歙县:打造乡村校外科普课堂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4-18 12:12 2

摘要:4月17日,歙县乡村校外科普课堂再次开课。森村乡渔岸教学点一至四年级的孩子们在辅导员老师的带领下,走进该乡科普示范点——霜蕊菊花研究基地,开展黄山贡菊太空菊苗移栽科普实践活动。孩子们在亲身参与农业科技劳动中,不仅体验了传统农耕文化的魅力,更揭开了航天育种技术的

4月17日,歙县乡村校外科普课堂再次开课。森村乡渔岸教学点一至四年级的孩子们在辅导员老师的带领下,走进该乡科普示范点——霜蕊菊花研究基地,开展黄山贡菊太空菊苗移栽科普实践活动。孩子们在亲身参与农业科技劳动中,不仅体验了传统农耕文化的魅力,更揭开了航天育种技术的神秘面纱。

活动现场,孩子们惊喜地发现,上个月亲手播下的黄山贡菊太空种子已茁壮成苗。“这些种子发芽率比普通种子高,而且出芽更早”校外辅导员程付强向孩子们详细介绍太空育种的独特之处,“通过太空中的宇宙辐射、微重力等特殊环境诱导,种子基因可能产生变异,从而培育出抗病性强、花期改良甚至花色奇特的新品种......”

“太空菊花会变成彩虹色吗?”“种子是坐着火箭上天的吗?”......面对孩子们天马行空的问题,程付强耐心解答:“黄山贡菊的太空之旅旨在选育药用价值更高、适应性更强的优良品种。每一粒种子都要经过严格筛选,再通过数代培育才能稳定特性。”“此次育种并非单纯追求观赏性,更是为了传承和保护这一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的品质。”

在铺覆着银色地膜的田垄间,孩子们化身"小农匠",分工协作完成移栽。一组手持竹签扎出整齐的定植孔,另一组小心翼翼传递菊苗,最后大家合力将幼苗植入土中,覆土压实。程付强全程指导:“薄膜能保温保湿,株距20厘米才能让根系充分生长。”尽管动作稚嫩,但孩子们神情专注,田垄间不时传来“轻点放苗”“土要盖紧”的互相提醒声。

“黄山贡菊作为中国传统名菊,此次太空育种项目是其种质资源创新的一次重要尝试。一颗种子从太空到田间,承载的是文化传承的使命。孩子们今天种下的不仅是菊苗,更是对农业科技的兴趣和守护非遗的初心。此次通过校外科普课堂,在少年心中播下了探索星辰大海与扎根乡土大地的双重种子,为乡村振兴注入了青春活力,更将劳动教育、科学启蒙与文化传承相结合,让孩子们在泥土芬芳中感悟到了科技赋能农业的深刻内涵。”森村乡科协负责人如是说道。

据悉,霜蕊菊花研究所负责人、优秀科技工作者程付强,一直致力于黄山贡菊的栽培及产业品研发,药食同源贡菊润喉片等多款产品获专利及有关奖项,在躬耕自身事业的同时,也认真践行科技工作者的初心和使命,义务承担起森村及其周边学校的校外辅导员,依托贡菊研究基地,打造乡村校外科普课堂,努力推动乡村科普事业更好发展。(张海英 安徽科技报全媒体记者 黄文静)

来源:安徽科技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