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往事——河南蝗灾亲历记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2-25 00:44 1

摘要:1944年春,日寇进攻河南中部。我就读的许昌中学,逃迁内乡,我即停学在家。不久,我县沦入敌手,日寇取代了国民党的统治。时局虽然动荡不安,但天气还算顺当,麦收以后一连下了两场及时雨,到了农历六月下旬,各种秋苗都长得十分旺盛。春播早谷,已长得齐刷刷的2尺多深,开始

蚂蚱忽然都起飞了。听起来像是刮大风,“呜鸣”直响。飞到天空的蚂蚱,像是漫天灰黄色的云层。银盘似的月亮,被遮盖得严严实实,一丝光亮也看不见了。

1944年春,日寇进攻河南中部。我就读的许昌中学,逃迁内乡,我即停学在家。不久,我县沦入敌手,日寇取代了国民党的统治。时局虽然动荡不安,但天气还算顺当,麦收以后一连下了两场及时雨,到了农历六月下旬,各种秋苗都长得十分旺盛。春播早谷,已长得齐刷刷的2尺多深,开始抽穗。豆子一片油绿,撒土不漏,也已经开始结荚。高梁长得更是喜人:叶肥秆壮,一人多深,硕大的高粱穗已经从油绿的叶包里露出脸来。尽管人们的心里惶恐不安,但田野里却呈现出一派丰收在望的喜人景象。

当时铁路已经拆毁,禹州至漯河,舞阳至许昌的两条商旅大道,在纣城北门外交汇。商旅往来,络绎不绝。一天,一行从禹州来的客人,带来了惊人的消息:“襄县的颍桥、双庙一带遍地都是红蚂蚱,把谷子都吃光了!”当时,许多人都不大相信,以为年年都有蚂蚱,也没见它们吃过庄稼。第二天上午,从西北来的客人说:“蚂蚱群已经到了范胡一带(距纣城 25里)。下午,有人说:“竹园(距纣城15里)也有蚂蚱了。”又过了一夜,蚂蚱群已经到了石营、范庄一带(距纣城5里)。吃过早饭、有很多人都去看蚂蚱,我也加入了这看稀奇的人流。

密集到看不见地面的蝗虫群

我们刚走过寇庄(距纣城3里),就碰上了盖地而来的蚂蚱群了。所有的蚂蚱一模一样,都是约一寸长,红头红背黄肚皮,脖子有个黑绒似的硬壳,无一特殊。所有的蚂蚱一律向东南方向跃进,无一例外。如遇人为的干扰,也暂时乱阵,但干扰一过,就都又调过头来,仍向东南方向前进。遇到沟渠不论深浅,都是毫不犹豫地跳下去,无水就跳,有水就凫,到了对岸,仍向东南。什么地形障碍,也阻挡不了它们的前进。多数人都惊奇地说;“真稀罕!没见过!”这时我们放眼四面望去,到处都是蚂蚱,密集的地方,的的确确是不露地皮。我们看着看着,蚂蚱群的前锋,已经迈过寇庄进人纣城西郊了。

当我们返回时远远看见从村里又涌出了一股人流。待走近时才看清是一群老婆儿在前、一群孩子在后的队伍,里面也有少数青壮年人。他们走到纣城与寇庄之间的“岔五路”停了下来。因为已经看到了自西北涌过来的蚂蚱群了。我们也在这时来到“岔五路”。只见老婆儿们面向西北跪了一大片,有人从篮子里拿出供品、香表和鞭炮,摆好供品,点燃香表,一面磕头,一面祷告:“蚂蚱爷!蚂蚱奶奶!俺来给您磕头赶香烟,您老都拐回去吧!给俺留碗饭吧!以后每逢初一,十五俺都给您赶香烟!”接着有个老婆儿大声念道:“俺说您是神虫,您给俺留个人情。谁说您是蝻子,您给他吃成光秆子!放鞭!放鞭!”两挂大鞭同时点燃了放鞭人故意朝蚂蚱群走去。

小小的蝗虫带来无尽的灾害

这时的蚂蚱都回头向西北方向跳去。老婆儿们一时就嚷开了:“咦!您看这蚂蚱爷多灵!咱一烧香磕头,就都拐回去了!”大鞭刚刚响过,就在孩子们抢着拾炮的时候,蚂蚱群就又调过头来向东南跃进了。老婆儿们再喊蚂蚱奶奶蚂蚱爷,也无济于事了。蝗群的前锋很快就越过人群,向东南方去了。老婆儿们无计可施了,只得跟在蚂蚱的后边,悻悻地回村去了。

蝗群包围了纣城。究竟它蔓延到什么地方,就不得而知了。这时,人们为了保住自己的秋苗,也曾采取过多种措施,但都失败了。如有的人用树枝或竹竿扑打驱赶,想把自己田里的蚂蚱打死或者赶跑。你从这边赶出去,它从那边又进来。你在前边扑打着,后边就又挤满了。有的人在长绳上绑一些红纸绿布两人拉住两端,在田野里横着拉,想把蚂蚱吓跑。结果是你拉你的,它吃它的,毫无效果。还有人把锣鼓搬到地里,想用锣鼓声吓跑蚂蚱。刚开始,蚂蚱似乎有些吃惊,但一阵锣鼓声响过,蚂蚱也就习以为常了。

人们的各种办法都用尽了,蝗群仍然覆盖着所有的土地。最先受害的是晚谷子,吃完叶子吃嫩秆直到剩下一尺来高的硬秆为止。早谷成熟了,人们把它割下来捆成个,垛起来。不到一天,整垛的谷子也被蚂蚱吃个净光。谷子吃完吃豆子,豆子吃完吃高粱。各种作物无一幸免。这些蝗虫发育得特别快。6月下旬来时寸把长的小蹦蹦儿,半个月后,就都长出了翅膀,都变成了二寸多长的飞蝗了。

7月中旬,西北山区降了大雨。沙河和颍河的水势暴涨,越来越猛。沙河在纣城西南的霍堰向北决口,颍河在纣城西北的化行向南决口,两股洪流,在同一天的早晨在纣城西门外碰头了。没到中午纣城一带已经是平地洪水五尺深了。纣城的父老乡亲把寨门紧闭,门洞里用土填实,防止洪水内灌。寨外的麦秸垛,多数都被冲走了。此时的纣城处于一片汪洋之中。

自从洪水一到,田野里的飞蝗一部分飞到树上,集结成大团块,把树枝都压弯甚至都压断了。另一部分就地抱成了柳斗大,有的像黄牛一样大的蚂蚱团,在洪水里随着波浪滚动。大部分都飞到寨里边了。这时纣城寨内,地面上、屋顶上、树枝上、墙壁上,到处都覆盖着两寸多厚的飞蝗层。放眼望去,除了飞蝗什么也看不见,成了飞蝗的世界。不论你在什么地方随便走动几步,脚下都会发出劈劈啪啪的响声,因为每脚踩死几只甚至几十只大飞蝗。

民国河南四灾--水旱蝗汤

没有亲身经历的人是很难相信的,有翅膀的大飞蝗怎么会被踩死呢?但确确实实是这样的。因为地面上飞蝗太厚了,当你的脚下去时,上层的飞跑了,下层还没有来得及展翅,就被踩死了。这时谁要想跑几步十分困难。因为你一跑,惊起了地面上大量飞蝗,会碰得你睁不开眼睛。自从飞蝗进寨以后,家家户户都不敢轻易掀锅做饭了。因为一掀锅盖,蚂蚱就跳进锅里了。所以做饭以前,必须先把灶房里的蚂蚱驱赶于净,然后由专人手执扫帚在灶房门口站岗,防蚂蚱进入灶房,别人才可以开锅做饭。那时候我家做饭,每次都是由我担任“门卫”的。因此,我的印象特别深。

当时的纣城镇公所,发出了扑打蝗虫的命令。为了落实这一命令,同时限定一个甲必须交蚂蚱200斤。如若是现在,这个命令可真难死人了。我们十三甲甲长寇殿臣,找到我们几个小伙子,要我们捉蚂蚱交差。我和寇文灿、王庚、寇全午等几个伙伴略作计议,就拿了几条口袋,一条三幅被单,到西寨门内的一个麦场里捉蚂蚱了。两个人拉开被单四角,弯下腰去,让被单的一边接近地面,另一边抬高,两人同时向一方向跑去。大约15至20步,张开的被单里就聚集了很多飞蝗。两人同时直起腰来,两手合拢,并迅速上下旋动被单,把飞蝗拧在被单里然后倒进口袋里。这样一次即可捕获一竹篮子,七八次就可装满一口袋。不到一个小时,我们就捕了三口袋。甲长领着扛到镇公所交了差。

7月中旬后期的一个夜晚,天气晴朗,月明如昼。大约在9点钟左右,蚂蚱忽然都起飞了。听起来像是刮大风,“呜鸣”直响。飞到天空的蚂炸,像是漫天灰黄色的云层。银盘似的月亮被遮盖得严严实实,一丝光亮也看不见了,几个小时以后、月亮才慢慢地露出脸米。第二天早晨,村上的一切又恢复了原来的面目。除了死去的蝗出以外,一个飞蝗也不见了。铺天益地。难以数计的飞蝗,一个夜晚走得干干净净

起飞的蝗虫遮天蔽日

这次蝗灾,历时20天左右,来时盖地,走时遮天。究竟它来时是从哪里来?走时又到哪里去?纣城一带的受害者,谁也说不出个子丑寅卯来。它给人们留下的,除了深重的灾难以外还有亲身经历者永远难忘的记忆,以及后来人难以相信、近似荒唐的故事。

来源:历史记录大世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