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孟继懋(1897.12.7—1980.1.20)原名公伟,天津市人。骨科学家和骨科教育家,中国杰出骨科先驱。他长期从事骨科临床、教学及研究工作,为创建中国专业齐全国际知名的创伤骨科中心作出了贡献。他首创治疗股骨颈骨折的孟氏截骨术和孟氏肩关节融合术。
孟继懋(1897.12.7—1980.1.20)原名公伟,天津市人。骨科学家和骨科教育家,中国杰出骨科先驱。他长期从事骨科临床、教学及研究工作,为创建中国专业齐全国际知名的创伤骨科中心作出了贡献。他首创治疗股骨颈骨折的孟氏截骨术和孟氏肩关节融合术。
生在天津一个小商人家庭。1912年毕业于天津私立第一小学后,考入北京清华学堂,1920年毕业。公费赴美留学时,就读于芝加哥拉什(Rush)医学院,1925年获医学博士学位。学成归国后,在北京协和医院任外科。1929年任南开大学校医。1930年协和医学院派他赴美波士顿马萨诸塞州总医院和艾奥瓦大学医院专攻骨科,师从史密斯-彼得森(M.N.Smith-Petersen)和斯坦德勒(A.Steindler)教授。1935年又赴欧美考察骨科,勤求博采名家如英国的沃森-琼斯(Watson-Jones)、雷金纳德(SirReginald),意大利的普提(V.Putti)和奥地利的哈斯(S.L.Haas)等的经验。1936年任协和医学院骨科主任和襄教授。1937年中华医学会成立骨科学组,他是6名成员之一,其他5名是牛惠生、叶衍庆、胡兰生、任廷桂和朱履中。这个学组为中国骨科的兴起奠定了基础。 孟继懋曾数次代表中国出席国际外科学术会议,并被推选为国际外科学会会员。曾任中华医学会常务理事、中华医学会外科学会名誉主任委员。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芦沟桥事变”,他当即与协和医院同道组成医疗抢救组,辗转于北平郊区,为抗日将士治伤。1942年初协和医院关闭后,他曾任中和医院骨科顾问及副院长、北京大学医学院教授。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北京人民医院副院长、外科主任,中国协和医院骨科教授。抗美援朝后期,协和医院收治了近百名志愿军伤员,进行重建手术治疗。他为伤员逐一订出周密的治疗方案,复杂疑难的病例都亲自手术,伤员们迅速康复。为此他受到嘉奖。 1957年,孟继懋任北京市积水潭医院院长,创建了中国规模最大、专业最全的创伤骨科,设有烧伤、创伤、手外科、显微外科、普通骨科及肿瘤7个亚科。随后他又在院内建立了北京市创伤骨科研究所并任所长,开展与创伤骨科有关的基础和应用研究。在同一个医院内骨科各专业如此平衡地高度发展,这在世界上也是不多见的。
第三、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
孟继懋于1980年1月20日因肺心病导致呼吸循环衰竭逝世于北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资料均来源于网络,本文作者无意针对,影射任何现实国家,政体,组织,种族,个人。相关数据,理论考证于网络资料,以上内容并不代表本文作者赞同文章中的律法,规则,观点,行为以及对相关资料的真实性负责。本文作者就以上或相关所产生的任何问题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直接与间接的法律责任。
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图片,侵权,谣言或其它问题请联系删除。最后,大家对于这个事件有什么不同的想法,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
来源:衡水凌烟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