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大发表最新Nature论文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4-18 11:20 2

摘要:编辑丨王多鱼排版丨水成文马铃薯(土豆)于十六世纪(大约1560年)由南美洲首次传入欧洲。两百年后,其中一个品种(欧洲马铃薯)成为整个欧洲大陆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如今,马铃薯已成为人类最重要的非谷类粮食作物,全球有超过 10 亿人以它为主食。尽管马铃薯具有如此

编辑丨王多鱼排版丨水成文马铃薯(土豆)于十六世纪(大约1560年)由南美洲首次传入欧洲。两百年后,其中一个品种(欧洲马铃薯)成为整个欧洲大陆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如今,马铃薯已成为人类最重要的非谷类粮食作物,全球有超过 10 亿人以它为主食。尽管马铃薯具有如此重要的地位,但其育种改良工作却不如其他作物那样成功。主要原因在于其高度杂合的同源四倍体基因组,这使得传统的杂交育种变得困难,并给任何类型的基因组组装和分析都带来了挑战。2025 年 4 月 16 日,德国慕尼黑大学/马克斯·普朗克植物育种研究所 Korbinian Schneeberger 教授团队(西安交通大学孙贺全教授为论文第一作者,西安交通大学为论文第一单位)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 Nature 上发表了题为:The phased pan-genome of tetraploid European potato 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构建了首个单倍型解析的四倍体马铃薯泛基因组。这项研究推动了马铃薯基因组研究的理论与技术创新,解码了欧洲四倍体马铃薯种群 85% 的遗传变异,为智慧育种与全球粮食安全提供了关键组学资源。基于单倍型图谱的基因组分型新策略综上所述,这项研究突破了同源多倍体基因组分型关键技术瓶颈,其中单倍型图分型策略使分析成本降低 95%;构建了国际首个单倍型解析的四倍体马铃薯泛基因组,系统描绘了其遗传多样性蓝图,揭示了 “超高杂合度+有限单倍型”遗传多样性特征,丰富了基因组理论,填补了领域研究空白。这项研究为马铃薯基因组研究提供了新视角,更为基因组学辅助育种与研究提供了创新方法论框架。论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5-08843-0

来源:贝耀教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