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巴黎图书节:中国出版成果助力中法文明对话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4-18 17:40 2

摘要:当地时间4月11日至13日,2025年巴黎图书节(Festival du Livre de Paris)在巴黎大皇宫举办。这是时隔31年后该图书节重返象征艺术与历史的巴黎大皇宫,不仅汇聚超过1000位作家和450家出版社,更邀请北非国家摩洛哥作为主宾国,展开跨

当地时间4月11日至13日,2025年巴黎图书节(Festival du Livre de Paris)在巴黎大皇宫举办。这是时隔31年后该图书节重返象征艺术与历史的巴黎大皇宫,不仅汇聚超过1000位作家和450家出版社,更邀请北非国家摩洛哥作为主宾国,展开跨文化的文学交流。国际出版、文化界人士络绎不绝,很多人在大皇宫拍照留念,古老宫墙焕发出新的文学活力。

2025年巴黎图书节现场

据了解,巴黎图书节前身为巴黎书展,由法国国家出版联盟于1981年创办,每年春季举行。2022年巴黎书展更名为巴黎图书节,从原来的专业展览转型为面向大众的互动交流活动。根据主办方的消息,下届巴黎图书节举办时间为2026年4月17日~19日。

最新报告:法国阅读量下降

青春文学备受年轻人追捧

长期以来,法国都是一个热爱纸质阅读的国家。根据2024年10月欧洲和国际书商联合会(EIBF)发布的数据,法国图书市场纸质书占有明显优势,读者购买比例达91%。相比之下,电子书和有声书的购买比例仅为23%和11%,均低于调查平均水平。法国读者对虚构类图书热情高涨,此外生活方式类(23%)图书受到读者欢迎,漫画和图像小说(22%)的普及范围也很广泛。在实体书店购书时,法国读者最看重书店的氛围感。

随着近年来数字阅读与有声书的显著增长,法国正在遭遇“传统阅读危机”。根据法国国家图书中心(CNL)于本届图书节期间发布的数据,法国每年阅读5本以上图书的人口比例从去年的69%下降至今年的63%,阅读量减少和阅读习惯的消失,成为本届图书节关注的重要话题之一。

不过,本届图书节的热度让人难以联想到“阅读危机”。法国前文化部长罗丝琳·巴舍洛出现在现场为新书签售并坦言:“阅读确实在失去市场份额,但关键是如何重新点燃孩子们对阅读的热情——比如从图像小说和日漫入手。”

2025年巴黎图书节现场的购书人群

年轻读者显然是推动阅读发展的重要力量。在展区一角,两位18岁的高中女生——卢西和奈拉正热情地交换图书签名攻略。她们因本次图书节在社媒平台TikTok上相识,已并肩作战完成了8场签名任务。卢西表示,她每月可以阅读5~6本书,假期一周能读3本书。奈拉也坚定地表示:“年轻人确实在读书,别不信!”

本届图书节期间,“暗黑言情”“奇幻小说”“新言情”等题材尤其受到年轻人喜爱,相关出版商展位也成为人头攒动的空间。奈拉吐槽道,自己的朋友曾在选修课上希望研究暗黑言情文学,但老师却说那不算文学,“简直太可笑”。卢西认为,这些作品其实探讨了很多社会议题,比如种族歧视、霸凌、性别认同等。“书店老板都叫它‘社会型言情’。”

中国出版多维展示

助力中法文化交流

环球新闻出版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环球公司”)组织国内多家出版单位组成中国出版代表团,积极参与本届图书节。中国出版代表团通过丰富多元的展示与交流活动,向世界展现了中国出版业的蓬勃活力,促进了中法文化的深度交融。中国联合展区面积达80平方米,集展览展示、版权洽谈、活动举办和接待等多功能于一体,涵盖中国主题精品图书展区、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图书展区、出版单位参展图书展区、摄影及动漫影视出版物展区,共展出1000余种图书,全面展示中国出版的丰富内涵与卓越品质。本次图书节期间,中国出版代表团在文化交流、学术合作、版权贸易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推动了中国数字出版与 AI 技术 “走出去”,为中法文化交流与合作注入了新活力。

中国联合展台多维展现中国出版风采

在环球公司的组织下,中国国际图书贸易集团公司广东省出版集团等出版单位携数百册精品出版物亮相,向全球出版界呈现当代中国出版的蓬勃活力与创新风采。相关出版单位重点展示《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第二卷,《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至四卷,《习近平谈“一带一路”》《中国关键词》等多语种版主题出版物,同时展示《中国京剧百部经典外译系列第六辑·赵氏孤儿》《中国诗歌:智慧的水珠》《时光硬币的两面》《青木川》《社火》《匠人营国——中国古代建筑史话》《置身事内:中国政府与经济发展》《大唐风韵》《中国廊桥》等反映当代中国发展成就和传统文化精髓的出版物。广东省出版集团还挑选了《中国桥——港珠澳大桥圆梦之路》《时节养生——中国人的健康智慧》《平安批》《粤食记》《乌江引》等一批精品图书,彰显广东地方特色和中华文化魅力。

海外读者在中国展区阅览图书

4月11日,广东出版界人士专程拜访法国知名科技与学术出版机构EDP出版社,就科技类学术著作、科普图书、学术会议论文集、中草药类图书的合作出版和版权交易进行了深入探讨,计划对旗下广东科技出版社出版的自然科学学术著作进行筛选和本地化改编。他们还了解EDP出版社在数字化转型和开放出版模式方面的经验,希望结合自身资源与数字化发展特色,进一步优化数字出版战略。此外,本届图书节期间,广东出版还重点推介了将于2025年8月在南国书香节期间同期举办的首届大湾区国际书展。

广东出版代表团拜访法国EDP出版社。

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环球公司共同承办的中法作家圆桌会于开展首日在中国展台举办。本次圆桌会以“一部小说的诞生”为主题,邀请中国作家麦家、刘震云、诗人赵丽宏与法国作家亚历山大·阿迪蒂(Alexandre Arditti)、弗雷德里克·维桑斯(Frédéric Vissense)及诗人塞巴斯蒂安·夸格贝尔(Sébastien Quagebeur)分享创作心路历程,溯源中法文化传统,展开跨文化深度对话。麦家表示,当今世界创造可分为两类人——科学家以及作家和艺术家,而让人类保持情感与感受力是人文学科的价值所在。刘震云表示,“文学的底色是哲学”,倾听那些“说话没人听”的人,是作家的责任。赵丽宏表示,无论时代如何喧嚣变幻,只要内心保持宁静与诗意,就能在任何环境中发现和书写诗意。

麦家(上)、刘震云(中)和赵丽宏(下)参加圆桌会并发言。

4月13日,当代中国研究所副所长(主持工作)、当代中国出版社社长李正华在巴黎图书节官方活动发表主题演讲《讲好新中国故事,推动人类文明交流互鉴》。李正华从新中国70多年的巨变、新中国图书对外传播,以及中外图书出版合作交流三个方面,向法国读者介绍了中国这一5000多年文明古国在新中国70多年历史中经历的伟大变革。其间,他介绍了《当代中国》丛书、《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稿》、《新中国7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简史》等当代中国出版社的重要出版成果,它们的对外传播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互鉴。李正华表示,愿与国际出版同行开展更加紧密的合作,共同推动中外图书出版交流合作,让世界更多了解中国、读懂中国。

当代中国研究所副所长(主持工作)、当代中国出版社社长李正华在2025法国巴黎图书节官方活动发表主题演讲。

中国摄影出版社携《筑梦:我们的新时代》《口述影像历史——与共和国同行 1949-1978》《影像中国:安娜·路易斯·斯特朗藏晋察冀边区影像原作》《为新中国而战:华东解放战争影像实录》等一批主题出版物和世界遗产类精品图书亮相现场,这是该社图书首次集中参加海外书展。同时,由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办的中国世界遗产影像系列画册海外推广暨“人类的记忆——中国世界遗产”摄影展巴黎巡展系列活动举办,以光影为媒架设文明对话。此外,中国摄影出版社还向法国国家图书馆黎塞留分馆赠送《影像见证中国:中外摄影对着拍》一书,该书通过国际知名外国摄影家的照片,展现中国改革开放40年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中国摄影出版社展位(上);“人类的记忆——中国世界遗产”摄影展巴黎巡展揭幕(下)

环球公司中国知网(CNKI)联合主办,法国语言与文明大学图书馆(BULAC)承办的“书香飘洋·知海导航——中国电子图书及AI推介”活动在法国语言与文明大学图书馆成功举办。中国知网相关负责人现场展示了CNKI AI的功能和资源优势,以及应用于学术研究的多个使用场景,还介绍了集众多出版社经典图书于一体的CNKI电子书平台(海外版)。此外,中国知网联合清华大学图书馆等多家机构联合研制的《科技期刊世界影响力指数(WJCI)报告》(2024版)在图书节期间发布。报告显示,中法两国高影响力期刊数量众多,在全球学术成果表现抢眼。近年来,中国科学家在量子计算、人工智能、新能源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成果。

现场声音

法国

亚历山大·阿迪蒂(Alexandre Arditti)

法国作家

尽管我和中国作家们的文化背景不同、小说风格迥异,但在对世界演变、社会问题等的核心关注上却有共通点,这显示出中法文学之间的思想共鸣。

弗雷德里克·维桑斯(Frédéric Vissense)

法国作家

尽管历史与背景不同,现代中法小说在主题层面已越来越一致,如科技发展、社会制度对人的影响等。我主张打破文学的国别壁垒,倡导如歌德所说的“世界文学”这一概念,文学应反映一个连结全球的人类经验。

中国

吴斌

海南省出版发行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本届图书节的亮点是多元文化交融,数百家出版机构参展,涵盖多种图书类别,文化活动丰富,举办新书发布会、签售会、现场朗读等,吸引了大量读者排队进场,尤其是青年作者的作品展示,增添了展会的活力。

中国出版界代表团带来众多精品图书,让外国读者对中国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拓宽了跨文化交流的视野。法国出版机构的图书设计精美,色彩和图案搭配和谐,注重环保理念,文创产品创意新颖,值得学习借鉴。

作为出版界的重要活动,巴黎图书节展示了出版行业的最新趋势和发展方向,为参展者提供了寻找合作机会的平台。中国出版单位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更好地展示自身特色:一是聚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当代中国故事的精品书籍;二是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互动展示,增强吸引力;三是积极与国际出版商洽谈版权合作,推动中国图书的海外出版和传播,同时引进国外优秀作品,促进文化交流的双向互动。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相关负责人

本届图书节在巴黎大皇宫举办,传统与现代兼容并蓄,交相辉映。图书节适逢周末,人头攒动,不到9点,参观读者就已排成长队。法国阅读风气确实很好,虽说当今年轻人阅读习惯有所下降,喜欢读书的人还是不少。书展空间设计简单大方,主要利用皇宫一层大厅,二层环廊上也有一些展位。没有过度重视风格装修,每个展商自成一圈闭环,大概6~20平米不等,展台全部由展场提供。读者可以从各展位间穿梭而过,没有装修的气味。新书发布或座谈会在一些单独围成的封闭空间中进行,避免打扰。

图书以文学类为主,开本较小,纸张轻便,多为平装,方便携带。很多图书在书口周围刷有装饰花纹,很漂亮。本次图书节很少看到文创产品,相信带有东方特点的文创可以很好地吸引客流,带动图书为更多人关注,建议今后可以带些小文创。

姚映然

上海人民出版社副总编辑

本次我主要关注了几家大型人文文学类出版社——Gallimard、Seuil、 Flammarion、Plon,以及Actes Sud等新锐出版社,了解参展书目和他们带来的新品,总体感觉各社都推出了一些刷边本供读者选择,有些品牌还将自己的特色系列做成刷边本,比如女性文学等,现场翻看和购买的读者不少。

在设计方面,整体保持了非常高的水准,许多经典题材都用现代方式在素材和色彩上大胆突破,让人眼前一亮。在题材内容方面,许多年轻人喜欢传记类文学,漫画、口袋本、轻量级普及本也比较流行。当然社科经典和各国文化仍然是法语图书的主流方向。我们的图书若想更多进入法语世界,或许在图文类的传统文化、经典文学介绍上还可以多做推广。

上海教育出版社相关负责人

本次参展图书以文学、艺术、社科、童书为主。展厅和展台布置得简约而富有艺术气息,参展图书设计体现出较高的审美和艺术水准,用色大胆,绘图精美,给人绝佳的视觉享受。童书的设计更是丰富多样,包括折叠书、立体书等。图书封面和内文设计给予我们不少启发。

此外,相比其他书展,巴黎图书节更专注和回归于纸质书本身。本次图书节对我们有所启发,上教社一些儿童和青少年读物,如“英语戏剧绘本”“思辨与演讲·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等,可以考虑开发法文版,并配以音频、视频等数字产品,将中国故事讲给法国人听。

部分消息来源:环球新闻出版发展有限公司、中国国际图书贸易集团公司、《法国侨报》、《欧洲时报》

编辑:韦克

初审:许惟一

复审:渠竞帆

终审:高德明

你“在看”我吗?

留言区等待有态度的你👇

来源:国际出版周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