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主角们踩着十厘米高跟鞋在CBD飘来飘去,办公室永远亮得能当镜子照,男女主吵架都要选在落地窗前看夜景。
最近几年打开电视看都市剧,观众总觉得自己在看科幻片。
主角们踩着十厘米高跟鞋在CBD飘来飘去,办公室永远亮得能当镜子照,男女主吵架都要选在落地窗前看夜景。
这种悬浮感让人忍不住想问:编剧们是不是没坐过地铁?直到上个月《蛮好的人生》首播,大家终于闻到了久违的打印机油墨味。
这部剧刚播四集就捅破了行业窗户纸。
女主角胡曼黎顶着三天没洗的油头,左手抓着街边买的粢饭团,右手还在翻合同,这个画面直接让打工人集体起立鼓掌。
她可不是什么职场女魔头,改方案时蹲在东方明珠底下啃生煎包,汤汁滴在文件上随手一抹接着改,这种接地气的专业范儿比十个霸道总裁都有说服力。
有场戏她发现被下属背叛,既没摔杯子也没飙高音,就闷头熨衣服,结果熨斗把衣服烫出个洞还在机械重复动作,这种无声的崩溃看得人心里直发紧。
要说这部剧最狠的地方,是它把职场剧里那些花架子全拆了。
现在很多剧里的商战拍得跟武侠片似的,动不动就黑客入侵、天价收购。
但这里头真正的杀手锏是查税号、翻台账,两个财务抱着电脑比对保单编号能拍出谍战剧的紧张感。
办公室场景也不搞虚的,打印机永远在卡纸,同事间传文件都用喊的,墙上贴着"谈客户要穿得像个人"的土味标语,这些细节真实得让观众怀疑剧组是不是在写字楼装了监控。
人物关系设定更是反套路。
38岁的胡曼黎带着28岁的薛晓舟闯江湖,按常规套路早该发展成姐弟恋了,结果这两人整天研究怎么对付难缠客户。
薛晓舟这个富二代也新鲜,不在豪车副驾泡妞,反而蹲便利店通宵改方案,他爸给的黑卡最大用处是给团队买宵夜。
还有胡杏儿演的女强人,补个口红都能补出杀气,陆家嘴办公楼走廊被她走出T台气势,这种狠角色根本不需要靠吼人立威。
说到演员表演,孙俪这次真是把"职场人"演活了。
她走路永远比小跑还快,接电话时肩膀夹着手机手上还在打字,这些细节比什么大段台词都真实。
有场戏她在茶水间偷听八卦,表面上在搅咖啡,实际上耳朵竖得老高,搅拌勺碰到杯壁的节奏都跟着对话内容变,这种细腻表演直接把观众拽进了场景里。
群演们也个个像真上班族,有个前台小妹每次接电话前都要深吸口气变出职业微笑,这种小设计比什么豪华布景都管用。
这部剧能火真不是偶然。
现在太多都市剧把职场当背景板,感情线全靠巧合推进。
《蛮好的人生》偏要较真,它敢拍中年女性在职场遇到的年龄歧视,敢让主角吃瘪后不搞复仇爽文套路,就老老实实找解决办法。
胡曼黎被客户放鸽子,既不黑化也不开挂,转头就去对方公司楼下便利店蹲点,这种"笨办法"反而让观众看到真正的职场智慧。
要说最戳人的,还是那些只有打工人才懂的瞬间。
比如加班到凌晨发现全组只剩自己,收拾东西时把键盘上的饼干屑擦干净;见客户前躲在卫生间反复检查有没有口红沾牙齿;收到工资短信时先叹气再苦笑。
这些鸡零狗碎的日常被拍出来,就像给所有社畜发了张集体身份证。
现在观众早就不吃悬浮那套了,大家想看的不是空中楼阁,而是照见自己的镜子。
《蛮好的人生》最聪明的地方,就是懂得真实比精致更有力量。
它不回避职场里的憋屈事,但也不刻意卖惨,反而在满地鸡毛里找出专业尊严的光亮。
就像胡曼黎说的那句"方案可以重做,专业不能打折",这话听着朴实,却比什么热血口号都带劲。
要说这部剧给行业上了什么课,那就是提醒创作者们该从云端下来踩踩实地了。
观众不需要看完美无缺的假人,就想看看和自己一样会累会哭,但依然较劲的普通人。
当胡曼黎顶着黑眼圈在晨光里啃包子时,每个打工人都能在她身上看见自己的影子——这可能就是最好的共情。
毕竟生活没有滤镜,但真实自有万钧之力。
来源:开朗海燕1TzZy9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