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即日起,本报开始连载中国作协副主席、著名作家邱华栋的长篇小说《空城纪》。《空城纪》是作家邱华栋构思了30年、写了6年的长篇小说。小说以龟兹双阕、高昌三书、尼雅四锦、楼兰五叠、于阗六部、敦煌七窟六章结构成一个浑然的整体。《空城纪》以诗意语言和绚烂想象回到渺远的西
编者按:即日起,本报开始连载中国作协副主席、著名作家邱华栋的长篇小说《空城纪》。《空城纪》是作家邱华栋构思了30年、写了6年的长篇小说。小说以龟兹双阕、高昌三书、尼雅四锦、楼兰五叠、于阗六部、敦煌七窟六章结构成一个浑然的整体。《空城纪》以诗意语言和绚烂想象回到渺远的西部世界,重寻龟兹、尼雅、楼兰、敦煌等西域古城的历史传奇。在《空城纪》中,六座西域古城得以复活,一座座废墟还原成宫殿城池,一个个人物从此有了鲜活的生命。
邱华栋,著名作家,文学博士。1969年生于新疆,祖籍河南西峡。现任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中国作协副主席、主席团委员。著有非虚构作品《北京传》,小说集《十侠》《哈瓦那波浪》,长篇小说《空城纪》《夜晚的诺言》《白昼的喘息》《正午的供词》《花儿与黎明》《教授的黄昏》《单筒望远镜》《骑飞鱼的人》《贾奈达之城》《时间的囚徒》《长生》等13部,中短篇小说200多篇。出版有小说、电影和建筑评论集、散文随笔集、游记、诗集等各类单行本60多种。多部作品被翻译成日文、韩文、英文、德文、意大利文、法文和越南文。
延光四年(125年),我集结鄯善、龟兹、温宿等归降的骑兵和步兵一万五千人,出兵车师前国,攻下交河城,赶走了北匈奴伊蠡王,他的士兵有五千人投降于我,我取得了大胜。这一年的秋天,我又集合河西四郡,以及鄯善、疏勒、车师前国的兵马,向北沿着天山小道,直插车师后国腹地,活捉了车师后国的国王军就,还有驻扎在车师后国的匈奴使者。报仇的时候来了,我下令将他们在索班被害之处斩首,以他们的血,祭奠西域长史索班的英魂。
我这次将车师六国全部平定归顺。父亲,你说过,宜将剩勇追穷寇,趁着战场上一场场的胜利,我带领的兵士战斗力高强。于是,我乘胜追击,继续北进,围追堵截匈奴呼衍王的大部队。父亲,那是一次激动人心的战役,也是我曾经在早年跟随您的时候经历的相似的战斗。在天山以北的大草原和丛林间,在那一片鸟雀飞跃、野羊奔跑的大地之上,旌旗招展,骏马嘶鸣,我的部队和匈奴骑兵战在一起。我巧妙地排兵布阵,弓箭手进行第一拨远程攻击。我一声令下,只见晴空之下,万箭齐发,鸣镝声声,响破云霄。离弦的箭飞向匈奴人马蹄震动、远在天边近在眼前的铁甲骑兵队列,一时之间,人喊马嘶,匈奴骑兵成百上千人人仰马翻。紧接着,我下令弓箭手退后继续补充弓箭,部分冲击我部前阵的匈奴骑兵,很快被我前出的钩连枪手钩倒马匹。接着,短刀手上前,手起刀落,匈奴兵立即身首分家血溅草地。接着,我继续下令弓箭手向天空射出第二拨箭矢,远远奔袭而来的匈奴骑兵第二阵列怀着侥幸,可忽然被从天而降的响箭击中,骑兵纷纷落地,哀号震天。如此反复三次,数千名匈奴骑兵基本上被肃清了,没有了战斗力,那青草茵茵的大草原上,到处都是匈奴人兜转的骏马和草地上的死者与哀鸣不已的伤者。
我获得大胜,匈奴呼衍王向北逃窜,他的两万人马向我们缴械投降。我抓获了呼衍王的兄长,车师后王加特奴走过来,说他想报仇。他是车师后国的王子,我立他为新王。结果,他亲手杀了呼衍王的哥哥。这样,车师后国和匈奴人之间就有了血仇,从此结怨,不会轻易讲和了。我们在车师后国休整,不断派出探马,寻找匈奴败兵的线索。探子发现经过几次战役,匈奴呼衍王已经远遁漠北深处,不见踪影,估计一时半会儿不会再惦记南侵西域。我们在车师后国和伊吾卢镇守,这里是白山南北相通的要道,从此之后,西域北道的龟兹、鄯善、柳中一直到河西四郡,再也看不到匈奴人的影子。
这是西域“三绝三通”的第三通。现在,只剩下焉耆王元孟还没有归降。永建二年(127年),我上书请求汉廷派兵,支持我攻打焉耆,这是西域最后一个堡垒。顺帝派遣张朗率领河西四郡三千兵马,配合我行动。可就是这一次行动,成了我的罪过,我被征回下狱,全因为张朗!他本来是戴罪之身,想要将功补过,因此,他和我耍心眼,陷害于我。
我当时想,一定要将焉耆这个多年以来都在匈奴和大汉之间首鼠两端的小国收服,我进行了精心准备,绝不打无准备之仗。我征发西域诸国的兵马四万多,从南道走,张朗率领的部队走北道。我们约定了在焉耆会合的日期。
张朗立功心切,就瞒着我进行急行军,加快了进击焉耆的速度,他的人马提前到达,没等到我率领的兵马抵达,就抢先向焉耆发起了攻击。结果,焉耆王元孟战败,派遣使者请求投降,张朗同意了元孟的投降,元孟出城投降张朗,张朗得意扬扬,班师回朝。他这么做,就是把我放在火上烤了。等到我的部队抵达焉耆时,发现焉耆王元孟已经投降张朗,战斗结束了。按照汉朝的法律,我因没有按约定的会合日期到达,犯了罪,被下诏立即撤回洛阳,我就这样被关在监狱里,很难被从轻发落。
父亲啊!虽然我踩着您的脚印,在西域征战数年,取得了一些战绩,打败了匈奴的势力,取得了中土和西域再次通路的胜利,可我却因为这直取焉耆的最后一战功亏一篑,成为戴罪之人,我对不起您啊,父亲!
父亲的影子从暗处飘了出来。他围绕着我飘动。勇儿,这不怪你。战场上形势不断变化,战机也是稍纵即逝。何况,这一次是张朗不讲规矩,不仁不义,因他是要戴罪立功,故意加快前进步伐,导致你没有完成会合,他抢在前面攻下焉耆,取得了胜利,你难道没有申诉?
父亲,我申诉了,朝廷也知道真相。但毕竟这场战事的实际情况,就是我的兵马延迟抵达了。我率车师六部从北道出发,相约疏勒、鄯善兵从南道进击焉耆,我们先行会合,我这一路集结的兵马有四万多。张朗为了邀功,先行一步发起攻击,纯粹是为了他的私利。即使现在在监狱里,我也问心无愧。父亲,我用了四年的时间,艰苦卓绝,第三次打通西域,将为西域赢得今后几十年的安稳,这一点,我有信心,我是死不足惜!
(未完待续)
-- END --
如果你喜欢本文,请朋友圈
责 编 | 姜 琼
审 核 | 张建全
终 审 | 张嘉懿
▼
来源:文化艺术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