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媒体融合时代,主流媒体想要牢牢占据舆论制高点,必须持续创新宣传方式。本文以绍兴市新闻传媒中心越牛新闻客户端的时事评论栏目《延安路漫谈》为例,从内容、创新、技术三个层面剖析时政新闻的出圈之道,以期为基层主流媒体做好时政报道提供新思路。
摘要:媒体融合时代,主流媒体想要牢牢占据舆论制高点,必须持续创新宣传方式。本文以绍兴市新闻传媒中心越牛新闻客户端的时事评论栏目《延安路漫谈》为例,从内容、创新、技术三个层面剖析时政新闻的出圈之道,以期为基层主流媒体做好时政报道提供新思路。
在瞬息万变的媒体融合时代,技术不断迭代,媒体格局、舆论生态、传播方式都发生了深刻变化。作为绍兴市新闻传媒中心重点打造的新媒体平台,越牛新闻客户端始终坚守新闻工作的初心与使命,守正创新,于2021年12月推出时事评论栏目《延安路漫谈》,栏目创办3年多来,坚持以独到的观察视角、专业的深度探究和全新的话语体系,追寻热点新闻,提出真知灼见,打造移动端不对长度设限、但求言之有理的述评,探索时政新闻报道的出圈之路,该栏目在2023年度浙江新闻奖评选中获得“新闻名专栏奖”。
内容为王,从四个维度蓄力
当压舱石,打主动仗。主流媒体肩负着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延安路漫谈》栏目上线之际,正是浅阅读、快阅读、轻阅读等碎片化阅读盛行之时。越牛新闻逆势而行,组建起了一支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年轻队伍,运用受众熟悉且乐于接受的语言,为网络时代注入了一股时事述评清风。栏目以越牛新闻所在地延安路为名,从坐标中心出发,让主旋律和正能量传播得更广、更远、更深入。
1.讲求高度。主流媒体的时政新闻报道始终要把讲政治摆在第一位,强化全局意识,把握节点、抓好落点。《延安路漫谈》栏目紧跟时事,定期对绍兴市委、市政府的重大决策、政策方针做深入解读、靠谱分析、走心解读,一键生花,让“硬”的内容以“软”的形式呈现。如2025年伊始,绍兴市领导开展新年首次集中调研活动,对全市重点项目建设进行“大检阅”。《延安路漫谈》栏目第一时间推出报道《绍兴:全力以赴“项”前进》,纵观两天的调研之行,抽丝剥茧,挖掘亮点,罗列“必选项”和“高频词”,带领用户了解绍兴新的一年的发展之势。
2.讲求深度。每年绍兴市两会召开期间,《延安路漫谈》栏目都会围绕绍兴市政府工作报告中的经济数据、目标任务、民生实事等重要内容进行深度解读。从过去的“单打独斗式”到如今的“多方联动式”,《延安路漫谈》不断加强人员储备和能力培养,报道规模和影响范围持续扩大。如2025年绍兴市两会期间,《延安路漫谈》栏目先后发布《黄酒+芯片!绍兴的“秘密武器”有多能打?》《产城人文!绍兴“融”出共富示范硬核实招》《头等大事!划重点,绍兴人的幸福指数UP》等系列报道,全方位、多角度阐述绍兴取得的成绩和未来的方向。其中,《头等大事!划重点,绍兴人的幸福指数UP》着重梳理新一年绍兴市政府民生实事项目,从“颗粒度”更细、“触达率”更高、“活跃度”更足等角度述评,取得良好社会反响。
3.讲求广度。在互联网的“流量挤压”下,主流媒体追求内容张力的前提是保持内容定力。在报道选题方面,《延安路漫谈》栏目不局限于绍兴本地内容,而是紧贴热点,有态度、有速度,推出《高校教师因救人上课迟到挨处分,为何“激起千层浪”?》《畸形的饭圈文化,体坛如何免疫?》《刷屏的二舅,让我看到了绍兴那些“不被大风吹倒的人”》《翩然归去!琼瑶,这次成了自己笔下的“女主”》《遏制“幽灵外卖”,需要三缕阳光》《京东火速道歉“割席”,她冒犯了谁?》等一大批优质作品。可以看出,《延安路漫谈》栏目选题多元,部分内容贴近大众生活,为不同领域的受众提供了更丰富的信息选择,从而也扩大了栏目的知晓率和触达率。
4.讲求温度。《延安路漫谈》栏目不仅在选题和切入角度上贴近百姓关注、聚焦社会热点,在报道形式和话语表达上也力求更生动、活泼、温暖、有力。栏目以漫谈君的视角进行述评,给人以朋友般亲切的感觉。推出如《喉口馒头“食”力出圈!绍兴老味道唤醒舌尖记忆》《音乐+美食爆款迭出!绍兴古城越来越潮》《绍兴儿童公园“翻红”,我们在怀念什么?》《一杯千年!绍兴酒,醉了“饮中八仙”》《文艺范十足的绍兴,可否打造“民谣之城”》《闻香识古城!绍兴“咖啡指数”狂飙》等报道,既关心国家大事,也关注生活小事,可谓是衣食住行吃喝“样样通”。报道语言活泼多变,内容生动精彩,观点耳目一新,无论是传播理念还是传播效果,都是新媒体时事评论的创新实践。
创新驱动,向四个方位发力
互联网时代是技术驱动的时代,主流媒体要保持主流地位,必须乘上技术创新的时代列车。随着媒体融合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新生与突围并立,变革与机遇并存,越牛新闻通过打造《延安路漫谈》栏目,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整合采编力量,打破条线壁垒,组建融媒攻坚专班,全员联动,实现品质与效率双提升。
1.队伍创新。越牛新闻通过组建“特种部队”,让勇于创新、敢于担当的90后员工加入报道专班,加强管理与激励,以师徒结对的形式,帮助年轻员工克服本领恐慌,形成内部你追我赶的良性竞争氛围,锻造出一支拉得出打得响的新媒队伍。《延安路漫谈》的实践证明,移动端的用户同样需要深阅读,关键在于培养采编人员“审时度势”的能力,为受众提供值得付出阅读时间的内容产品。所谓“审时”,是要洞察时代变化、捕捉时代精神、记录时代特征、发出时代呼声。所谓“度势”,是要精准把握党政部门的政策走势、各行业的发展态势、时下热点的演进形势。只要搭准“时势”的脉搏,深阅读同样能产生互联网传播的共情效应。
2.语言创新。《延安路漫谈》在内容选择、报道形式方面实现了相当大的突破,改变了时政新闻相对严肃刻板的传统形象。同时,在文本语言上也进行了大胆创新改造,摒弃将“官方发言”照搬照抄,用年轻人喜爱的网络语言和真诚亲民的态度,站在受众角度解读绍兴政事和热点,通过故事化、情境化等手法讲述时政新闻事件,让受众在沉浸式体验中了解新闻内容,通俗而不失格调,幽默而不失内涵,传递主流声音,使绍兴的好声音“飞入寻常百姓家”。
3.形式创新。除了语言创新外,《延安路漫谈》栏目还注重形式上的创新。通过内容再造,越牛新闻推出《延安路漫谈》栏目姊妹篇《主播说政事》,请观众熟悉的电视、广播节目主持人面对镜头录制短视频,解读绍兴政事和热点,并在越牛新闻抖音号播出,实现内容的二次传播、多媒传播。同时,运用H5技术对优质内容再造。如2025年2月,《延安路漫谈》栏目推出《全省第一!绍兴人的钱袋子为啥这么鼓?》,用言语鲜活的新闻述评、令人眼前一亮的数据海报,解码2024年绍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勇夺浙江省第一位背后的故事。同时,推出H5产品《大数据揭秘!绍兴人的钱袋子有多鼓?》,通过多维度、强有力的大数据,深度统计、挖掘、分析,揭秘绍兴人的“财富密码”。这些新媒体产品形式新颖、内容丰富、传播速度快,能够有效吸引受众的眼球,并实现1+1>2的传播效果。
4.互动创新。融媒体时代强调受众的参与和互动,没有互动的新媒体就没有灵魂,《延安路漫谈》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提供的互动功能加强与受众的沟通与交流。后台多项数据显示,《延安路漫谈》人气很旺,网友关注度很高,评价也很积极。如作品《火车进站啦!绍兴包专列接送他们回家,很贴心》,记录了2月7日,随着Z288次列车缓缓驶入绍兴火车站,375名云南会泽籍务工人员带着新春期盼踏上返岗之路的故事。报道一经发布就刷爆了绍兴人的朋友圈,点击量就超过2.8万人次。有用户留言说:“绍兴,是真的好。我是千千万万外来务工受益者之一,为绍兴这座温暖的城市点赞!”
技术赋能,朝三个方向借力
媒体融合离不开技术驱动,近年来,随着元宇宙、5G、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不断涌现,主流媒体必须在新技术应用上紧跟更新迭代的节奏,进行自我革命,积极拥抱技术变革,才能符合新时代要求,焕发新质生产力。
1.从加法向乘法转变。媒体融合的浪潮澎湃向前,我们始终认为无论新闻的载体和阅读的方式如何改变,精品内容永远是媒体的核心竞争力,真诚是永恒的必杀技。站在新起点,《延安路漫谈》栏目将进一步加大技术投入,引进先进的设备和技术,结合AR增强现实、3D建模、AI多模态生成等新技术,提升新闻采编、制作和传播的技术水平,用“加法”创新带来“乘法”效应,实现主流媒体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奋力一跳”。
2.从网媒向智媒转变。从2021年12月上线至今,《延安路漫谈》栏目共计发布作品320余期,总阅读量已超过547.5万。在融媒体语境下,《延安路漫谈》栏目将进一步优化内容生产流程,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精准把握受众需求,提高内容的针对性和吸引力。引入人工智能技术,进一步探索“新闻+人工智能”的内容创作新业态、新形态,让新闻采集、分发、接收、反馈等新闻生产全流程实现智能升级。同时,《延安路漫谈》将始终秉持切热点、有态度、接地气的时事述评定位和情怀,走心解读绍兴经济社会的蓬勃发展、绍兴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愈加注重内容的多样性和趣味性,通过故事化、情境化等叙述,让时政新闻更加贴近民生、接地气,推出更多激扬正能量、澎湃大流量的刷屏佳作。
3.从独奏向合鸣转变。各界的正向反馈也增加了栏目创新的底气,《延安路漫谈》自推出以来,得到受众和同行的广泛好评。不少网友都是《延安路漫谈》的忠实粉丝,他们在越牛新闻客户端后台留言时说:“《延安路漫谈》用亲民的态度来解读时事、政事,非常好看。”绍兴多个政府部门工作人员看到《延安路漫谈》栏目后,也给予高度肯定,点赞其多角度、多维度解读绍兴热点时事,非常精彩。接下来,《延安路漫谈》栏目将继续加强与政府机构、社会组织、技术部门、高校师生等的跨界合作,通过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提升时政新闻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来源:天眼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