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塞武装为何是打不死的小强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4-18 14:12 2

摘要:说起胡赛武装,爱国的网友都觉得提气,这个被称为“拖鞋军”的民间武装,像孙悟空一样大闹中东,不仅搞得世界第一的美国没办法,还让号称“世界双王”的美以联军深陷红海泥潭。胡赛武装第一次让世界关注,是2023年的那个圣诞节前夜,红海上一枚反舰导弹划破夜空,货轮“地中海

说起胡赛武装,爱国的网友都觉得提气,这个被称为“拖鞋军”的民间武装,像孙悟空一样大闹中东,不仅搞得世界第一的美国没办法,还让号称“世界双王”的美以联军深陷红海泥潭。胡赛武装第一次让世界关注,是2023年的那个圣诞节前夜,红海上一枚反舰导弹划破夜空,货轮“地中海宫殿号”的船舷被炸出两米宽的窟窿。这起普通的袭击事件,让全球航运保险费率暴涨400%,国际油价应声突破80美元大关。当世人把目光投向这支盘踞在阿拉伯半岛西南角的武装力量时,才发现这个穿着拖鞋、嚼着咖特叶的“泥腿子军团”,已经在美、以、沙三国围剿中存活了整整2872天。至今,又过去了一年多。最近,随着美国又对胡塞武装亡国灭种式的打击,人们再次关注到这支武装力量。那么,这样一支装备落后的武装,背后有什么力量支撑,亦或者说胡塞武装靠什么,能坚持这么久?

上帝赐予的战争天堂

胡塞武装的大本营萨达省,堪称地球上最完美的游击战场。在卫星云图,萨达省的山比重庆3D魔都还密集。在这片海拔3000米的高原,分布着2.8万座天然堡垒般的山头,峡谷最窄处仅容一人侧身通过。当年美国支援的沙特联军M1A2坦克在峡谷口进退维谷时,人家武装分子蹲山洞里,左手啃馕右手刷直播:“老铁们火箭刷起来,看美式装备又白给!”

2015年在“果断风暴”行动中,美制卫星制导炸弹往往把价值百万美元的弹药,精准投掷在空无一人的岩石堆上。这不禁让人想起日本侵略中国时,对重庆的轰炸,几千上万吨的炸药空投下去,躲在山洞里的国军安然无恙,也因此有了“胜不离川”的传说。

除了天然的山谷,胡赛控制地区,还有一条狭长的水道——曼德海峡这个“世界咽喉”。这条水道最窄处仅29公里,却承担着全球12%的石油运输和8%的粮食海运。胡塞武装的岸基导弹阵地像毒蛇般盘踞在海岸线上,2023年12月他们仅用3艘改装渔船,就让苏伊士运河到新加坡的航线被迫绕道好望角——每条船每天多烧30吨燃油。

至今,这里的山民发生纠纷依旧由部落长老裁决,也门首都萨那的政令从未真正抵达这片土地。

德黑兰的“影子军团”

在中东,由于宗教分歧和地缘政治,很多地方都有伊朗的“影子”。也门西北部山区的秘密军火库里,整齐码放着贴着波斯语标签的导弹部件。这些来自伊朗的“礼物”,成了胡塞武装对抗现代军队的杀手锏。2022年9月,他们用努尔反舰导弹击中沙特吉达港油轮,这种导弹的陀螺仪精度比2015年提高了6倍。

革命卫队的“圣城旅”教官们化装成茶叶商人,在萨那郊外的训练营里传授城市巷战技巧。他们带来的不只是军事技术,还有整套非对称作战体系:用3D打印机制造无人机零件,用民用GPS模块改装制导系统,甚至教会武装分子用《使命召唤》游戏界面操作侦察无人机。胡塞利用伊朗提供的“波斯湾”反舰弹道导弹(法塔赫-110改进型),能威胁180公里外目标。

中东向来是矛盾交织之地,伊朗背后有几千万伊斯兰信徒,还有世界大国的支持。胡塞武装正是看到中东地缘政治,和世界大国纷纷介入的复杂性,它背靠伊朗,为伊朗乃至其它大国提供着最前沿的情报。现在的胡塞武装控制区扎马尔导弹基地,实质上就是伊朗监控亚丁湾的情报前哨。当以色列货轮"天蝎号"在阿曼湾遇袭时,德黑兰的指挥中心比五角大楼提前17分钟收到了现场影像——这些画面都来自胡塞武装提供的实时监控。

美国的阿富汗式困境

最近,在美国对胡塞武装开展的新一轮打击中,至2025年4月6日,美军已连续20天对胡塞武装实施了‌330次空袭‌,重点打击萨达省(124次)、首都萨那(87次)和红海沿岸霍迪达省(44次),对胡塞武装和也门都造成了重创。同样的,美国也付出了高昂的代价:价值50万美元的巡航导弹,常常用来打击价值500美元的帐篷;萨德反导系统拦截一枚胡塞弹道导弹,单次拦截成本达1260万美元。在美国价值不菲的军火里,包含了278架F-15SA战斗机和442辆主战坦克。而胡赛武装分子用淘宝采购的民用无人机改装成轰炸机,在沙特的爱国者导弹雷达上,这些慢速小目标就像烦人的蚊群,但效果其好的惊人。2023年11月,他们用穿越机携带RPG弹头,精确钻入艾卜哈空军基地的机库缝隙,3架台风战机化作废铁,而胡赛武装整套攻击成本不超过8000美元。

胡塞武装的情报联络也让美军头疼,部落社会的保密性让CIA(美国中情局)的特工们抓狂。武装分子的会议在山洞中用暗语进行,重要信息通过人畜传递。美军截获的通讯记录里充斥着诸如“椰枣丰收”代表导弹到位,“骆驼生病”暗示行动延期的原始密码。面对如此原始的武装,美国的钢铁巨兽和现代化情报手段束手无策,他们遭遇了与阿富汗战场相似的困境。而阿富汗战场,曾被世人誉为美军的“坟墓”。

大国棋局里的平衡

在大国棋局里,胡塞武装可以说是下棋的高手,他们借助了大国博弈的力量,玩的美以“双王”团团转。当纽约联合国总部讨论制裁胡塞武装的决议时,俄罗斯代表予以第9次否决。这种默契的袒护背后,是莫斯科与德黑兰结成的利益同盟。每当也门战事升级,国际油价就会给俄罗斯财政注入强心剂——2022年3月布伦特原油飙升至139美元时,克里姆林宫的外汇储备单日暴涨27亿美元。

对于中国,胡塞武装也是投桃报李,不断放出善意。当中国货轮“新连云港”号穿越红海时,悬挂起的五星红旗,竟意外成为了最好的护身符,因为胡塞武装公开表示“不会攻击中俄船只”。这种选择性放行策略,既讨好了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又精准打击了西方航运利益,以至于伦敦劳合社的保险报价单上,中资船只的保费率只有欧美同行的三分之一。

胡塞武装清楚地知道,他们最主要的目标就是反击美,以及美国的盟友。卡在咽喉要道上的胡塞武装,不停地袭扰美海军编队,以至于美国海军第五舰队在亚丁湾的每一次行动,都要做复杂的政治风险评估:击沉胡塞武装的快艇可能引发伊朗报复,放任不管又会损害海上霸权形象。这种两难选择,使得2023年12月18日,当“卡尼”号驱逐舰的雷达锁定3艘武装小艇时,白宫战情室的决策延迟了1小时47分钟。

作为“草根”力量,胡塞武装能在大国林立和中东复杂的环境中生存,既有他们用山地民族的狡黠、石油时代的战术、以及地缘政治的精明算计,也有21世纪的高科技战争法则。也门有这样一句古老谚语:“沙暴来临时,蹲下的人活得最久。”因为高科技军事强国与地区武装间的非对称对抗逻辑,核心是‌“弱势方通过降低自身脆弱性实现生存优势”‌,正如沙暴中蹲伏者通过缩小目标、保存体力存活,现代战争弱势方正以环境借力、战术创新重构规则。

或许在绝对的实力面前,胡塞武装终有不测的那一天。而且,当下,‌胡塞武装已经面临着“窒息困境”,部分控制区已经陷入‌燃料、药品短缺‌,部分山区据点因空袭与地面围困失去联系。但胡塞武装凭借‌地形优势‌、‌伊朗技术输血‌和‌非对称战术‌,在高强度打击下,仍保持反击能力。可以预见的是,短期内这场战争很难见分晓。在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中,美国能否抗住巨大的战争消耗,与胡塞武装这支力量能存在多久,而这直接相关。接下来,就看大国博弈、能源安全与地区稳定这架“三重绞肉机”如何运转了。

来源:翟海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