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为服务 “三农” 的主力军,湖南湘阴农商银行深耕信用体系建设,通过 “整村授信” 模式让普惠金融触达每个角落,同时,通过为县域特色产业和村镇小微企业量身定制信贷产品,加大信贷投放力度,实现 “金融活水” 从 “大水漫灌” 到 “精准滴灌” 的转变。
导读:
作为服务 “三农” 的主力军,湖南湘阴农商银行深耕信用体系建设,通过 “整村授信” 模式让普惠金融触达每个角落,同时,通过为县域特色产业和村镇小微企业量身定制信贷产品,加大信贷投放力度,实现 “金融活水” 从 “大水漫灌” 到 “精准滴灌” 的转变。
当金融脉动与产业升级同频共振,一幅 “信用铺路、科技赋能、产业增收” 的乡村振兴图景正在湘阴大地徐徐展开。
截至3月末,该行存款 121亿元,贷款78亿元,涉农贷款投放达62亿元,累计打造信用村30个,相比2023年授信户数净增11082户,授信金额净增5.4亿元,用信金额净增1亿元;贷款注册面和授信面分别超过90%和60%。
作 者丨中华合作时报记者 王雪冰
通讯员丨罗亮
春潮涌动处,金融助农时。
在湖南省湘阴县广袤的田野上,一场金融与产业的“双向奔赴”正在上演:从扎实推进的的信用村建设,到“一代天椒”樟树港辣椒的产业升级,湘阴农商银行通过为县域特色产业和村镇小微企业量身定制信贷产品,加大信贷投放力度,让普惠金融的“阳光雨露”浸润田间地头。截至3月末,该行存款 121亿元,贷款78亿元,涉农贷款投放达62亿元,累计打造信用村30个,相比2023年授信户数净增11082户,授信金额净增5.4亿元,用信金额净增1亿元;贷款注册面和授信面分别超过90%和60%。
图为湘阴农商银行对接高新区金融需求。
作为当地金融服务的重要力量,湘阴农商银行秉承“服务‘三农’、助力乡村振兴”的宗旨,从“输血”到“造血”,每一笔贷款都映照着助农惠农的初心,每一次服务都诠释着“离大地最近的银行”的担当。
1 信泽惠千村
链动乡村振兴富民道路
2024年5月10日清晨,露水还未散去,湘阴县六塘乡龙潭村村委会院里已人头攒动。随着“信用村”牌匾的挂起,六塘乡这个距县城10公里,以黄花、辣椒种植闻名的农业大镇,成为政银合作赋能乡村振兴的生动注脚——1.5万农户完成信用建档,63.5%的授信覆盖率让2.63亿元信贷资金精准流向田间、车间,不良率控制在2%,这一组亮眼数据,折射出湘阴农商银行“整村授信”模式下普惠金融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的成果。
“‘信用乡镇’建设是湘阴县构建诚信社会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对于优化农村金融服务环境、提高农民金融消费意识、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大有裨益。”授牌仪式上,湘阴农商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金华东表示,六塘乡范围内企业和农户的贷款额度优先满足,贷款利率全面优惠,服务质量高效提升,并在小额农户信用贷款发放上真正做到“不找关系不求人,小额贷款送上门”。
图为湘阴农商银行杨林寨支行举行信用村授牌仪式。
自2022年以来,岳阳市为创建诚信社会、优化营商环境,将政银合作打造“信用乡镇”,作为服务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湘阴农商银行与岳阳市政府签订《金融助力乡村振兴合作协议》后,严格依照协议要求,通过信贷管理系统实施标准化操作流程,按照问询、匹配、筛选、注册、排查、识别、验收、授牌等八个步骤有序推进,累计完成六塘乡3031户居民评级授信工作,注册面、评级面、授信面、用信面等信用村创建指标居湘阴县15个乡镇街道之首。
六塘乡兰岭村42岁的农户兰木龙,最近因为要照料刚出生的小牛和养殖基地的鸡鸭忙个不停,但心中满是喜悦。
养猪十年来,兰木龙曾因亏损深陷困境,借钱四处碰壁。自信用村建设工作试点以来,他通过湘阴农商银行顺利贷到10万元,全力投入牛鸡鸭养殖,慢慢掌握了养殖窍门,规模逐步扩大,如今有10头牛、50只洋鸭、1000只鸡,经营稳定向好。
“农商银行的贷款门槛低、服务好、速度快,手机上点几下,贷款就下来了。”尝到甜头的兰木龙对农商银行赞不绝口、逢人便夸。
兰木龙的经历,正是“整村授信”助力农户脱贫致富的鲜活例证。信用建设的深层价值,也更为具象化。
为了惠及“千家万户”,针对六塘乡特色农业,湘阴农商银行六塘支行的“金融村官”和该乡、村两级干部全面走访辖内居民,对信贷需求全面摸排,与乡村干部“心连心”动员部署、“背靠背”评级授信、“点对点”现场放贷,最大程度满足广大农户多元化、多层次的金融服务需求。
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六塘乡辖内的文丰源、六塘铺、金珠口、龙潭、旭日等五个行政村、社区的信用村创建工作“次第开花”,“整村授信”的理念深入人心。
据了解,“信用村”创建后,村集体经济组织可在湘阴农商银行直接申请授信100万~200万元的项目资金,三年内享有该行每年1万元的经费支持。
该行还积极帮助“信用村”辖内涉农企业优先获得省农信担、市融资担保、创业担保、农业农村局贴息等政策补贴的信贷资金,降低了融资成本,企业在享受信用贷款年利率4.95%的基础上可获得50%的政策贴息,实际贷款年利率仅2.5%左右。
湘阴农商银行的“信用乡镇”建设通过数字化创新、系统化推进,呈现出鲜明特色,取得扎实成效。
批量开发体系化。该行推出农户纯信用线上小额贷款产品,依托移动营销平板与“福祥 e 贷”平台,构建“整村授信 + 线上放款”服务闭环。截至目前,该业务已覆盖全乡2978户农户,累计授信金额达 2.13亿元;实际用信882户,支用资金1.46亿元。
评级授信智能化。该行建立 “线下采集 + 线上评级” 机制,“金融村官”通过入户采集、集中收集等方式完成农户信用档案建档,精准掌握家庭资产负债、经营状况等核心数据。线上系统运用大数据风控模型自动生成信用评分,实现 “无抵押、无担保”纯信用授信,农户通过手机银行实现资金随借随还。
金融教育常态化。该行着力构建 “知识普及+风险防范”教育体系,定期开展反电信诈骗、反非法集资等专题讲座,创新开设 “金融夜校”等普惠课堂,持续提升农户金融素养,塑造良好信用生态。
“信用村”建设项目让农户和企业都告别了“贷款难”,不仅减轻了经济负担,还激发了发展生产的积极性。该行也通过深入推进信用村建设和网格化服务,在覆盖范围、融资成本和服务效率三个维度取得显著成效,实现了农村金融服务从 “大水漫灌” 到 “精准滴灌”的转变,链动起乡村振兴的富民道路。
2 椒香飘万里
托举辣椒产业品牌升级
千年樟树镇,一品辣椒香。
在湘阴县樟树镇阳雀湖畔,占地780余亩的高标准樟树港辣椒基地焕发着勃勃生机。这里种植着被誉为辣椒界“爱马仕”的特色农产品——樟树港辣椒,凭借独特的口感和品质,获得国家地理标志和绿色食品双认证、“中国鲜椒第一品牌”等多项殊荣,更成功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目录。
图为湘阴农商银行樟树支行走访樟树港辣椒种植基地。
然而,随着品牌价值提高,假冒产品泛滥、产业链条短和产业体量不大等问题接踵而至,急需金融支持。湘阴农商银行创新推出“辣椒贷”产品:贷款额度最高可达300万元,利率较普通涉农贷款下浮15%,灵活匹配种植、加工、冷链等全环节,精准满足产业发展的资金需求。
截至目前,湘阴农商银行樟树支行已累计发放“辣椒贷”2660万元,惠及206个经营主体,其中183户椒农通过手机银行实现“秒申秒贷”。
该行还优化服务方式,详细了解辣椒生长周期、种植技术、生产成本等情况,通过优化服务流程,开辟绿色通道,简化审批手续,让农户和企业切实体会到服务的便捷与“温度”。
2024年5月8日,首届湖南省辣椒文化旅游节在湘阴县樟树镇拉开帷幕,各界领导嘉宾及多国友人、行业代表等近千人参加。湘阴农商银行全程为辣椒文化旅游节提供金融服务保障,并在开幕式现场设置了咨询服务站,该行“金融顾问”手持移动终端穿梭于展位之间,主动向有信贷需求的樟树港辣椒种植合作社和农户宣传和营销,仅开幕式当天即发放贷款100余万元,现场办理银行卡12张,26户种植户现场签约。
“2018年我们刚建高标准大棚时,每亩投入要12万元,水肥自动化设备和生物防控体系更是‘吞金兽’。”主办方阳雀湖生态农业公司负责人欧阳波对农商银行心怀感激,“他们客户经理随叫随到,服务热情周到,从育苗到销售,200万元贷款两周就到位。”
图为湘阴农商银行樟树支行走访阳雀湖企业。
在湘阴农商银行的信贷支持下,该公司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带动当地种植辣椒1.18万亩,实现年产值5.3亿元,村集体增收600万元,村民人均增收1.5万元,还为辣椒基地所在的文谊新村赢得了“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亿元村”、农业农村部“‘一村一品’示范村”等多项荣誉。樟树港辣椒种子还先后搭乘神舟十四号和嫦娥六号开展太空育种,标志着这一传统产业迈向科技创新的新征程。
该行支持产业模式创新,帮助上下游合作企业、辣椒经纪人和种植农户健康有序发展,推动辣椒产业实现“种、产、销”良性循环。
信泽惠千村,椒香飘万里。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背后,有着湘阴农商银行数十年如一日的与农同心、与民同行。无论是进村入户做足信用文章,还是创新服务推动产业升级,该行托起乡村振兴富民梦想的故事还在继续……
作者介绍
《2025农商银行转型趋势报告》完整版
《2024农商银行创新宝典》
(党建创新、网点转型、场景营销、产品创新、营销拓客)
百万读者都在看
这省农信系统部署2025年度工作重点!
这家省联社一天内与三家省级单位达成战略合作!
独家丨综合排名提升69位!一家农商银行的信贷转型之路
来源/中华合作时报·农村金融
监制/蔡靓 责编/王雪冰 制作/李清霞
来源:中华合作时报农村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