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生死时空的文化奇遇,继古代诗人后作古哲学家入驻小红书成新流量密码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4-18 16:00 2

摘要:今年2月初,小红书上曾刮起过一阵古代诗人、画家入驻小红书的潮流,个人用户换上了古人的名字和古画肖像,用古人的语气和网友们打招呼聊天,风靡一时,而今相似的潮流又刮了起来,这一次入驻的是一大群作古多年的哲学家们。

今年2月初,小红书上曾刮起过一阵古代诗人、画家入驻小红书的潮流,个人用户换上了古人的名字和古画肖像,用古人的语气和网友们打招呼聊天,风靡一时,而今相似的潮流又刮了起来,这一次入驻的是一大群作古多年的哲学家们。

4月18日,“复活哲学家入驻小红书”登上站内热搜,“我是黑格尔,今天正式入驻小红书,听说你们读不懂我的著作,请将阅读中的问题留在评论区。”“我是雅克·拉康,我从语言学出发重新解读弗洛伊德。”“大家好我是弗洛伊德,在小红书看到了很多人对我的理论的解读和支持,谢谢各位!”这些个人账号顶着著名哲学家的名字和照片、肖像画,用第一人称发帖交流,像是和网友们玩起了角色扮演。

其中还诞生了非常有趣的跨时空对话,在尼采宣布自己入驻的帖子评论区出现了叔本华的身影,“小采,看看我是谁。”尼采则回复“我的精神导师,但我超越了你。”如果了解这二位哲学家的人生经历和学术背景的话,这一段对话还真是一点也没有角色崩坏,叔本华和尼采有着相似的人生轨迹,但尼采接触叔本华著作时叔本华已去世5年,二人终生未见,两人的关系亦师亦敌亦友,尼采承认叔本华的思想深度,但又强调自己超越其局限,后世评价尼采是站在叔本华肩膀上的巨人,两位在现实世界中未曾有过交集的伟大哲学家却在小红书里以虚拟的身份“复活”,一本正经的对话,这样的奇观场面或许只有在互联网时代才能看见。

记者注意到,这些“复活”哲学家的个人账号中有一部分人的确是哲学爱好者,在给自己取名成哲学家之前就在持续性的发布关于哲学的各类帖子,分享自己看的哲学著作,讲哲学家们的故事和学术观点,但是很显然哲学在社交媒体上还是太冷门了,大部分过往发布的哲学话题相关的笔记几乎都没有什么阅读量,更别说有人来一起讨论了,一些比较活跃的个人账号长期处于单机自嗨的状态,而这一波“复活”哲学家入驻的流量让一些笔记获得了超高的讨论度,评论区中有上千条留言,围观网友们非常上道的开始向“哲学家”提问,有网友问黑格尔“现象学到底是什么,你能用日常的语言解释一下吗?”有网友提问萨特“你和加缪到底什么关系?”哲学家们的理论研究也成了有趣的话题,有网友开玩笑提问拉康“你还在研究镜子里的自己吗?”这就来源于拉康对精神分析理论正式贡献的第一个主题“镜子阶段”。

在互联网社区中,哲学从来都不是顶流话题,大多数人对哲学的认识停留在了学生时期的课本知识,大量晦涩难懂的哲学著作更是“劝退”了不少人。尽管不能排除在“复活”哲学家赛道上存在鱼目混珠蹭热度玩的网友,对哲学观点的讨论和理解是否精确也尚需推敲,但这波流量未尝不是助推哲学在年轻社群传播的一次机会。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沈昭

校对 陶善工

来源:紫牛新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