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推进残疾人康复健身体育进家庭、进社区、进机构试点工作,加强残疾人康复健身专业人才培养力度,4月17日,青岛市残疾人联合会与青岛市体育局共同举办2025年青岛市残疾人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班,全市130名基层残疾人工作者以及残疾人体育工作者参加培训。
为推进残疾人康复健身体育进家庭、进社区、进机构试点工作,加强残疾人康复健身专业人才培养力度,4月17日,青岛市残疾人联合会与青岛市体育局共同举办2025年青岛市残疾人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班,全市130名基层残疾人工作者以及残疾人体育工作者参加培训。
培训班邀请青岛大学医疗集团西海岸第二医院宋钏、市北区武术健身协会李政初等专家授课,采用“理论筑基+技能提升”模式,设置了重度残疾人居家康复锻炼方法、残疾人运动员医学分级等学习内容,增设徒手项目(健身气功·八段锦)示范教学课程,为传播康复健身知识、开展残疾人体育指导服务提供理论及实践支持。培训班还对残疾人社会体育指导员服务反馈APP进行了详细讲解,通过数字化手段提高服务质量和反馈效率,完善服务闭环。授课之余,学员们积极结合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授课老师展开互动交流,现场学习氛围浓厚热烈。
参训学员们表示,此次培训针对性、实用性非常强,在理论学习、实操练习以及相互探讨的过程中,对残疾人体育健身指导工作形成了更为系统、全面的认识。今后将学以致用、以知促行,抓好培训成果转化和工作落实,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组织带动更多残疾人参与体育健身活动。
社会体育指导员是担负推广和普及残疾人体育健身任务的组织者。本次培训班的成功举办,进一步壮大和完善了青岛市残疾人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有效提升了学员们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为进一步推广康复健身体育进家庭、进社区、进机构试点工作储备人才力量。
今年以来,青岛市残联以开展残疾人康复健身体育进家庭、进社区、进机构试点工作为重要抓手,聚焦残疾人康复健身体育需求,进一步拓展残疾人康复体育服务内容,面向基层创新服务模式,将康复体育器材、康复体育方法、康复体育服务送入残疾人家庭、社区和机构,让更多残疾人享受个性化、精细化的康复体育服务。
青岛市残联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青岛市残联将进一步完善残疾人康复健身体育路径,持续壮大康复健身体育专业人才队伍,不断创新全民健身活动模式,打造一批特色鲜明的残疾人体育运动品牌,全面提升残疾人康复健身服务质量和水平。
来源:大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