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特朗普再次入主白宫,美国的政治版图随之发生显著变化。回顾特朗普的过往执政经历,他在环境与能源政策上的主张与全球主流的绿色发展理念存在较大分歧。此次重返白宫,他在竞选期间所传达的政策意向,预示着美国在可持续发展政策领域将面临重大调整。这种政策调整并非孤立事件,必
特朗普再次入主白宫,美国的政治版图随之发生显著变化。回顾特朗普的过往执政经历,他在环境与能源政策上的主张与全球主流的绿色发展理念存在较大分歧。此次重返白宫,他在竞选期间所传达的政策意向,预示着美国在可持续发展政策领域将面临重大调整。这种政策调整并非孤立事件,必然会在金融市场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尤其对近年来蓬勃发展的绿色、低碳投资领域冲击明显。
在全球可持续发展浪潮的推动下,绿色、低碳投资成为热门领域,吸引了大量资金流入。各国政府纷纷出台支持政策,助力绿色产业发展,期望在应对气候变化的同时,开拓新的经济增长点。然而,特朗普上台后的政策走向充满不确定性,投资者们不禁心生疑虑:这些潜在的政策变动将如何影响绿色、低碳投资的格局?在政策动荡的大环境下,投资者又该如何调整投资策略,有效规避风险,寻找新的投资机遇?
1.1政策变化
退出《巴黎协定》风险
特朗普在第一任期内,就对气候变化议题表现出消极态度,并于 2020 年正式宣布美国退出《巴黎协定》。虽然拜登政府重新带领美国加入该协定,但特朗普若再次掌权,极有可能再次推动美国退出。《巴黎协定》旨在全球范围内协同应对气候变化,鼓励各国积极削减温室气体排放,加速向低碳经济转型。美国作为全球主要经济体与碳排放大国,其退出无疑会削弱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合作力度。
从政策层面深入分析,退出《巴黎协定》意味着美国不再承担协定中规定的减排目标。这一转变可能导致联邦政府减少对绿色、低碳项目的政策扶持与资金投入,相关行业的发展规划与激励措施也可能被搁置或取消。例如,原本基于《巴黎协定》目标制定的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可能因美国退出协定而失去政策支持,项目推进受阻。
《通胀削减法案》的命运
《通胀削减法案》是拜登政府推动清洁能源与低碳经济发展的关键举措。该法案中包含众多针对清洁能源项目的补贴、税收抵免等激励政策。以电动汽车领域为例,法案为消费者提供最高 7500 美元的购车税收抵免,极大降低了消费者购买电动汽车的成本;同时,对在美国生产电池电芯和模组的企业给予每千瓦时 35 美元和 45 美元的税收抵免,有力促进了本土电池产业的发展。
然而,特朗普上台后,大概率会废除或大幅削减该法案下的补贴。这对清洁能源企业而言,将直接影响其盈利能力与投资吸引力。许多新兴的清洁能源企业在发展初期依赖法案补贴维持运营与发展,一旦补贴取消,企业可能面临资金链断裂、项目停滞的困境。例如,一些专注于太阳能、风能研发与生产的初创企业,在失去补贴后,可能无法承担高昂的研发与生产成本,不得不暂停研发项目,甚至面临倒闭风险。
化石能源优先策略回归
特朗普政府一直重视化石能源产业,主张扩大国内石油和天然气的开发规模。他极有可能重新放宽对化石能源行业的监管,加快开采许可审批流程,并加大对该行业的资金支持。例如,当地时间 2025 年 4 月 8 日,特朗普签署行政命令,指示联邦政府所有部门和机构终止所有针对煤炭行业的歧视性政策,解除在美联邦范围开展新煤炭项目的租赁禁令,加速所有新煤炭项目的许可和资助。
这一举措在短期内将为石油和天然气企业创造更多发展机会,如增加开采量、拓展市场份额等,进而提升企业利润。但从长远视角看,全球向清洁能源转型的趋势不可逆转。随着各国对气候变化问题的关注度不断提高,以及清洁能源技术的持续进步与成本降低,过度依赖化石能源将使美国在未来全球能源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例如,当其他国家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实现能源结构优化升级时,美国若仍过度依赖化石能源,可能面临能源成本上升、环境污染加剧等问题,影响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2 市场反应
清洁能源投资受阻
当特朗普的政策倾向逐渐明朗,市场对清洁能源的投资热情将受到明显抑制。由于补贴减少或取消,低碳能源项目的投资回报率预期降低,投资者会相应减少对太阳能、风能、水能等可再生能源项目的资金投入。
以电动汽车市场为例,过去几年,美国电动汽车销量稳步增长,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拜登政府提供的 7500 美元购车税收抵免,使得电动汽车的购买成本更接近燃油车。若这一政策取消,消费者购买电动汽车的成本将大幅增加,需求受到抑制,进而导致电动车销量下滑。分析机构考克斯汽车公布的数据显示,2024 年美国电动汽车年销售增速已下降至 7%,若补贴取消,增速可能进一步放缓甚至出现负增长。同样,风能和太阳能项目也会因政策支持减弱,面临资金短缺问题,导致项目延迟或搁置。许多正在规划或建设中的风能、太阳能发电场,可能因资金不足而无法按计划推进,影响清洁能源产业的发展进程。
化石能源短期受益
短期内,石油和天然气行业将因特朗普的政策支持而迎来利好局面。政策放宽使得企业能够更自由地开展开采活动,增加产量,从而提高企业利润。例如,随着煤炭行业租赁禁令的解除和许可加速,煤炭企业的生产积极性被充分调动,短期内煤炭产量有望上升,企业营收可能增加。
然而,从长期来看,全球对气候变化的关注以及各国对清洁能源的大力发展,使得化石能源的需求增长空间有限。国际能源署(IEA)的报告预测,未来几十年内,随着可再生能源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成本降低,全球对化石能源的需求将逐渐减少。
以煤炭为例,过去二十年,美国煤炭使用量急剧下降,主要原因是公用事业公司纷纷转向使用天然气、风能和太阳能等更清洁、成本更低的电力来源。2011 年,美国近一半的电力来自煤炭;到 2024 年,这一比例降至仅 15%。许多分析师认为,煤炭产业大规模复苏的可能性不大,因为大多数燃煤电厂老旧,运行成本高,且缺乏新建电厂的动力。石油和天然气行业同样面临长期挑战,随着全球可再生能源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成本降低,以及各国对碳排放的限制日益严格,未来对化石能源的需求将逐渐减少,化石能源行业长期面临市场萎缩的风险。
ESG 投资逻辑重塑
ESG(环境、社会和治理)投资近年来在美国资本市场发展迅猛,许多投资者将企业的 ESG 表现作为重要的投资考量因素。特朗普的政策可能导致 ESG 投资从过去的强制性合规逐渐转向市场化选择。一些原本为满足监管要求而进行 ESG 投资的企业,可能会减少在这方面的投入。
这将加速 ESG 投资领域的行业洗牌,真正具备良好 ESG 实践和长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企业将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而部分仅做表面功夫的企业将被市场淘汰。例如,那些在节能减排、绿色技术研发、员工权益保障等方面表现优秀,且公司治理完善的企业,将更受投资者青睐;而一些只是为了迎合监管,在 ESG 方面并无实际作为的企业,可能会面临融资困难、股价下跌等问题。这种行业洗牌有助于优化市场资源配置,推动 ESG 投资向更加健康、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1.3 行业影响
可再生能源
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行业将首当其冲受到政策冲击。在特朗普政策下,联邦政府对可再生能源项目的补贴减少,州政府层面的支持力度也可能因联邦政策导向而减弱。这将导致行业整体投资规模缩小,企业扩张速度放缓。许多正在规划或建设中的太阳能、风能发电场可能因资金不足而无法按计划推进。
同时,行业内企业的融资难度加大,银行等金融机构在放贷时会更加谨慎,进一步限制了企业的发展。从市场份额来看,一些小型可再生能源企业可能因无法承受政策冲击而倒闭,市场份额向大型企业集中。但整体而言,美国可再生能源行业的发展速度将大幅滞后于全球其他积极推动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地区。例如,在欧洲,各国积极推动可再生能源发展,制定了严格的碳排放目标和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迅速。相比之下,美国在特朗普政策影响下,可再生能源行业发展受阻,可能在全球能源转型的浪潮中逐渐落后。
电动车
电动车行业面临着诸多严峻挑战。特朗普叫停扶持电动汽车的政策,取消购车税收抵免等优惠措施,使得消费者购买电动车的成本大幅上升。考克斯汽车的数据显示,2024 年美国电动汽车渗透率为 8.1%,远不及中国近 41% 的电动汽车渗透率。政策变动后,美国电动汽车渗透率的提升将更加缓慢,甚至可能出现下降。
对于电动车制造商而言,销量下滑将导致产能过剩,企业利润受损。此外,电池企业也会受到波及,由于电动车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增加,电池企业新建项目的速度放缓,甚至陷入项目资金困境。例如,韩国电池制造商 LG 新能源在特朗普上台并重申废除绿色新政主张后,股价次日普遍下跌 4.3%,因为其对美国市场的依赖度较高,政策变动对其未来业绩预期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美国电动车行业在政策冲击下,不仅国内市场发展受限,还可能影响其在全球电动车产业竞争中的地位。
化石能源
尽管短期内化石能源行业受益于政策支持,但长期风险依然不容忽视。以煤炭行业为例,虽然特朗普签署行政命令解除租赁禁令并加速许可,但美国煤炭行业的长期衰退趋势难以逆转。过去二十年,美国煤炭使用量急剧下降,主要原因是公用事业公司已转向使用天然气、风能和太阳能等更便宜、更清洁的电力来源。2011 年,美国近一半的电力来自煤炭;到 2024 年,这一比例降至仅 15%。许多分析师表示,煤炭产业大规模复苏的可能性不大,因为大多数燃煤电厂老旧,运行成本高,且缺乏新建电厂的动力。
石油和天然气行业同样面临长期挑战,随着全球可再生能源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成本降低,以及各国对碳排放的限制日益严格,未来对化石能源的需求将逐渐减少。虽然短期内政策支持可能带来一定的发展机遇,但从长远看,化石能源行业若不积极寻求转型,将面临市场份额萎缩、盈利能力下降等问题。例如,一些石油公司若不加大对可再生能源领域的投资与研发,随着全球能源结构的调整,可能会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被淘汰。
2.1 行业选择
关注政策支持领域
短期内,鉴于特朗普对化石能源的政策倾斜,投资者可适当关注石油、天然气和煤炭等化石能源行业。但需明确,这种投资应保持谨慎且具有短期性。以煤炭行业为例,虽然当前政策利好,但行业自身存在诸多问题,且长期面临市场萎缩风险。
投资者可关注那些具有成本优势、资源储备丰富的企业,通过短期投资获取政策红利。但同时要密切关注行业动态,及时调整投资组合,避免长期陷入衰退行业。例如,一些煤炭企业拥有优质的煤炭资源,且开采成本较低,在政策支持下可能在短期内获得较好收益。但投资者需时刻关注煤炭行业的市场需求变化、环保政策动态等因素,一旦行业出现不利变化,应及时抛售相关投资,降低损失。
长期布局可再生能源
尽管特朗普政策可能导致美国可再生能源行业短期内受挫,但从全球范围看,绿色转型趋势不可逆转。随着技术的持续进步,可再生能源的成本将不断下降,其在能源结构中的占比将逐步提升。
投资者应坚定长期投资可再生能源的信心,提前布局具有核心技术、市场份额较大的企业。在太阳能领域,可关注掌握高效电池技术的企业,这些企业能够提高太阳能的转化效率,降低发电成本,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在风能领域,关注风机制造技术领先、运维成本低的企业,这类企业能够在保证发电效率的同时,降低运营成本,提高盈利能力。通过长期持有这些优质企业的股票或参与相关项目投资,投资者有望分享可再生能源行业未来发展的红利。例如,一些专注于研发新型太阳能电池技术的企业,一旦技术取得突破,将在市场上占据领先地位,为投资者带来丰厚回报。
2.2 政策对冲
多元化投资
为降低政策风险,投资者应构建多元化的投资组合。除投资可再生能源项目外,还可考虑投资储能技术企业。储能技术是解决可再生能源间歇性问题的关键,随着可再生能源装机量的增加,对储能的需求也日益增长。投资锂电池、氢储能等不同技术路线的企业,即便可再生能源发电受到政策影响,储能技术的发展仍可能为投资者带来收益。例如,在太阳能、风能发电不稳定的情况下,储能设备可储存多余电能,在能源需求高峰时释放,保证能源供应的稳定性。此外,投资者还可将部分资金投向传统能源企业的转型项目,如石油公司向可再生能源领域的拓展项目,实现传统能源与新能源投资的平衡。这样,无论政策如何变化,投资组合中的部分资产都有可能获得收益,降低整体投资风险。
关注国际机会
当美国国内政策对绿色、低碳投资不利时,投资者可将目光投向国际市场。欧洲一直是全球绿色政策的积极倡导者,在可再生能源发展、碳市场建设等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欧盟制定了严格的碳排放目标,并通过一系列政策推动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占比提升。投资者可关注欧洲绿色金融市场,投资欧洲的太阳能、风能项目,或参与欧洲碳交易市场相关投资产品。例如,欧洲的一些海上风电项目技术成熟、投资回报率稳定,具有较高的投资价值。
此外,亚洲的一些国家如中国、日本、韩国等在绿色、低碳领域也取得了显著进展。中国在太阳能、风能设备制造以及电动汽车产业方面规模庞大且技术先进;日本在能源高效利用、氢能源研发等方面成果突出;韩国在电池技术领域具有领先优势。对这些国家相关行业的投资同样可能获得良好回报。投资者可通过投资相关国家的优质企业股票、参与产业基金等方式,分享国际绿色、低碳产业发展的成果,规避美国国内政策风险。
2.3 风险管理
加强政策监测
投资者需密切关注特朗普政府的政策动向,可建立专业的政策研究团队或借助专业金融机构的研究报告,及时了解政策变化对投资的影响。关注特朗普政府对《通胀削减法案》的具体调整措施,以及对化石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行业的最新监管政策。根据政策变化,及时调整投资组合。在政策明确不利于可再生能源投资时,适当减少该领域的投资比例;若政策对某一细分行业有新的利好,及时增加相关投资。例如,若特朗普政府进一步削减对可再生能源的补贴,投资者可考虑减少对可再生能源初创企业的投资,转而增加对具有成本优势的传统能源企业的投资;若政策对储能技术行业有新的支持政策,投资者可加大对相关企业的投资力度,把握投资机遇。
关注 ESG 投资逻辑变化
随着 ESG 投资逻辑从形式化合规转向实质价值投资,投资者在选择投资标的时,要更加注重企业的实际可持续发展能力。深入研究企业的环境管理体系、社会责任履行情况以及公司治理结构。选择那些在节能减排、绿色技术研发、员工权益保障等方面表现优秀,且公司治理完善的企业进行投资。通过这种方式,确保投资组合中的企业具有长期可持续价值,即便在政策动荡的环境下,也能凭借自身优势抵御风险,实现稳定的投资回报。
例如,一家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积极采用节能减排技术,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同时,注重员工福利,建立了完善的员工培训与晋升机制;并且公司治理结构合理,决策透明。这样的企业在 ESG 方面表现出色,具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更有可能在市场波动中保持稳定发展,为投资者带来长期收益。
特朗普重返白宫带来的政策变动,无疑会在短期内给美国绿色、低碳投资带来诸多挑战。其对《巴黎协定》的态度、对《通胀削减法案》的可能废除以及对化石能源的政策倾斜,将导致清洁能源投资受阻、行业发展放缓,投资者面临投资风险增加的困境。
然而,从全球视角看,绿色转型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潜力巨大。投资者需要灵活应对政策变化,通过合理的行业选择,在关注短期政策受益行业的同时,坚定长期布局可再生能源;运用多元化投资和关注国际机会等政策对冲手段,降低政策风险;加强政策监测和适应 ESG 投资逻辑变化,做好风险管理。在政策动荡的环境中,敏锐捕捉投资机遇,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为可持续发展目标贡献力量的同时,也能在绿色、低碳投资领域获得良好的回报。
参考文献
1. “为能源安全与 AI 竞赛,特朗普签署行政令解绑煤炭行业”,澎湃新闻,2025 年 4 月 9 日。
2. “特朗普关税将如何影响美国清洁能源产业?行业高管这样预警”,第一财经,2025 年 4 月 8 日。
3. “特朗普叫停电动汽车扶持政策,冲击波有多大?”,界面新闻,2025 年 1 月 23 日。
4. “特朗普签署行政令 推进煤炭项目开采”,环球网,2025 年 4 月 9 日。
5. “Cox Automotive Data on US Electric Vehicle Sales and Penetration”,Cox Automotive official website.
6. “IEA Reports on Global Energy Outlook and Fossil Fuel Demand Projection”,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 official website.
来源:活力淮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