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4月18日,由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广播新闻节目委员会、山东广播电视台联合举办的“花开齐鲁遍地香——新发展理念广电融媒体山东采访行”活动走进德州武城,探访古贝春的千年酒香。
4月18日,由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广播新闻节目委员会、山东广播电视台联合举办的“花开齐鲁遍地香——新发展理念广电融媒体山东采访行”活动走进德州武城,探访古贝春的千年酒香。
“买好酒,贝州走,大船开到城门口。”这是德州武城当地流传千年的歌谣,说的是商贾经由京杭大运河到武城买酒的盛景。
“不喝古贝春白板,就白来一趟山东。”这是现在爱酒人士旅游打卡时的一句口头禅。
酿酒业从隋唐明清一直兴盛到现代,德州武城酒香千年。古贝春又是如何从鲁酒市场脱颖而出,征服大众口碑的呢?
古贝春以超级大单品赢得大众口碑
在古贝春灌装生产线,白板、大百年生产线正满负荷运转,工人们认真地检查每瓶酒的纯净度、密封性等。历经多道流程后,成品酒打包成箱,码进仓库进行为期半年的老熟。
古贝春集团总经理张洪昌告诉记者,市场讲究“快周转”,古贝春却坚持这种“慢功夫”。“慢功夫”换来了“不简单”的品质:倡导低醉酒度,浓香型的白板入口醇香,口感绵柔。醉意轻,醒酒快。
张洪昌介绍,上世纪九十年代古贝春白板仅仅是一款内部招待酒,客商、合作伙伴品鉴后,纷纷催促产品上市。1999年上市至今,古贝春白板已畅销26年,总销量达几千万瓶。
两大名酒“技术加冕”成就一浓一酱“双子星”
在古贝春,提起白板,就不得不提与之并称为白版“双子星”的中度酱香古贝元·白版。
张洪昌介绍,古贝春一浓一酱两种香型的诞生与五粮液、茅台有着深厚的渊源。
1983年,茅台集团原生产技术科长、“古贝元之父”杜安民先生受邀来到古贝春集团,潜心研制北方酱香白酒,由此开启了古贝春40多年的酱香白酒探索与酿造历程。酿造时,既遵循传统酱酒酿制手法,又对技艺进行革新,在保证品质的前提下进行降度尝试,并最终得到了46度古贝元酱香的温厚醇柔。
杜安民在古贝春集团研制白酒
1996年,古贝春集团经多方努力奔走,终于促成与五粮液集团的技术联姻,并派出以第四代传承人董福新为代表的学习小组远赴四川五粮液集团跟班学习,回厂后进行了14项革新,才有了口感绵柔、后味悠长的42度浓香型古贝春白板。
在两大名酒“技术加冕”下,如今,古贝春白版“双子星”已在众多白酒品牌中建立了超高辨识度,并在北方浓香型白酒的传统消费地带呈现了齐头并进之势。
依运河而生,古法酿制的千年传承
好水出好酒。京杭大运河的水质清澈甘甜,富含矿物质,为酿酒提供了优质水源。武城的土壤肥沃,适合种植高粱、小麦等酿酒原料。得天独厚的条件,使武城成为酿酒的天堂。
据德州地方史志记载,武城酿酒的历史可追溯到3600年前的商代,当时当地的酒名叫国宴“禾巨鬯酒”。及至历代,武城涌现了“状元红”“贝州白”“地瓜烧”等不少地方名酒,甘醇绵柔的“小米香”还曾成为宋、元、明、清各朝的贡酒,以致于当时运河沿岸到处都流传着“买好酒,贝州走,大船开到城门口”的口号。这千百年来,武城的酿酒历史从未间断过。
来源:新广行风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