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广大附小“杏林苗苗乐园”举行了对联揭牌仪式。“熟地育远志,半夏自当归”这副对联由广州中医药大学副校长、广东省中医院院长张忠德(德叔)亲自构思,原广东省委副秘书长、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王桂科亲笔书写。
4月16日,在“广州大学附属小学-广东省中医院第二届中医药文化节”上,广东省中医院张忠德院长团队带领广大附小学子沉浸式探秘中医药世界。
广大附小“杏林苗苗乐园”举行了对联揭牌仪式。“熟地育远志,半夏自当归”这副对联由广州中医药大学副校长、广东省中医院院长张忠德(德叔)亲自构思,原广东省委副秘书长、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王桂科亲笔书写。
德叔以对联为切入点,为广大附小学子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思政大讲堂。他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鲜活的事例,深入浅出地讲解中医药文化中蕴含的哲学智慧和人文精神。
在德叔的讲解中,“熟地”不仅是补肾益精的名贵药材,更是象征着学校和华夏大地这片孕育理想的沃土;“远志”不仅是安神益智的药材,更是激励少年们胸怀天下、志存高远的象征;“半夏”既是盛夏的活力,也是青春年华的隐喻;“当归”则是报效祖国、回馈社会的赤子之心。
广州中医药大学副校长、广东省中医院院长张忠德(德叔)为广大附小学子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思政大讲堂
德叔重点讲述了那些在人生的“半夏”,“归”国报效祖国的历史人物故事。他提到“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钱学森,这位科学家在海外享有盛誉,却毅然放弃高薪待遇,克服重重困难回到祖国,为国家的科技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德叔还提到中国解析数论创始人华罗庚、核武器奠基者邓稼先、地球物理学家黄大年等,他们在人生的“半夏”之际,选择回国报效,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贡献了毕生精力。
“这些故事让我们明白,个人的理想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只有将个人价值融入国家发展,才能实现更大的人生意义。”德叔说。
德叔还勉励孩子们,人生如中药,需要用心“炮制”。德叔说:“孩子们要在广大附小这片‘熟地’扎根知识的土壤,在华夏大地汲取中华传统文化的营养,茁壮成长;以‘远志’指引前行方向,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在‘半夏’般的青春年华中努力学习,积蓄力量;最终以‘当归’之心,报效祖国,反哺社会,实现人生价值。”
此次中医药文化节上,广大附小的孩子们通过诗朗诵、知识竞赛、药材辨识、中医急救体验等活动,亲身感受中医药文化的魅力。稚嫩的小手托起千年智慧,辨识药材的明眸照亮典籍光芒,传诵医理的童声编织古今桥梁。这场穿越时空的对话,让中医药文化不再是泛黄古籍中的符号,而是融入童心的文化基因。
德叔寄语全体师生:“岐黄护苗,培根铸魂。岐黄护苗,护的是健康,育的是灵魂。愿同学们以‘熟地’扎根、以‘远志’领航、以‘半夏’勤学、以‘当归’报国。在‘岐黄护苗’的滋养下,以中华智慧的药香沁润灵魂,成长为顶天立地的栋梁之材!”
广大附小校长张静表示,学校举办中医药文化节的初衷,是希望在青少年心中播下传统文化的种子,让中医药这一中华文明的瑰宝在新时代焕发新生。
广州大学附属小学校长张静
张静说:“很欣慰的是,从去年首届中医药文化节至今,这一年多来,我们通过中医药文化节培育文化传承的 ‘小使者’、培养科学思维的 ‘小创客’、塑造身心和谐的‘小主人’这些教育目标正在逐步落地。未来,我们将继续深化与广东省中医院的合作,让中医药文化不仅成为校园里的‘文化景观’,更化作滋养学生成长的 ‘精神养分’。”
来源:彩虹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