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英雄城市巾帼宣讲队|“医”路先锋宣讲队: “医”路宣讲传温暖 家医护航筑健康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4-18 10:58 2

摘要:近年来,市妇联聚焦思想引领凝心铸魂,打造“武汉巾帼大宣讲”工作品牌,涌现出一批有代表性的巾帼宣讲队,她们活跃在社区、企业、学校、乡村,以女性之声讲述奋进故事、唱响发展乐章,用更接地气、更聚人气的方式,让党的创新理论“飞进寻常百姓家”。

近年来,市妇联聚焦思想引领凝心铸魂,打造“武汉巾帼大宣讲”工作品牌,涌现出一批有代表性的巾帼宣讲队,她们活跃在社区、企业、学校、乡村,以女性之声讲述奋进故事、唱响发展乐章,用更接地气、更聚人气的方式,让党的创新理论“飞进寻常百姓家”。

今年,为充分发挥先进女性集体的示范引领带动作用,在市委宣传部的指导下,市妇联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时提出的,要在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上开拓进取、要在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高水平开放上勇于探索、要在城乡融合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上奋发有为、要在加强文化资源保护和推动文化创新发展上担当使命的要求,从全市巾帼宣讲队中寻找、推荐了20支业务能力好、宣讲水平高、代表性强的“新时代英雄城市巾帼宣讲队”。她们将站稳群众立场、唱响巾帼“好声音”,持续开展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等宣传宣讲,为加快推动“三个优势转化”,重塑新时代武汉之“重”贡献巾帼力量。

3月5日下午,武汉市纪念“三八”国际妇女节115周年大会隆重举行。会议为20支“新时代英雄城市巾帼宣讲队”代表颁发聘书。“武汉女性”开设 【新时代英雄城市巾帼宣讲队】专栏进行集中展播,让我们一起走近她们,一睹她们的风采,倾听她们的故事。

“医”路先锋宣讲队:

“医”路宣讲传温暖 家医护航筑健康

宣讲队由洪山区东湖社区卫生服务站的10余名女性医护人员组成。队长陈淑芬是2023年度“湖北省三八红旗手标兵”,她带领团队深入社区,通过宣讲公益科普、急救常识、科学饮食等,引导居民提升健康意识,增强健康知识,服务居民万余人次。团队注重关爱女性健康,把妇女“两癌”筛查作为工作重点,广泛开展政策宣讲和女性健康知识宣传,做精做细“两癌”筛查工作,使党的惠民利民政策惠及千家万户。

真心真情打开

家庭医生签约“防门”

早在建站初期,东湖站就开始开展了家庭医生的前期工作,致力以家庭为单位,为居民建立健康档案,提供连续性、规范化的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当时,由于才进入社区不久,缺乏居民的信任,工作不是很好开展。最初上门宣传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时,得到的回应大多是“没听过”“不需要”,吃“闭门羹”是家常便饭,甚至有人把家庭医生当成推销人员往外赶。

为了改变这个状况,东湖站组建了专门的家庭医生团队,优先从门诊患者入手,对每一位到站就诊的患者提供优质健康服务,为他们普及健康知识。一些慢性病患者的健康意识不强,医护人员就加以劝导,确保病情得到控制;针对辖区部分老人行动不便,医护人员就主动留取联系方式,跟患者约定时间上门,悉心护理诊疗;同时经常性开展义诊、科普宣传、结对共建、送医赠药等公益活动。经过不懈努力,居民与东湖站的粘性度得到增强,信任度逐年增加,逐步拉进了与患者的距离,慢慢赢得了患者的认可,好的口碑在群众间口口相传。

团队负责人趁热打铁,发动、带领医护人员开始了新一轮的“扫楼模式”,不论是严寒还是酷暑,医护人员都背着医药箱,挨家挨户的上门宣传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遇到有需要的居民,现场为其把脉问诊、按摩理疗、开方抓药;对居民家人进行健康科普,宣传居民家庭健康档案、家庭医生的优势所在;建立家庭医生与居民的信息平台,充分发挥各种现代通讯,家庭医生与所服务的居民建立朋友式的关系,为其提供亲人般的关怀。

该团队倡导全年365天、全天24小时无歇的服务理念,不论上班下班手机时刻处于开机状态,随时随地满足居民医疗需求。家庭医生常有凌晨一两点接到居民的电话,背着药箱就前往了居民的家中。“过去我每天坐在门诊等居民上门看病抓药,现在我是辖区内4万多户居民的健康‘守门人’,需要时时‘追着’患者跑,感觉肩上的担子更重了。”家庭医生这样形容自己的工作状态。

经过不懈努力,东湖站家庭医生服务范围由最初的1个社区1万余人,发展到5个社区4万余人。目前,累计建立健康档案23383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4072人,其中65岁以上老年人2689人,0至6岁儿童322人,高血压病人1769人、糖尿病病人796人。

全心全意打造

家门口的坚强“医靠”

在东湖站家庭医生眼中,每位居民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的健康与生活都备受关注。徐东嘉园80岁的退伍老兵刘永烈,曾为“两弹一星”国防工程奉献青春,却因长期处于放射性环境,不幸罹患放射性皮炎,承受着巨大痛苦。该团队得知后,主动安排医护人员上门慰问,为其免费提供药品与医疗服务。在了解到老人办理伤残证明受阻后,积极与退伍军人事务部门沟通协调,成功帮助老人解决难题。

社区里的邱冬梅婆婆,早年经历丧子之痛与丈夫离异,又因脑瘤手术留下偏瘫后遗症,生活陷入困境。该团队定期无偿为邱婆婆送去药品,每逢重要节日带着慰问物资上门关怀,平日里也定期回访倾听她的心声,疏导其内心痛苦,助其走出生活阴影,重拾生活希望。

2024年,团队成员在慢阻肺筛查中发现,73岁的徐平安爹爹因未申请结核慢性特殊疾病补助,负担着巨额的医疗费用。该团队迅速组建由3人组成的特大疾病申报小组,分工协作,不辞辛劳,认真收集整理申报资料,多次往返于医院、社区和相关部门,最终成功帮徐爹爹完成申报,减轻了他的医疗负担。

在意外和疾病来袭,威胁居民生命健康时,团队总是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91岁的涂爹爹血压高达 182/85mmHg,88 岁的熊婆婆血压更是飙升至 218/89mmHg,远超正常范围,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东湖站家庭医生团队在短短5分钟内赶到老人家中,安抚老人情绪,凭借经验精准用药,密切观察病情,直至老人血压平稳。之后,团队联系社区及亲属,将老人纳入重点关注名单,定期回访,为老人健康保驾护航。

经过十多年日复一日的努力付出,辖区居民对东湖站家庭医生团队的认识有了一个质的改变。居民们纷纷感慨:“这简直是我们的荣幸,有一群急我们所急的好医生!”

尽心尽力夯实

基层卫生服务“根基”

为了积极做好基层卫生服务工作,该团队积极参加各类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定期前往各大医院进修,着力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水平。他们学习最新医疗技术和理念,回到岗位后,将所学运用到工作中,由追求“签约”向追求“服务”上转变,优化服务流程,提升服务质量,做到签约一人、履约一人、做实一人。

在日常工作开展中,团队不仅关注疾病治疗,更注重健康教育。通过通俗易懂的讲解和实际案例,帮助居民了解疾病知识,提高自我管理能力。比如,为糖尿病患者讲解饮食控制,为高血压患者普及运动注意事项。团队积极开展社区健康促进活动,定时定点组织义诊,提供身体检查、健康咨询、疾病诊断、用药指导等多元化服务。

为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医疗服务需求,该团队积极推广“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分级诊疗模式,探索与武汉三家知名三甲医院建立医联体,争取湖北名医陈刚医生工作室落地,聘请同济医院、省中医院、中南医院、省妇幼保健院、梨园医院等知名专家、教授,每周来坐诊指导,社区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放心医疗资源,全年门诊接诊3万余人次。重点打造中医、眼科和公共卫生“三大”科室,每天针灸推拿服务80人次以上,每周为300余名小朋友提供视力服务,每年服务2万余人次疫苗接种。该团队还全面优化医疗服务体验功能,在全市基层社区卫生服务站率先使用叫号服务;开展“互联网+医疗服务”,全力推动“指尖就医”。无论男女老少、病情轻重,居民都能在家门口享受到便捷、贴心的基本医疗服务。

一面面锦旗、一块块奖牌、一封封感谢信、一个个荣誉,让东湖站家庭医生团队深深感受到了作为新时代女性的社会责任和白衣天使的使命担当。今后,该团队将继续保持巾帼不让须眉的拼搏劲头,主动担当、迎难而上,仁心仁术、悬壶济世,竭力服务、护佑健康,以巾帼之力汇涓涓暖流,以巾帼之为谱时代华章,让最美“巾帼红”在家庭医生服务中开出更加绚丽的花朵,结出更加饱满的果实。

来源:洞庭湖边那些事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