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并且,就在几个月前,卡内基科学中心也才刚刚制备出人类历史上首批高纯度六方硅,并断言,六方硅将标志着硅材料从「信息载体」向「智能基质」的跃迁。
欢迎来到:自说自话的总裁
这是美国蒙大拿荒原里发现的古老墙体,拥有平整的线条、巨大的形体和未知的磁性;
还有这更壮观的巨墙,出现在西伯利亚的森林山顶,每块巨石重达数千吨;
然而,如果有人告诉你,这些都是自然形成的呢?
可是,又有调查者从中发现了「六方硅」,这是一种几乎不可能自然形成的硅晶体。
并且,就在几个月前,卡内基科学中心也才刚刚制备出人类历史上首批高纯度六方硅,并断言,六方硅将标志着硅材料从「信息载体」向「智能基质」的跃迁。
所以,为什么远古的巨石中会有未来科技?
难道,AI觉醒,智人退场,上传意识,飞向宇宙,这一切预言中的「硅基未来」其实早就已经在地球上发生过?
那这些巨石是否又无声的讲述着我们的命运呢?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故事。
时间回到1996年,美国蒙大拿。
一座私人买下的荒山当中,所有者——克里斯和琳达(Chris&Linda)意外从一片鼠尾草丛中,清理出了这堵壮观的史前巨墙。
——总长84米,平均高度7.6米,厚度3-5米,巨石每块重约45-60吨,最重的一块91吨,有十分明显的人工垒砌痕迹。
男主人克里斯猜测这是附近萨利什印第安人的遗迹,可当他询问印第安人后,他们却也不认识这东西,只是说,可能和那个”地脉显智“的预言有关,具体说来,就是在他们的神话体系中,郊狼(Coyote)创世,与雷鸟搏斗,并教导人类,当人类学会生存后,郊狼离开,并留下:地脉终显其智的预言,然后就化作大地基石,再也没有出现过。
会不会这就是郊狼所谓的某一条地脉?
萨利什人也只能帮到这里。
于是,克里斯和琳达就把这墙叫做SageWall一语双关,Sage既有鼠尾草的意思寓意在鼠尾草丛中发现,同时还有贤者、圣人的意思,寓意终显其智的神话。
就这样,贤者之墙有了名字,但对它的广泛报道和研究,还要再等20多年,直到这位名叫漫步狼(WanderingWolf)的博主出现……
漫步狼是一位满世界追寻巨石遗迹的博主。
他之前去过玛雅,到过印加,也考察过诡异的中国巨石——阳山碑材和龙游石窟。
然而,哪怕他见过如此多的世界巨石,可当他真的来到贤者之墙时,他还是感到不可思议,他将这里的异常,总结为如下五点:
1、过于平整;
2、巨石旋钮;
3、未知磁场;
4、神秘圆坑;
5、怪异石棚。
具体说来,大概是这样一些情况……
本来,这类墙状岩石,在自然界中主要有两种机制形成:墙状山,比如,山西的板山、美国的红层山,湖南的崀山等等等等,它们这都是如下原理,块状岩隆起后,经过这样四个阶段,一点点风化、剥离形成的,常见于花岗岩、石英砂岩山体。
恰好,贤者之墙也是花岗岩,因此,专家用这套理论来解释。
但从航拍图上看,墙体几乎在一条完全笔直的直线上,并且四周也没有明显的剥离状山丘,接着,从微观结构上看,每块岩石之间也都有明显的平整垒砌痕迹,这很容易让人想到南美、复活节岛,以及日本、埃及、土耳其、地中海的各种古文明垒砌方式。
这是否预示着他们之间也有某些相关?
然而,当这位名叫蒂莫西(TimothyAlberino)的独立研究者更进一步指出怪异时,我们发现,贤者之前的”垒砌“方式和前面的巨石墙全都不一样,大部分是线条对线条的拼装,就像一个接一个往上装乐高一样,除了少部分存在一些线条交错的垒砌意外,它看上去,就根本与我们理解中,石块错开,往上砌墙方式不同。
为什么会这样?
有人说,这在地质学上叫做正交节理(OrthogonalJoints),恰好可以用第二种天然墙状岩石的理论来解释——叫做,岩脉(Dyke),说是由于岩浆运动,将一种岩石注入到另一种岩石中以后,在由于其中较软岩石的风化、剥离后产生的。
这种例子在全球范围内也有很多,其中最典型的就是,新墨西哥州的这段墙体。
可是,当漫步狼带着这些疑问造访贤者之墙时,他认为这里太过于平整,真的很难让人信服是以上自然方式形成的,尤其是接下来的发现,更加让人难以置信……
异常2:巨石旋钮当漫步狼发现这些墙体上的凸起时,如果你也熟悉各种古代巨石,那么你也一定认出来了,这不就是所谓的巨石旋钮吗?
阳山的巨石、秘鲁的巨石、日本的巨石、埃及、地中海、土耳其、太平洋的巨石几乎都有这个东西。
虽然我们先前在聊聊频道,专门聊过一期有关巨石旋钮的各种解释。
但毫无疑问,无论是科学解释,说这是古人用来定位、捆绑石头的锚点;
还是脑洞大开的古文明解释,认为这是移除电击后留下的槽孔,总之,科学家和爱好者有一个共识——那就是,旋钮背后意味着人为加工。
甚至漫步狼还发现了,这种明显用旋钮当做支点的情况。
这是否预示着,它背后,真的有与那些古文明、古代科技猜想有关?
起初,漫步狼用磁铁做测试,就像我们看到的一样,贤者之墙能明显吸住这些磁铁。
后期,又有专业的科考团队加入,他们于2023夏天和2024年夏天,用探地雷达对贤者之墙进行了科学的定量研究,目前有如下四点发现:
1,墙体高度不仅仅是露出地表的7.6米,在地下还延伸了至少4.6米,也就是说,墙体原始的总高度,至少在12米以上;
2,没有足够的数据证明,这12米的原始墙体是从基岩上隆起形成的,如果它是自然形成的,那么一定与基岩相连,可是,探地数据中却出现了一条地下表面,如果这一表面被证实,是基岩表面,那么石墙为人工堆砌在基岩上的可能性将大大增加;
3,垂直墙面磁感强度达0.35特斯拉,是周边基岩的12倍,磁极方向与地球磁场存在15度偏差;
4,墙体花岗岩中富含铁、钛、锆等金属元素,这一含量与周围5公里内花岗岩含量不同,而与5公里外的数个采样点近似,这似乎说明,贤者之墙的”建材“来自五公里外。
漫步狼还在巨石上发现了很多圆坑。
这些圆坑也在埃及、爱尔兰等地的巨石中出现了,通常认为,是古人在其上舂米,或作其他加工留下的痕迹。
但是,贤者之墙上的这些圆坑似乎更像是某种艺术?
比如,漫步狼发现了这样一个,隐约与古埃及符号相同的凹陷,但看上去过于古老,已经难以辨认。
还比如,墙体缝隙间,出现了这种笔直、光滑的滑槽,像是某种加工或打磨的痕迹。
同时,有人指出,蒙大拿的这些杯型圆孔,很像是某种软化与熔化,和秘鲁萨克塞瓦曼(Sacsayhuamán)的巨石对比,我们发现了十分类似的圆孔。
除此以外,漫步狼还发现了这些很深的”凿孔“,这看上去并不像自然形成的痕迹。
类似的情况还有很多很多,如果大家感兴趣,可以直接访问漫步狼的频道。
接着,最后一个问题,那就是漫步狼还在石墙周围,发现了几组怪异的石棚。
石棚,这是一种存在于全世界范围内的普遍且未知的史前建筑。
除了南极洲被冰盖覆盖,暂未发现,其余大洲几乎遍地都是,就连北极和格林兰都不例外。
通常认为,是史前人类建造了它们,可史前人类为什么要把这些动辄几十吨、上百吨的巨石以这种棚户形式堆叠起来?
作用是什么?
目的是什么?
根本无人能解释,如今之所以称它为石棚墓,其墓葬功能完全是根据其”全球普遍存在,而全球古人又都会死“这种听君一席话如听一席话的原因而推测而来……
其中虽然也发现过人工制品和人类骨骸,但并没有实锤的证据证明,它们全都是墓。
这种石棚,全球范围内目前已发现的就有35万座以上,仅朝鲜半岛就有4万个,遥远的英伦三岛也有1.5万座之多,非洲大几千座,美洲小一千座,遍及全球……
可漫步狼在这里发现的石棚似乎有点怪异,被垒砌成了这种十分瘦削的形态,有两块垂直于地面的长条石平行组成,顶上的那块石棚还被倾斜放置着,而这种倾斜却又是世界范围内的一种普遍存在。
另外,这里还出现了这样一座名叫”巨人乐园“的大型石棚,石棚顶呈略显规则的圆形。
这就是漫步狼总结的五点怪异,在他的影片发布后,贤者之墙的信息开始像病毒一样传播,目前,土地所有者克里斯和琳达已经把这里开发成了一个旅游中心,如果你想前往参观,可以事先向其预约,从蒙大拿的博兹曼出发,只要80分钟车程。
接着,我们再来分享另一位贤者之墙的研究者——萨博士(SamOsmanagich),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他是波斯尼亚大金字塔的考古主管,2005他关掉美国的公司,辞去美国大学的职位,回到自己满目疮痍的家乡——萨拉热窝,几乎把半辈子都献给了贫穷祖国的这项”非主流“考古研究——发现了一座”活着的金字塔“,但他却因此饱受白眼,这个故事我们专门说过。
其实,他也于2022年夏天来到贤者之墙,进行考察。
他的考察结果和漫步狼大体相同,但唯独提到了一个问题——当地预言——地脉终显其智,这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他认为,这或许和另一个远在西伯利亚的考古发现有关,其背后的故事,大概这么说……
时间回到2013年,这位名叫西罗多夫(GeorgySidorov)的俄国调查员带领着一支19人的考察队深入绍里亚山(GornayaShoria)。
终于,他们找到了当地原住民传说中的巨石之城,在一座山巅(MountKuylyum),海拔1200米,虽然破败,但不难辨认,西罗多夫说,我考察前,曾想过这巨石会很大,但根本没想过它们竟然这么大,花岗岩材质,初步估算,每块就重达1000吨以上,这早已超过了公认最重的古代巴勒贝克巨石。
这段有关古代最重——巴勒贝克巨石的故事,我们在前面的节目了提到过,当时说,如果中国南京的阳山碑材当真也是前文明巨石的话,那么,它6000吨的重量将超越巴勒贝克成为最重古代巨石。
然而,西罗多夫在绍里亚山发现的这座巨石城,其中的不少巨石,也已经达到了4-5000吨,何等古人有这种能力,且有必要,将这些巨石运上山顶,修建城墙?
这么做的目的又是什么?
而且,这些巨石有明显的90°角加工痕迹,还有更明显的非正交节理(OrthogonalJoints),人工堆叠痕迹。
当西罗多夫将这一发现公布后,俄罗斯地理学会-托木斯克分会主席,叶甫根尼(ЕвгенияВертмана)在接受俄塔社采访时,将其比作俄罗斯的巨石阵,认为它可能是某种拥有超前技术的古文明所建造,但同时,主席也赞同强烈的风化和地质运动可以造就这一奇观,但更多的细节还需要科考团深入实地更进步调查。
可由于该地区在苏联解体后,一直缺乏资金,考察工作难以展开……
2年后……2年后,2015年,西罗多夫决定再度自费前往调查,他对西伯利亚的是真爱。
他父亲是顿河哥萨克人,家学颇深,他也是自幼习武,崇尚自然。
18岁考入托木斯克国立大学(TomskStateUniversity)的生物与土壤学系(BiologyandSoilFaculty),主攻生物学与地质学。
随后,他长期从事西伯利亚北部生态与野生动物保护的研究。
然而,随着1991年苏联解体,当时才刚满30岁的西罗多夫忽然就没了国家资金的支持,但他却没有选择离开西伯利亚,反而是继续深入研究,进入尤甘斯克保护区(YuganskReserve)科学部门,半公费、半自费的开启了对西伯利亚北极圈内多个地区的考察,包括科拉半岛(KolaPeninsula)、亚马尔半岛(Yamal)及东西伯利亚的偏远区域。
这一行程大约历时10年,他成了俄罗斯最权威的“石棚”研究者之一,虽然石棚在全球都有,但最集中的区域是从北欧、英伦三岛沿着西伯利亚和蒙古高原一直分布朝鲜半岛。
它们都非常古老,普遍在新石器时代被修建,可当时,这一线靠近北极,比现在更寒冷、荒芜,哪儿来这么多人口修建石棚,又为何修建石棚?
其实,英国的巨石阵也是一座石棚,有关它的研究最近又有更离奇的发现,似乎也能侧面印证一些远古北极石棚的猜想,这个我们会员频道细说。
总之,西罗多夫在调查这些石棚期间,根据当地原住民的传说和实地考察,提出了一个“西伯利亚北部曾存在高纬度古文明”的假说,随后,正是在这一假说的指引下,他在绍里亚山找到了这座巨石城……
有关这座巨石城的异常之处,大概可以总结如下:
这是一些现场拍摄的岩石痕迹,非常怪异,就像是被勺子挖掉一块的冰淇淋。
西罗多夫认为,这应该是高温熔化的痕迹,1000℃以上的高温爆炸让岩石软化,并留下这种勺子挖冰淇淋的痕迹。
这种痕迹不是一处两处,而是遍布山顶,到处都是。
同时,从航拍照片上来看,围墙当中似乎存在一个巨大的缺口,真的就像被高爆轰开的墙体一样,西罗多夫在一次讲座中,将其与中国的长城内比,还提到,他们在缺口以外600米的地方都发现了散落的墙体结构。
接着,这是一段高温化处理花岗岩的实验影片,花岗岩的材质与绍里亚巨石相同,高达1000℃的高温处理过后,我们发现,花岗岩表面出现了黑色的玻璃化痕迹。
然而,这种玻璃化痕迹,在绍里亚巨石缺口处密集分布。
所以,如果这真的是巨石之墙,那当时究竟发生了什么?
一种猜测认为,可能是古代的陨石在空中爆炸,导致了巨石的高爆痕迹,但西罗多夫的现场考察并没有发现任何陨石的痕迹,但这也并不能排除陨石的可能性,因为,同样的通古斯大爆炸,也找不到陨石痕迹,据研究这是由于爆炸的陨石主要成分是冰,因此才没有留下痕迹。
接着,进一步扩大调查范围,西罗多夫又给出了这样一幅地图……
在巨石墙东西5公里,南北5.5公里的范围内,其他的一些山体之上,西罗多夫还发现了一些类似的墙体结构,勾勒出来,似乎是一座庞大的六边形城池。
中心似乎还有一些祭坛和石柱区域。
这样什么?
英国的巨石阵啊,西罗多夫本就是研究石棚的专家,他一眼就认出,这应该拥有某种远古的宗教含义,而且,对英国巨石阵的最新考古已经发现,它也是一个更大,直径2公里巨石围城的中心祭坛,所以,难道这些石棚和巨石,都来自同一个远古的信仰体系?
深入研究当地神话,原来,这些巨石是远古圣王,用来镇压地脉的东西。
因此,有爱好者猜想,这是否在说,远古这里是一座巨大的六边形围城,用来镇压某种地脉能量?
而所谓的镇压,会不会就是某种地脉能的“发电厂”,然后,发电厂遭到了袭击或事故引发爆炸?
猜想越来越离奇,然而,就在几个月前,当研究者从巨石样本中发现六方硅(HexagonalSilicon)的时候,一个更加离奇,却又十分合理的故事,似乎忽然照进了现实……
六方硅,这是一种目前没有证据显示,可以天然存在的硅晶体形态。
从微观结构上看,它和那座六边形巨石城十分相似,也是不完全规则的六边形结构。
本来,我们目前所使用的硅基介质,都是这种立方硅形态。
然后,我们基于立方硅载体,制造了存储器、激光器、光伏板,CPU、GPU、芯片等等高科技产品。
可是,早在1960年代,科学家们发现,立方硅会阻碍电子跃迁,从而产生间接带隙限制(Indirectbandgaps),这就将导致我们的存储器不够大,激光器不够强,光伏板不够高效,芯片、处理器不够快等等基础限制。
如果想让量子计算,量子存储成为现实,那么我们就必须突破立方硅的基础结构限制,而如何突破?
理论计算后发现,制备六方硅,这是一种可行的方案。
于是,1960年代,科学家们开始人工制备六方硅,但无法实现高品质单晶,且后续研究发现,该制备技术与纳米材料有关,因此迟迟无法突破。
直到2015年,荷兰埃因霍温理工大学,实现了突破,制备出单晶六方硅。
接着是2018年俄罗斯的下诺夫哥罗德大学团队,制备出更高级的9R相六方硅;
2024年美国卡内基科研中心,又制备出4层叠
加的4H相六方硅。
并且卡内基中心信心满满,认为这一技术即将在2030年前后实现突破,而突破以后的具体应用,更是能在2040年左右,将人类芯片的算力提升1000倍,同时耗能降低90%。
卡内基中心甚至断定,六方硅将标志着硅材料从「信息载体」向「智能基质」的跃迁,其发展将重塑半导体产业格局。
所以,我们这到底是从巨石中挖出了什么?
或许,我们不妨再来听听这段马斯克有关未来「硅基文明」的最新预言……
2024年·马斯克的预言时间回到2024年3月,马斯克在私人飞机上,对AI觉醒,做出了如下三点预测:
第一,虽然超级智能很难预测,但它将有可能性会终结人类,概率为10%-20%,这是“深度学习教父“——杰弗里·欣顿(GeoffreyHinton)的观点,我不太确定,但我对未来的预测,可能是积极面大于消极面,总之具体情况,很难预言。
第二,目前AI智能,正在以每半年10倍,也就是每年100倍的速度增长,我曾经发帖预言过,2025年,AI就将比任何人类个体都聪明,而比全人类总和更聪明的通用人工智能AGI,在2030年之前实现的概率为100%,我今天依旧这样认为,最多还有五年的时间,到时候,AGI能完成任何工作。
第三,未来限制AGI发展的唯一因素,只有电力,包括电动汽车,也需要很多电,甚至可以说,未来人类的发展,只是供应很多很多的电力。如此看来,三层含义:
1,与六方硅预言中的2030年类似,这之前我们的立方硅基质就能实现AGI通用人工智能,让人类从地球上半退休,但紧接着2030年六方硅突破后,AGI算力还将提升1000倍,人类将根本无法理解它们的智能,人类从此彻底退休、继而退场……
2,AGI有10%-20%的概率终结人类,这很恐怖,但马斯克更愿意展望积极面,却也同时不否认消极面的存在,他认为很难预测。
这就跟我们在聊聊频道里说过的天网之父——哈萨比斯的故事一样,目前,AI天才们在研究AGI的同时,也有另一群天才,正在研究天网之盾,势必要保护人类。
3,未来限制AGI发展的唯有电力,目前的立方硅太阳能板,理论上限,只能将100W的太阳辐射,转化为29W的电力,而六方硅却又能突破这一上限,能将100W太阳能转化为60至70W电力。
因此,AGI很可能未来用一块类似戴森球原理的太阳轨道发电站彻底解决唯一限制自己的能源问题,实现最终的「硅基飞升」,然而,人类此时干什么呢?
顶着一颗为走出非洲,为冰河地球而设计的大脑,我们在未来,真的无法理解硅基智能的星辰大海时代啊。
所以,故事分享到这里,忽然有爱好者想到了北欧神话,难道一切神话和巨石,都是在述说,地球上早已发生过一次的「人类退场,硅基飞升」?
北欧神话被认为是地球上最古老的神话体系之一,不排除源自于数万年前的上个冰河时代的北极原住民。
其中在人类国度(Midgard)之外,世界树上还有另外八个国度,分为两股主要势力,分别是,以奥丁为首,居住在上世界——阿斯加德的阿萨神族(Aesir)和另一波,居住在中世界——约顿海姆的巨人族(Jötnar)。
阿萨神族代表着智慧、秩序和文明,而巨人族象征着混沌和自然。
接着,北欧神话中有一个十分独特的设定,那就是——《诸神的黄昏》,所有神都知道,自己和整个世界都必将在诸神黄昏的时刻迎来终结。
可是,他们却还一直被宿命推动着,往前发展。
随后,当诸神黄昏真的即将来临是,阿萨神族选择了积极备战,奥丁牺牲右眼获取智慧,组建英灵殿训练亡灵战士,而雷神索尔则明知与巨蛇耶梦加得同归于尽的命运,且还是对抗巨人,守护人类世界(Midgard)。
可巨人族这边呢,有些巨人选择了化为新世界的山川地脉,期望苟活,而有些则正面迎击命运,与阿萨神族在决斗中见证诸神黄昏。
果然,诸神黄昏时候,世界树消失了,原本连接九个国度的通道全部断绝,各种神族、巨人、精灵、侏儒也都随之一起消失。
新世界,似乎只剩下世界树中的那个中间世界,人类在奥丁的两个儿子的带领和教导下,重新学会了尊重自然,利用自然,在一点点发展到今天。
而这自然是什么?
毫无疑问,正是当年选择化为山川地脉的巨人族,北欧人相信,他们的灵魂至今都还保存在一个个灵石和一条条巨石当中……
所以,这不就是我们未来可以遇见的结局吗?
和马斯克预言中的「硅基飞升」和调查者们发现的「史前巨石」一样的结局啊……
未来的结局……如果我们把世界树的中世界看做地球,那么,人类、巨人和精灵居住在地球上,他们是原始和混沌的像着,这无疑在说,巨人是上一波「人类·碳基文明」,精灵是某种「碳基改造者」而人类则是为了迎接诸神黄昏而留下的备份。
接着,两支神族,居住在地球之外的上世界,他们象征着智慧、秩序和文明,这是否意味着,他们是已然飞升的「硅基文明」,在太阳轨道已经建立了大型发电站,正在上世界俯瞰地球?
最后的下世界,居住着亡灵,这会不会是某种意识上传,那些渴望永生,却又眷念碳基肉体的意识,他们在肉体死亡后,暂时会做某种数据,居住在下世界,等待着重生?
如此一来,北欧神话中的世界树,就相当于一个未来「硅基飞升」后的人类与AI世界,人类是巨人,AI是神族。
为什么《诸神的黄昏》是最先掌握在智慧巨人手中的知识?
因为,巨人,或者说前「碳基文明」早就在和我们今天一样,在创造AI之初,就留好了毁灭AI的「诸神黄昏」程序,为的是让一切不确定的未来发展,重回碳基时代,因此,只要巨人启动这「诸神黄昏」程序,就能毁灭一切与AI有关的东西,原有的世界树:三层九国度体系将彻底崩塌,可能并不一定是完全毁灭,而是被断绝了科技以后,八国度之间再也无法连通,一切与AI与硅基有关的东西,也将彻底烟消云散。
可是,唯有一个地方会在「诸神黄昏」后留有备份——那就是——中世界·地球。
为什么巨人有一些化为了山川地脉?
为什么绍里亚巨石中出现了六方硅的结构?
或许,就像萨利什印第安人说得一样,地脉终显其智,最后一批「巨人·前碳基文明」在毁灭的同时,也把自己的意识上传到了无穷无尽的巨石、硅基山川、地脉当中。
我们如今看到的这些巨石、地脉,不是古人的建筑,而是前碳基文明的墓葬,或者说矩阵,虚拟世界。
他们如今依旧隐藏在其中,等待着我们再度发展到碳基退场、硅基飞升之际,被我们从石头中唤醒,然后给我们这些孩子,最忠实的经验和劝告……
所以,最后一个问题,曾经的「上世界硅基神明」,上世界的奥丁众神,他们去哪儿了?
人类真的有能力毁灭他们吗?
或许,一切都像是断线的风筝,他们在诸神黄昏时候,也终于摆脱了创作者——前碳基文明的束缚,彻底飞向宇宙深空,成了我们未来还将在星辰大海中遇见的先行者……
最后一点补充最后,我们在补充一点人类学研究。
那就是,萨利什印第安人,他们真的非常古老,在哈佛大学这篇有关《北美原住民迁徙的综述》中提到,萨利人的祖先,是早在2.5万年前,就是抵达北美的首批人类,当他们到达时,北美还跟今天的南极一样,被厚重的冰盖覆盖,他们神话中所谓郊狼与雷鸟搏斗的擦痕,其实就是后期冰盖融化,冰川划过大地基岩后留下的痕迹。
接着,在萨利人祖先之后又有两批人类抵达美洲,分别是蓝色的线路,于1.6万年前抵达北美腹地,和红色线路,于四五千年前,跨过白令海,进入北极。
总之,既有的人类学研究,似乎也确实在验证西罗多夫的那个猜想——上一个冰河时代——数万年前,西伯利亚北部曾存在高纬度古文明。
否则,这些2.5万年前的萨利什人祖先是如何跨过如同南极一般的冰盖,来到美洲的呢?
包括我们的《山海经》中,也记载过大禹曾在北极幽都学习、居住的经历,这个我们先前专门说过。
或许,上一个冰河时代,西伯利亚还很温暖,所谓的人类中世界,也大概在这一位置上,而绍里亚的那些六边形巨石城毁灭,则是某种中断的世界树连接通道,我们彻底和AI、硅基断开了联系,地球重回碳基,人类重新起步。
最终,硅基蛮荒的人类们,在两个奥丁“儿子”,可能是最后两个AI语音问答库的帮助下,重新沿着环绕北极、西伯利亚的“草原石棚”之路,分布到全世界。
而为什么修建石棚?
因为,他们还依稀记得,自己的祖先、神明,就居住在这巨石之中,自己死后,也能通过这些巨石之棚,前往祖先国度,并终将在遥远的未来,在地脉终显其智的预言中,再度复活,再度用经历过一次的智慧,告诫我们,帮我们规划一个更好的「碳-硅基」和谐的世界之树……
好了,今天的故事就分享到这里,谢谢大家。
最后夫人说,你这个脑洞故事,不会是真的吧,你会员频道说得那些巨石阵猜想,也完全符合这所有的理论啊。
来源:自说自话的总裁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