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穆朗玛峰遇难者的遗体已达200多具,为何不能运下山?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4-18 07:58 2

摘要:珠穆朗玛峰(Mount Everest)作为世界最高峰,登顶难度极大,许多登山者在尝试攀登时不幸遇难。由于高海拔、极端天气、雪崩、冰裂缝、缺氧、后勤保障等诸因素,遇难者的遗体难以运下山,因此许多遗体只能长眠在山上,成为后来登山者在冰天雪地中的“路标”。

珠穆朗玛峰(Mount Everest)作为世界最高峰,登顶难度极大,许多登山者在尝试攀登时不幸遇难。由于高海拔、极端天气、雪崩、冰裂缝、缺氧、后勤保障等诸因素,遇难者的遗体难以运下山,因此许多遗体只能长眠在山上,成为后来登山者在冰天雪地中的“路标”。

珠穆朗玛峰上的遗体数量

估计总数约为200-300 具(具体数字难以精确统计,因部分遗体被冰雪掩埋或坠入深谷)。

目前可见的遗体约 100-150 ,遗体位于常见攀登路线上,部分已成为标志性地标。

著名遗体和“路标”有:

1、“绿靴子”(Green Boots)位于北坡(西藏侧)海拔约8,500米,靠近东北山脊的石灰岩洞穴。其身份普遍认为是 1996年印度登山者泽旺·帕尔乔(Tsewang Paljor)(死于1996年珠峰灾难)。 由于对登山者刺激性太大,应广大登山者的强烈要,于2014年被移动、掩埋,目前已看不见。

2. 睡美人(Sleeping Beauty),位于南坡(尼泊尔侧)海拔约 8,600米。 身份为美国登山者弗兰西丝·阿森蒂夫(Francys Arsentiev),1998年登顶后下山时遇难。 现状:2007年被部分掩埋,但仍有部分可见。

3. “彩虹谷”(Rainbow Valley)位于北坡海拔 8,000-8,500米的区域。因遇难者穿着鲜艳的登山服,遗体散布在雪地上,远看像“彩虹”。

4. “德国人(Hannelore Schmatz),位于南坡希拉里台阶下方(1979年遇难)。 首位女性珠峰遇难者(非夏尔巴人)。 遗体曾长期暴露,后被风吹走或掩埋。

为什么不移走遗体?

1. 极端环境:海拔8,000米以上是“死亡区”,氧气稀薄,搬运遗体极其危险。

2. 成本高昂:一次遗体回收行动可能花费 4-10万美元,且需专业团队和高科技设备。

3. 技术难度:冻僵的遗体可能重150公斤(含冰),需直升机或多人协作(但高海拔直升机难以作业)。

4. 伦理争议:部分家属希望遗体留在山上,作为对逝者的纪念和念想。

近年遗体处理情况:2017年尼泊尔移除了3具遗体(包括一名斯洛伐克登山者)。 2019年,西藏侧清理了8吨遗体和垃圾,但仅少量遗体被移走。尼泊尔曾计划逐步清理遗体,但进展缓慢。

珠穆朗玛峰上的遗体是登山史上悲壮的见证,也是后续攀登者的警示。尽管部分遗体被移动或掩埋,但大多数仍将长期存留。未来,随着技术和管理改进,可能会有更多遗体被回收,但高海拔的极限环境意味着这座山峰永远会保留它的残酷与神秘。

来源:书华3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