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央网信办从4月15日起展开为期3个月的专项行动,矛头直击短视频领域的“卖惨营销”“虚假摆拍”“低俗引流”等乱象。
最近刷短视频的网友应该都发现了,那些“27岁霸道总裁爱上45岁保洁阿姨”、“穷小子三天逆袭成首富”的狗血爽剧突然集体消失了!
就连卖惨营销的“苦情戏”账号也一夜蒸发。原来,国家这次是真的出手了!
“山区女孩一天只吃一顿饭,靠直播打赏给弟弟治病”、“外卖小哥被客户羞辱后意外继承百亿家产”……
这些看似励志实则虚构的“悲惨人设”和“逆袭爽剧”,正是这次整治的重点目标。
中央网信办从4月15日起展开为期3个月的专项行动,矛头直击短视频领域的“卖惨营销”“虚假摆拍”“低俗引流”等乱象。
比如某些账号打着“助农”旗号,编造老人卖不出农产品的悲情剧本,实际上直播间高价卖货;
还有人假冒“成功人士”,吹嘘“月入百万”的暴富经历,诱导网友付费加盟。
网信办明确要求:这类利用公众善意或制造焦虑的虚假内容,一经发现直接封号,平台还要连带受罚。
其实早在2021年,广电总局就开始整治“无脑爽剧”。
那些“首富同学聚会拼家产”、“心机女靠怀孕上位”的剧情,被官方点名批评“宣扬拜金主义”“扭曲价值观”。
去年湖南广电更是下架了96部问题电影和动画片,连播放平台都因审核不力被约谈。
但资本和流量从未死心。一些网剧为了避开审查,把60集的“狗血大剧”拆成100集“竖屏短剧”,继续用“穷小子逆袭”“豪门恩怨”的套路疯狂吸金。
这次专项行动直接掐住命脉——平台必须优化算法推荐,禁止给这类内容流量倾斜,连热搜榜单都要严管。
最让人痛心的是,黑心营销号连老年人和未成年人都不放过。
有的用“国学养生”骗老人买高价保健品,有的用“校园霸凌”剧本诱导青少年打赏。
网信办特别强调:禁止以“情感交流”“快速致富”为噱头诱骗非理性消费,未成年人更不能参与线下应援。
还记得那些让家长头疼的“饭圈集资”吗?官方这次连粉丝后援会账号都要严管,明星经纪公司如果纵容违法失德行为,直接行业封杀!
有网友调侃:“以后‘我家哥哥’要是偷税漏税,怕是连‘复活赛’都没得打了!”
这次整治绝不是“一阵风”。从中央宣传部到地方广电局,一套组合拳打得又准又狠:劣迹艺人禁止转移阵地复出。
明星天价片酬、阴阳合同被严查,连游戏都要加强防沉迷系统。
有业内人士透露:“未来平台审核标准会更细,编剧写剧本得先背熟《电视剧内容制作通则》。”
但对真正的内容创作者来说,这反而是机遇。当“霸道总裁”和“苦情戏”退出舞台,更多反映现实、制作精良的优质作品才有机会冒头。
就像网友说的:“与其看保洁阿姨嫁豪门,不如多拍拍普通人真实奋斗的故事。”
这场整治风暴,刮掉的不仅是行业的“烂疮”,更是给所有人提了个醒——流量至上的时代,该换剧本了!
来源:闻西闲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