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一直很喜欢恐怖游戏。近几年工作忙,很少沉下心来玩大作,就把重点放在了小体量的独立恐怖游戏上。当然,既然带了“独立”二字,这些游戏的水平肯定是良莠不齐。要是某个类型火了,还会有一大批跟风之作。
触乐怪话,每天胡侃和游戏有关的屁事、鬼事、新鲜事。
图/小罗
我一直很喜欢恐怖游戏。近几年工作忙,很少沉下心来玩大作,就把重点放在了小体量的独立恐怖游戏上。当然,既然带了“独立”二字,这些游戏的水平肯定是良莠不齐。要是某个类型火了,还会有一大批跟风之作。
不过话又说回来,跟风之作里,未必就没有好游戏。或者说,假如某款游戏足够好,它就不会被称为“跟风”,而是“同品类佳作”了。还有些游戏会把几种受人欢迎的类型“缝”在一起,同样道理,如果缝得好,这也算不上缺点,反而会有种一目了然的感觉,让人一下子就能抓住它的重点。
我要举的例子是《无人》。说来也有点尴尬,因为这款游戏我其实一直在关注,发售后也迅速买下,但后来不知怎的,它一直躺在我的游戏库里,直到B站给我推荐了实况,我才想起来……言归正传,这是一款由国内团队开发的“中式梦核”游戏,主要玩法类似去年大火的《8号出口》,也就是“找异常”。玩家进入一条千禧年风格浓厚的街道,用手中相机拍下场景中的“异常”,最终找到脱离困境的方法。
“小灵通”也成了一种几乎被遗忘的东西
现在大家只能在一些时代题材的影视剧里看到它(电视剧《狂飙》剧照)
《无人》让我喜欢的要点在于,它在《8号出口》的基础上,又加入了中式梦核与模拟恐怖的元素,而这两点正是恐怖游戏爱好者们津津乐道的东西。前者的好处是,借由一条千禧年代的国内城市(准确点说是城镇)街道,它能很大程度地唤起人们对过去生活的回忆——大多数时候,我们都会把这种回忆加以美化——从而给人带来亲切感,还有“看看你到底能在里面塞进什么”的期待。
后者则用电视节目、广告的形式,自然而然地化用了本世纪初人们频繁接触的娱乐内容,让人在会心一笑的同时,还能加强“把熟悉的东西放进陌生环境”的恐怖氛围。不过,以我自己的体验来说,看到怀旧节目时的轻松还是胜过了恐惧,不知道这会不会影响游戏的恐怖感。
熟悉的味道
还有相当典型的模拟恐怖——你的身边出现了异变,而所有的“指导规则”都超出了普通的认知
在此基础上,《无人》还尝试着讲故事。从各个异常中埋下的伏笔能够看出,这条街上发生过的事儿恐怕不那么令人高兴;每次循环进入街道时逐渐昏暗的天色,似乎也预示着主人公(玩家第一人称)将要走上一段失去光芒的道路。
而在二周目(游戏到二周目才能达成真结局)的一段演出中,我们或许能够抓住一点“怀旧”“梦核”背后的东西:墙上贴着、空中飞着的纸条上写满了一个人在成年走入社会之后面临的压力——“都是为你好”“现在工作这么难找”“有人逼你了吗”“30岁后你怎么办”“有对象了没”“别人都买房了”“大家都还没下班”……它们像是一张越收越紧的网,把身处其中的人勒得难以呼吸。
成年人的压力
所以,我们到底为什么想要“回到过去”?
这个时候,玩家才体会到,游戏之所以将城市叫做“无州市”、街道叫做“无归街”,也许正是因为“你回到了过去,但那里已经没有人”。
玩过之后,我又去查了查《无人》的资料。原来,游戏中的无归街有现实原型,是湖北省孝感市的某个地方,一些Up主还特地前去“巡礼”。现实中的街道当然没有游戏里那种诡谲的感觉,居民们甚至不知道自己住了这么多年的地方会被做进一款游戏。
在这些视频的评论区里,人们讨论的大多也是自己小时候的经历:全国各地似乎到处都是这样的街道,孩子们会省下零花钱买漫画,偷跑进街机厅玩游戏(顺带一提,《无人》里出现的3款街机游戏是《拳皇97》《三国战纪2》和《合金弹头3》,真不错)。回想起来,那些都是难得的、无忧无虑的时光;长大成人之后,很多人离开了儿时居住的地方,多年以后再回来,街道早已变了模样,只能感慨一句物是人非。
熟悉的画面
我觉得,这也许也是“梦核”或是以千禧年为背景的游戏能大受欢迎的原因之一——第一次玩“孙美琪疑案”系列时,我也是一下子就被它的怀旧场景吸引住了。或者说,千禧年是一个很“适合”怀旧的时段,从生活水平上看,那时基本上已经有了能够支持当代人生活的电器和娱乐产品(个人角度,如果抛开其他因素,只看日常生活,我绝对不想穿越去淋浴器、抽水马桶和空调发明之前的时代);从思想情感上看,它又显得较为“真实”,触手可及,哪怕是一些当时还小的95后、00后,要展开想象也不难。最后,人们的思绪又会不知不觉间汇聚在一个点上:谁会不想要一段未来多于过去,仍然对前方充满希望的时光呢?
当然,回到《无人》这款游戏,它值得一说的优点还有不少。比如贴心地提供了简单模式,相机拥有无限电量,对于像我这样时间不多的人,真可以说是雪中送炭。又如,电视里播放的节目和广告,制作都十分用心。还有,出于对氛围和沉浸感的重视,游戏没有故意为难玩家、拖延进度的设计,也没有Jumpscare,一切都是为了叙事服务,将玩家带回那个一去不复返的地方。
有人去过游戏的取景地“巡礼”(图片来源:B站Up主“穿板鞋的橘猫”)
在一则“巡礼”视频中,Up主说:“回忆可能是人类能穿越时空的唯一方式了。”但与此同时,只要有人还记得,某个人、某件事物也可以获得更长久的生命。视频评论区里,有人留言:“现实中的陈医生如果知道了自己的诊所被以电脑游戏以数字化的形式,半永久地留在了互联网中,光这一点就感觉挺梦核的了。”
来源:触乐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