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炉霍县:以农耕为笔 绘产业新篇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4-18 17:02 2

摘要:四月的川西高原,春雪初融,万物复苏。在海拔3800米的四川省甘孜州炉霍县虾拉沱镇通龙坝,一场承载着千年农耕文明与现代产业愿景的春耕盛典正徐徐展开。4月18日上午,“圣洁甘孜·鲜水金谷”高原春耕开耕仪式在此举行,标志着炉霍县正式进入春耕生产的关键期。

四月的川西高原,春雪初融,万物复苏。在海拔3800米的四川省甘孜州炉霍县虾拉沱镇通龙坝,一场承载着千年农耕文明与现代产业愿景的春耕盛典正徐徐展开。4月18日上午,“圣洁甘孜·鲜水金谷”高原春耕开耕仪式在此举行,标志着炉霍县正式进入春耕生产的关键期。

据了解,“开耕节”是藏族的传统节日,当地每年都会举办自己的“开耕节”,发出对新的一年收获的第一声祈福与期盼。活动现场,各种大小型拖拉机各就各位,充满农耕文化、霍尔文化元素等农事表演精彩纷呈。

开耕仪式现场

高原春耕启新篇 千年文明焕生机

上午九时许,随着甘孜州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中共炉霍县委书记格勒多吉宣布春耕仪式正式启动,吉祥老人祈福声响起,铁犁缓缓翻开沉睡的土地,妇女们将手中的种子轻轻撒下。紧接着,现代农机驶入田间,与传统的木犁并肩作业,轰鸣声与欢笑声交织在一起,奏响春耕的序曲。

祈福仪式后,极具民族特色的二牛抬杠耕作表演精彩上演。来自三个片区的耕作者身着藏绣华服,用哈达装饰耕牛,以传统木犁翻土开垄,在雄浑的劳动号子中,勾勒出千年农耕文明的鲜活图景。

极具民族特色的二牛抬杠耕作表演

紧接着,是扣人心弦的选种竞赛和拖拉机耕作比赛。选种赛场上,九名选手专注分拣,按照“用时最短、选种最优”的标准进行选种,他们指尖翻飞间,将饱满优质的种子快速筛选而出;三个片区的机手驾驶农机,在50米×3米的赛道上精准作业,往返三趟间,翻耕出整齐划一的田垄。

经过激烈比拼,一区凭借精湛技艺摘得两项比赛总分桂冠,三区、二区紧随其后,一、二、三等奖的片区分别获赠价值不同的牦牛1头,将丰收寓意化作实在奖励。

播种现场

“这次比赛能夺冠,靠的是平日里的反复练习!”夺得拖拉机耕作赛冠军的一区机手洛色脸上洋溢着自豪,他擦着额头的汗水分享道,“现在,县里常组织技术培训,农机操作越来越规范,效率也比以前提高不少。这次比赛就像一场实战练兵,大家都卯足了劲,盼着把春耕经验转化成实实在在的好收成。”

谈及比赛成果,虾拉沱镇工委负责人洛绒呷瓦感慨:“一区的蝉联并非偶然。当地村民通过土地流转与农业基地合作,形成‘耕种+务工’双收益模式,日常生产中农机与人工结合,农牧农村和科技局还会派农技人员全程指导,这些积累让他们在赛场上更得心应手。如今,科学化种植让庄稼连年丰收,村民的日子也越过越红火!”

琳琅满目的炉霍县农特产品

产供销全链升级 特色产品拓市场

当天下午的农特产品展销签约活动,成为产业发展的重要注脚。围绕青稞、俄色、牦牛三大产业,炉霍县实施转型升级、大健康、品牌强农等战略。从牦牛深加工到俄色茶纳入医保目录,从智能蔬菜大棚分红到“两品一标”品牌建设,多元产业协同发展,带动139个行政村集体经济稳步增长,绘就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

签约活动现场,中共炉霍县委副书记李峰以“四特色”概括了炉霍县农特产品“新优势”:一是“绿色”,农特产品所有生产基地扎根高原,以青稞、牦牛、俄色等打造绿色种养殖基地;二是“创新”,加工企业创新驱动、融合发展,推出高附加值产品;三是“突破”,销售企业积极主动找寻目标市场,运用“线上+线下”双通道优势,整合资源实现销路拓展;四是“共赢”,村合作社凝聚合力,实现小农户与大产业有机衔接。6家单位与当地企业、合作社,共达成11项合作,其中采购农产品达2000余万元。

签约现场

“炉霍的农产品自带‘高原生态’金字招牌,青稞制品、俄色茶、牦牛肉在我们华东地区的精品超市和线上平台都十分抢手!”农科心选(成都)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负责人握着刚签署的合作协议,难掩兴奋,“这次活动不仅让我们深入了解了当地标准化种养流程,更与源头合作社建立了直供关系。接下来我们计划打造‘炉霍高原臻品’专属品牌专区,通过直播溯源、社区团购等方式,让消费者看得见雪山脚下的生产场景,尝得到海拔3800米的纯净风味。”

炉霍县青稞深加工产品

多元产业齐发力 乡村振兴绘新图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引下,炉霍县锚定川西北高原农牧循环生态发展区定位,以青稞、俄色、牦牛三大特色产业为核心引擎,构建起“三三工程”产业发展新格局,推动传统农牧业向现代化、规模化、品牌化加速转型。

在青稞产业发展上,炉霍县创新土地托管社会化服务模式,推动7乡21个村1.56万亩土地实现适度规模经营,带动群众增收。省三星级现代农业园区引培5家企业,产值达6200万元。全年农业产值增量显著,粮食播面与产量双增长。同时,该县大力实施“两清三增”工作,通过清存粮、清存栏、耕地增量行动、耕地地力提升行动及耕地保护行动,助力炉霍群众增收,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有力支撑。

炉霍县农特产品

科技赋能让俄色茶产业实现全链条升级。当地与成都中医药大学等科研院所深度合作,4万余亩采茶基地绿意葱茏,6000亩通过“绿色”“有机”认证;现代化生产线年加工能力突破千吨,多个商标、发明专利构筑起技术壁垒。特别是“俄色叶”“俄色果”中药饮片纳入川粤医保目录,当地群众通过务工实现月均增收超千元,成为高原特色产业与大健康战略融合发展的典范。

牦牛产业则形成了从饲草种植到精深加工的完整闭环。优质饲草基地与高标准牧场,保障炉霍县存栏牲畜“口粮”;牧繁农育示范基地、A类屠宰场和7大系列产品开发,让牦牛出栏周期缩短、产值提升。酪蛋白深加工年产量达500吨,新品上市两个月销售额突破40万元,实现从“论头卖”到“按克算”的价值跃升。

炉霍县农特产品受欢迎

此外,数百个飞地智能蔬菜大棚成为“造血工厂”,带动近万户农牧民增收;盛煌小番茄、高原草莓、虎掌菌、沙棘产业蓬勃兴起,21个“两品一标”认证产品构筑起高原农特产品的品质护城河。“亚克甘孜”“圣洁甘孜”区域公用品牌持续赋能,推动“七星拱月式”产业园区向集群化迈进。

未来,炉霍县将继续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通过强化科技支撑、延伸产业链条、提升品牌价值,让青稞酿成致富酒、俄色化作健康茶、牦牛跑出产业路,全力书写新时代乡村振兴的炉霍答卷。(摄影 李强)

来源:环球网海外看中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