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七台河市勃利县公安局 反诈宣传无死角 筑牢全民防护墙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4-18 10:43 2

摘要:在反诈的战场上,黑龙江省七台河市勃利县公安局针对不同人群“量体裁衣”,采取多样化的举措,让反诈知识入脑入心,守护好群众的“钱袋子”。

民主与法制讯(记者王立三□孙大连 通讯员翁春平)在反诈的战场上,黑龙江省七台河市勃利县公安局针对不同人群“量体裁衣”,采取多样化的举措,让反诈知识入脑入心,守护好群众的“钱袋子”。

田间地头送“反诈农资”,护农忙不停

当下正值农忙,勃利县广袤的田野里处处是农民们辛勤劳作的身影。县公安局的民警们化身“反诈卫士”,穿梭在田间地头,把反诈知识送到农民朋友身边。

“大爷,您这忙着播种呢,咱可得多留个心眼儿,现在骗子花样可多啦!就想着趁咱买种子、化肥的时候,拿些假冒伪劣的来坑人,要是不小心着了道,这一年的收成可就悬咯!”民警蹲在田埂上,对着正在撒种的李大爷语重心长地说道。

大爷直起腰,擦了把汗,满脸疑惑:“还有这事儿?咱种地的就想着把庄稼伺弄好,咋还得防着骗子呢。”小张笑着递上一份反诈宣传手册,耐心解释:“您看,这上头写得清楚,有些不法分子打着低价卖农资的幌子,卖完就找不到人,等您发现种子不发芽、化肥没效果,后悔都来不及。还有冒充农业补贴发放人员,让您先转账手续费的,都是骗局。”

民警们不仅用通俗易懂的话语讲解案例,还现场模拟诈骗场景,手把手教农民们如何辨别真伪。他们深知,这些质朴的劳动者,每一分钱都浸透着汗水,绝不能让骗子轻易得逞。在农资销售点,民警们还张贴醒目的反诈标语,与商家一同筑起反诈防线,确保农民朋友购买农资安全无忧,安心耕耘致富之路。

校园反诈“育苗”,撑起青春保护伞

随着新学期的钟声敲响,勃利县公安局的反诈脚步踏入校园,为莘莘学子撑起一片清朗天空,助力青春远离诈骗阴霾。

在县高级中学内,一场别开生面的反诈讲座正在热烈进行。民警小杨站在讲台上,严肃地对同学们说:“大家正处在追逐梦想的年纪,可千万不能因为一时疏忽,成了诈骗分子的‘帮凶’。知道吗,出租、出售银行卡、手机卡看似轻松赚点小钱,实则是在为犯罪行为开路。”

台下的同学们眼神专注,小杨接着举例:“前段时间,有个大学生为了买新款手机,把自己的银行卡租出去,结果被犯罪分子用来转移诈骗资金,涉案金额巨大,不仅学业受阻,还面临法律惩处,大好前程就这么毁了。”听闻案例,同学们不禁唏嘘。

民警们还创新宣传形式,在校园内设置反诈知识展板,举办反诈主题征文、绘画比赛,让反诈知识以趣味盎然的方式融入校园生活。同时,与学校建立长效沟通机制,通过校园广播定期播报反诈资讯,让反诈之声时刻萦绕在学生耳畔,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守护校园净土,培育反诈“新苗”茁壮成长。

社区反诈“织网”,密织晚年安心图

走进勃利县的各个社区,尤其是老年活动中心,总能看到县公安局民警忙碌的身影。他们深知老年人是易受骗群体,在这里,反诈宣传更需细致入微。

“阿姨,您瞧,这就是前不久发生在咱隔壁社区的真实事儿。一位老奶奶接到个电话,对方冒充是她儿子的领导,说儿子出车祸急着用钱,老奶奶心急如焚,差点就把养老钱转过去了,幸好被邻居及时劝阻。”民警小王拉着张阿姨的手,指着宣传视频中的案例说道。老人们围坐在一起,看得聚精会神,不时发出阵阵叹息。

为了让反诈知识更深入人心,民警们还利用社区居民群“线上发力”。每天定时推送反诈小贴士,以简短易懂的文字、生动形象的图片拆解最新诈骗套路;遇到可疑案例,第一时间在群里预警,居民们纷纷点赞互动,形成群防群治的良好氛围。在社区公告栏、楼道口,张贴色彩鲜艳的反诈海报,让老人出门、回家都能看到反诈提醒,时刻绷紧防范之弦。

七台河市勃利县公安局凭借着这股真抓实干的劲头,一步一个脚印,让反诈宣传渗透到县域的每一个角落,融入群众生活的点点滴滴。他们用行动诠释着守护人民财产安全的坚定决心,只为全县人民能在这片土地上安心生活、幸福耕耘、无忧成长,畅享无诈人生。未来,他们将持续发力,反诈之路,永不止步。

编辑:陈亮

来源:民法黑龙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