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哈佛大学和特朗普政府的理念差别太大了,以前哈佛能长期避开特朗普那一派(MAGA)的冲击,我觉得都算是个奇迹。但现在,这所美国最古老的大学却和白宫正面刚上了,白宫似乎想利用手中的权力,把精英社会的支柱给毁掉。
哈佛大学和特朗普政府的理念差别太大了,以前哈佛能长期避开特朗普那一派(MAGA)的冲击,我觉得都算是个奇迹。但现在,这所美国最古老的大学却和白宫正面刚上了,白宫似乎想利用手中的权力,把精英社会的支柱给毁掉。
哈佛大学校长艾伦・加贝尔决定不向政府妥协,不改变学校政策,还说大学不会 “放弃其独立或宪法权利”。哈佛一直以来都习惯迎合总统,这次却主动挑战,这就引发了特朗普总统和一个老牌机构之间一场很关键的冲突。
好多没有常春藤盟校背景的人,老是吐槽像哈佛这样著名学府的那种高高在上的劲儿,毕竟这些学校的学位,对大多数美国人来说,就像是把进入精英阶层的大门给关上了。特朗普说哈佛这些剑桥的学者是推动种族和性别 “觉醒” 政策的极左翼活动家,其实还真有不少人认同他的观点呢。调查显示,特别是共和党人,对高等教育机构的信任度一直在下降。
不过特朗普攻击这些顶级大学,可不只是为了煽动他的政治支持者。他给这些大学行政上施加压力,其实是他想挑战那些他认为是自由权力中心的一部分,这其中还包括法院、联邦官僚机构和媒体。在重塑了共和党和最高法院之后,特朗普还想把他的民粹主义思想扩展到高等教育领域,挑战那些和他的 MAGA 信条相冲突的观念,把国家往更右翼的方向推。
特朗普不光针对那些顶尖学者和左倾的院系,他的移民政策在校园里也造成了一种恐惧的氛围。有些学生在街头被边境特工带走,还有几百人因为观点被认为损害了美国外交政策利益,签证被取消了。这种压抑的感觉可能会让大学里那种开放辩论的氛围消失,而且他还威胁要停掉对顶尖学校的资金支持,这也让美国在癌症、阿尔茨海默病等致命疾病的科研方面受到了威胁,毕竟美国在这些领域的研究可是世界领先的。
白宫的要求可不只是针对反犹太主义的投诉。
2023 年 12 月,纽约州众议员艾莉丝・斯特凡尼克就批评了顶级大学校长在校园抗议中出现的反犹太主义问题。这些校长在学术研讨会上可能很厉害,但在政治上的应对却一塌糊涂。斯特凡尼克也是哈佛毕业的,她的指责直接导致了哈佛大学校长克劳迪娜・盖的辞职,她自己也成了 MAGA 运动和众议院共和党领导层中快速崛起的明星。
就在周二,因为哈佛拒绝了政府的要求,斯特凡尼克又带头抨击哈佛,政府还冻结了哈佛 22 亿美元的联邦资金。斯特凡尼克在福克斯新闻上说:“你看看这些学校的教职员工,尤其是终身教职员工,他们和美国的价值观脱节太严重了。97% 的教职员工都觉得自己是民主党人或者进步人士,他们在支持那些激进的极左翼思想,简直就是在教反美主义。”
政府借着反犹太主义的指控,对大学发起了全面攻击,还搞大规模驱逐行动。政府要求哈佛找第三方审计那些被他们认为有严重反犹太主义或其他偏见的项目、学校和系。但这还没完,政府还要求取消所有多样性、公平和包容计划,削弱教职员工的权力;停止基于种族、宗教或性别的招聘;加强对学生抗议和学生团体、俱乐部的打压,包括支持巴勒斯坦主权(这其实是美国政府之前的政策),还要求调查哈马斯袭击以色列后校园里的抗议和静坐活动。
政府这一系列要求,算是总统行政部门对独立大学施加权力的一次不寻常的尝试。在哥伦比亚大学等其他大学屈服于类似压力之后,哈佛和政府的对峙肯定得闹到法庭上去。前财政部长、哈佛大学校长劳伦斯・萨默斯就跟 CNN 说,大学不应该听从 “越权” 的政府。他还说:“大学确实需要改革,而且改革进展很慢,但这也不是政府可以完全无视法律,提出自私的政治要求,然后强加给大学的理由。”
特朗普可能觉得不管咋样,他在政治上都能赢。要是大学因为怕失去几十亿美元的公共资金而屈服,他的权力就更大了,还能继续施压;要是大学反抗,那他正好可以打一场他乐意的仗;要是民主党人批评他,那他们就站在了数百万美国人眼中的精英既得利益者那边,而这些精英在很大程度上并不受民众喜欢。
MAGA 运动里一直都很讨厌顶尖大学,尤其是像斯泰凡尼克和副总统 JD・范斯这些常春藤联盟的成员,他们好像总想向自己的支持者证明,他们接受的精英教育没什么错。
这种对老牌机构的民粹主义反抗,是 MAGA 运动和 “美国优先” 保守主义的核心,他们觉得自由派院校要为传播反美观念体系负责。比如在 2021 年的国家保守主义大会上,耶鲁法学院毕业的范斯就主张反击 “极其敌对的机构”,还说:“要是我们想为我们国家和民众做我们想做的事,就必须真诚且积极地攻击这个国家的大学。”
在去年的竞选活动中,特朗普抨击那些大学里全是 “马克思主义狂热分子”。他的运动一直都在培养对学术知识分子的怀疑和对受过高等教育者的不信任,这在他第一任期攻击专家的时候就更明显了,现在在他的第二任期里也表现得很突出。
哈佛法学院教授安德鲁・曼努埃尔・克雷斯波周一接受 CNN 采访时说:“很明显,政府的动机可不只是要清除大学校园里的反犹太主义,这是想改变教学内容、课堂言论,确保大学课堂上只说政府想听的内容。”
政府强硬的移民执法也让校园里的气氛更压抑了,一些参与或没参与抗议以色列活动的学生都被拘留了。上周,特朗普政府让一名哥伦比亚大学的毕业生、合法永久居民马哈茂德・卡利勒被驱逐,说他破坏美国反反犹太主义政策,但又没指控他有犯罪活动。卡利勒的妻子是美国公民,他自己也是个杰出的巴勒斯坦活动家,去年在校园抗议以色列加沙战争时很活跃。
还有塔夫茨大学学生鲁梅伊萨・奥兹图尔克上个月被蒙面警察拘留,她跟联邦法官说自己被非法逮捕,在移民设施里的条件 “不卫生、不安全、不人道”。政府说她支持哈马斯,但《华盛顿邮报》报道说,国务院没找到证据证明她和反犹太主义或恐怖主义有关。
这周,哥伦比亚大学的巴勒斯坦学生穆罕默德・马哈德维去参加公民身份面试,结果被戴上手铐带走了。他的律师说,他被拘留是因为他为巴勒斯坦人发声,还因为他是巴勒斯坦人。哥伦比亚大学的另一名学生 Ranjani Srinivasan 收到学生签证被取消的邮件后逃到了加拿大,因为联邦特工都找上门了,她跟 CNN 说,她只是在回家路上被卷入了反以色列抗议活动附近的警戒线。
律师和民权活动人士都警告说,这些案件显示出政府无视法律和言论自由。宾夕法尼亚大学凯瑞法学院跨国法律诊所的教授和主任 Sarah Paoletti 说:“正当程序和其他基本宪法权利都受到威胁了,这也起到了压制和制造恐惧的作用,背后有明确的意图。这个行政机构里很多人一直都支持‘让情况变得很糟糕,让人们自己离开,省得我们麻烦和花钱’的观点,从这些行动里就能看出来,意思就是‘你要不自己走,这就是后果’。”
哥伦比亚大学第一修正案研究所执行董事贾梅尔・贾弗尔也说,政府针对大学的做法可能会抑制美国高等教育的自由精神。他在接受 CNN 采访时说:“世界各地的人来美国大学学习,部分原因就是这里有来自不同地方的人,能听到不同经历、观点的人的声音,这就是美国大学厉害的地方。但要是非公民因为害怕而不敢发声、参与讨论,那对大家来说都是个损失。”
来源:盛世的牛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