的案例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宣传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宣传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人民群众自觉尊崇、信仰和遵守法律。

宣传重点之三,创新宣传形式,坚持严肃活泼,注重结合各部门与职能,拍摄有趣的、有用的普法小视频、普法小讲堂,不仅线上宣传,也要重视线下宣传工作的重要性。要让司法宣传工作真正走进人民群众心里,我们必须抓住人民群众这个关键,不断创新宣传形式,丰富司法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内容。一方面,要丰富宣传形式,既要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如微博、微信、抖音等平台开展线上宣传活动,扩大司法宣传的覆盖面和影响力,也要注重开展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传统宣传活动,如农村法庭巡回审判、板凳会、法官说法等贴近群众的宣传方式。另一方面,要把握主动,注重因材施教,根据不同群体需求,有针对性地将相关法律服务送进机关、送进农村、送进社区、送进企业、送进网点,丰富法律宣传的内容,提高司法宣传工作的针对性。

宣传工作就像耕种——播种法治的种子,浇灌耐心的汗水,收获公信的果实。做好新时代法院宣传工作,需要我们既当“法律工匠”,又做“故事巧匠”希望能和大家一起,多说群众听得懂的话,多写有法治情怀的文字,多做强信心、暖人心、聚民心的实事,共同书写东胜法院的“新时代答卷”!

来源:中国五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