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关于津门虎“洗牌”一事,近些天网络上已经热议得差不多了,激辩双方火力全开,极是热闹。只是谁都无法说服谁,算是打了个平手。不过,4月18日一大早,某知名平台转发津媒一篇题为《于根伟战海港前喊话:后备军在场下坐着,争取下半场发力拿下》(下称《喊话》)的报道,阅后让
久古
关于津门虎“洗牌”一事,近些天网络上已经热议得差不多了,激辩双方火力全开,极是热闹。只是谁都无法说服谁,算是打了个平手。不过,4月18日一大早,某知名平台转发津媒一篇题为《于根伟战海港前喊话:后备军在场下坐着,争取下半场发力拿下》(下称《喊话》)的报道,阅后让人忍俊不禁,会心一笑。
文章如题,《喊话》生动地描述了一个场景以表达其旨:(赛前)于根伟领完2/3月份最佳教练奖回到休息室后,马上鼓励即将首发上场的球员,“……顶住上半场,我们的后备军在场上坐着,争取下半场发力拿下比赛。”
《喊话》最后表示,(于根伟)这番话“清晰地显示”,津门虎1-4负于海港,并非提前认输,而是制定了争取以最小的消耗战换取最好的结果,教练为此还做了“周密的部署”。只是由于轮换球员与对手确实存在明显差距,还有几个细节不到位,导致未能如愿。
报道虽然努力还原了一些事实,给外界一个津门虎并非未战先怯的印象。但由于之前的“洗牌论战”,反而有一种越描越黑的感觉——尽管这种感觉不一定正确。
不说古今中外的两军交锋,单只说中超联赛,以弱敌强,弱队要打平甚至战胜强队,除了一些偶然因素之外,至少需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弱队一开始、或者说赛前就制定正确的战术打法,并且抱定决战到底的决心,全员思想行动整齐划一;二是强队恃强凌弱、骄傲轻敌,比赛中还必须犯错乃至不断犯错。
对照这两个条件,再看看第7轮津门虎主场1-4海港之战,《喊话》的结论似乎不是那么的站得住脚,还额外产生了一个“洗地”的效果。理由有二:
第一、田忌赛马,津门虎首发替补全华班阵容让人难理解
很多津门虎球迷,包括一些媒体人在内,祭出的是田忌赛马计。但首发全华班也便罢了,还几乎全是替补。面对具备争冠实力的海港,这的确让人很难理解。
一个事实就是,主队球迷都不得不承认,即便倾其所有、拼尽全力,津门虎也不是海港的对手。你一个替补的全华班阵容,上半场就被对手打花了,再企图寄希望下半场派出“后备军”来个惊天大逆转,不是没有可能,而是这个可能性实在太小。毕竟不是谁都是泰山,海港也不是梅州客家,都能上演“让三追四”的好戏。
有人或许会振振有词:同为第7轮武汉三镇主场都能与国安战成4-4,凭啥津门虎不能逼平海港?答案之一就是上面提到的第一个“条件”,你的打法首先得是正确的。
没错,武汉三镇第22分钟就0-2落后、第31分钟扳回一球后仅仅3分钟国安再下一城,上半场结束前2分钟国安以3-1领先,再到第69分钟将比分改写为4-1。但邓卓翔一开始就主力尽出,除了外援门德斯留作后手、第46分钟才替补上场之外。最主要的是,武汉三镇自始至终都在拼,关键还重用了速度快、边路突破、传中颇具特点的汪晋贤(入选过国足集训?),并且三军用命,还憋着一股悲壮之气。
所有球迷都看到了,最后10多分钟,武汉三镇连扳3球,比赛过程堪称一波三折、荡气回肠。如果能够持续保持这种势头,相信邓卓翔有能力竞争月度最佳教练,甚至有媒体认为三镇俱乐部应该尽快“扶正”邓卓翔。
对比三镇,津门虎似乎有相似之处:上半场0-3落后(控球率只有25%,传球次数则只有对手的1/3),第62分钟比分变成0-4,连失球的大体时间都非常接近。
但比赛的大部分时间,看不出津门虎像是故布迷阵、施“拖刀计”。“田忌”是田忌了,但没有“赛马”,而更像是疲于奔命,心比身体更累,球员大多脸上写满了无奈。换上多名主力后,场上形势也没有发生质的变化。第81分钟哈达斯打进挽回颜面的进球,也只是利用点球罚入。
这说明一点,于根伟赛前采取“田忌赛马”打法或许有其道理。但从比赛过程来看,这一战术并没有完全、不打折扣地得到执行,最终输球就不难理解了。
第二、相比于塞蒂恩,穆斯卡特没有犯错
津门虎之所以未能扳回比分,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海港没有明显犯错,更没有接连犯错。这里只谈一点,双方主帅的临场指挥:
汉京之战,客队三大主力受伤:第42分钟达万伤退;第52分钟,韩佳奇伤退(赛后初步确认赛季报销),替补的是久疏战阵且年事已高的侯森;第56分钟斯帕吉奇伤退。这3次属于换人调整,责任不在主帅。
但除此之外,第56分钟杨立瑜替下张玉宁,第74分钟张自稀哲替下塞尔吉尼奥,都被认为是严重削弱了球队的前场进攻实力,给了对手反扑的机会。从这个角度来说,塞蒂恩的换人调整值得商榷。准确地说,是接连犯错,至少是犯了轻敌的错误。
大伤初愈的王刚改打3中卫体系的右中卫,这又是一错。
联赛尚未开打的赛季初,网络上关于对王刚的使用就有大量的讨论。不少球迷、包括一些知名媒体人都认为如果改打3中卫,由王刚任右中卫的举风险非常大。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他从未打过这一位置,且其正面防守容易漏人。这后一点,在里皮时期的国家队40强赛中就已经被证明过了。何况彼时距今,时间又过去了6、7年之久,37岁零两个月的王刚状态早已不复当年。
遗憾的是,武汉三镇打入扳平的进球,正是来自王刚禁区内的手球犯规送给对手的点球。
再看武汉三镇,除了战术打法,邓卓翔的换人调整也极有针对性。下半场一开始,门德斯替下郑凯木,发出了反攻的信号;第76分钟,同样具有突击能力、时有“神经刀”表现的钟晋宝替下体能透支的汪俊贤,继续保持边路的强攻。第81分钟,邓卓翔连换3人:龙威、刘奕鸣、张振阳分别替下廖承坚、任航和帕拉西奥斯。这其中,前两人均是后卫对位调整,后者则祭出高中锋作最后一博。
事实证明,邓卓翔的换人调整非常成功。钟晋宝上场的第10分钟,接绍尔助攻将场上比分改写为2-4。而第93分钟绍尔利用点球将比分追至3-4前一段时间,国安在对手的强大进攻压力下已出现慌乱、特别是后防线。伤停补时最后一刻,又是绍尔挺身而出,主罚角球助攻张振阳头球破门、压哨绝平。不屈不挠、顽强拼搏的武汉三镇,终于拼到了极其宝贵的1分。
两名替补球员上场各进一球,几乎复制了斯卢茨基对于汉超使用的“神奇”。
复盘这两场比赛,证实了上述以弱敌强的第二个条件,即除了弱队自身努力之外,还必须同时满足强队犯错、且不断犯错。武汉三镇拼尽全力,国安则在换人时接连出错;津门虎的首发替补阵容鲜见拼劲,也达不到最大限度消耗对手的目的;更致命的是,“后备军”上场后,球队没有创造出绝对的机会和能力。
另一个主要的问题是,海港没有犯错。在换人上,第65分钟时的第一次调整,由冯劲替下李新翔,是前国脚换下新兵,原因再明显不过了;至于李圣龙替下打入本场比赛首球的加布里埃尔,那是因后者大伤初愈,大比分领先且优势明显情况下让他得到适当的休息。其后第84分钟徐新换下维塔尔、沈子贵换下古斯塔沃,那已是大局已定,是正常的轮换。再说了,这几名本土球员都求战欲强、能力也不俗。
多说一句的是,穆斯卡特加盟中超、执教海港以来,他的球队从来就不曾在一场比赛上半场3-0领先、60分钟就4-0的情况下还能让对手扳回比分的情况发生过。一句话,遇上“不犯错”的穆斯卡特和海港,于根伟的“田忌赛马”自然没有“拿下”的机会、甚至连扳平的可能都没有。
基于这种分析,个人认为媒体这个时候发表《喊话》,更像是为了津门虎的“洗牌”而作出的“洗地”。从表面上看,“喊话”应该是真的。但实际的比赛过程以及结果倒推证明,于根伟的“喊话”,与球队的实际表现是脱节的,中间并没有形成一个无缝对接的“战术链”。后面的话,由读者个人自行发挥,在此就不多说了。
来源:久古g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