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4月18日,第42届中国(佛山)陶博会在禅城开幕,展馆内,既是卖场也是展场,各式各样“佛山制造”“佛山智造”的陶瓷产品吸引全球专业买家纷至沓来,现场人潮如鲫,处处是火热的交流、采购场景。
当广交会的万商云集与陶博会的产业脉动在四月交汇,独属于禅城春天里的全球贸易协奏曲悄然奏响。
4月18日,第42届中国(佛山)陶博会在禅城开幕,展馆内,既是卖场也是展场,各式各样“佛山制造”“佛山智造”的陶瓷产品吸引全球专业买家纷至沓来,现场人潮如鲫,处处是火热的交流、采购场景。
开幕仪式。/主办方供图
就在前不久,第137届广交会也拉开帷幕,为精准对接广交会海外资源,此次陶博会更延长展期,开设国际专场,让陶博会与广交会碰撞出新火花。
双展交汇下,禅城正将本土产业的转型升级置于全球产业变革的坐标系中,推动传统产业向价值链高端攀升。而这场时空共振的盛会,也恰似一面多棱镜,照见禅城在经济发展浪潮中的韧性密码。
创新突围:传统产业的“基因重构”
800多家高精尖品牌,超30000款新品首发,50多场精彩活动……
作为陶瓷卫浴行业的“晴雨表”和“风向标”,走在第42届中国(佛山)陶博会上,不仅可以看到陶瓷行业的发展趋势与市场机遇,还可以清晰触摸到禅城传统产业从“制造”向“智造”转型升级的“革新”脉搏。
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都在狠抓传统产业改造升级,重新审视传统产业的重要性,不让其成为“低端产业”简单退出。
禅城是佛山制造业的发源地,孕育出建陶等闻名全国的传统产业集群,尽管面临时代不断变迁的挑战,但禅城的陶瓷产业一直在推陈出新让传统产业“不传统”。
此次展会,不少企业就亮出了他们的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以新突围。
东鹏新材展厅。/禅城融媒记者黄宇琴摄
东鹏新材带来10余款主打绿色环保的新品,吸引不少客商驻足。据介绍,公司近年来在生态新材上狠下功夫,还组建了研发团队,全力实现产品的绿色升级。
箭牌瓷砖的“文化”展厅也吸引不少客商前去参观,箭牌瓷砖品牌市场经理高幸表示,当下公司产品主要回归用户需求,展出产品主要以宋代美学为理念,旨在为产品赋予文化感,增添产品附加值。
华岩品致·岩板今年推出约30款新产品,据了解,公司每年会在硬件、软件创新方面投入大量资金,一方面研究新工艺,另一方面与顶级意大利设计师建立合作纽带,以设计为产品价值赋能。
从俄罗斯前来的客商EVNUKOVA POLINA表示,每次来佛山她总会看到很多新技术、新材料、新产品,感到非常惊喜,希望今年能在这里找到新的合作伙伴一起加强合作、探索新的领域。
从“石湾瓦,甲天下”,到改革开放后引进国际生产线转型建筑陶瓷,再到如今加大绿色技术投入、培育高端品牌,以及将陶瓷与文化艺术结合打造特色IP。可以看出,“新”,一直是禅城建陶产业的基因,贯穿着其发展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箭牌瓷砖展厅。/禅城融媒记者黄宇琴摄
除了陶瓷产业,禅城其他传统产业同样在找寻突围新路径,如同样面临严峻外困内忧的纺织业。
佛山市祥纬润纺织有限公司正将“生产能力”与“对接市场能力”两手抓,并谋划打造从针织到印染、服装、品牌的“一条龙”生产线,在产业链配套和创新上下功夫,寻找突围新路径。
面对国外形势的变化,佛山市瑞蒽服装有限公司也从2017年开始转型做国内市场,目前企业转型成功,还成为李宁品牌的核心供应商。
不论是陶瓷行业抑或是其他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都放出一个信号,那就是——低端竞争时代已过时,原创化、品牌化、科技化才是未来发展方向。
而禅城也正在这样的浪潮中,将革新作为必答题,实现新的突围,寻找新的生机。
全球织网:从“单边依赖”到“多元生态”
当前,陶瓷产业正处在充满挑战与机遇的路口。
从国际看,全球产业链重构加速,欧盟碳关税正式实施,美国关税持续加码,国际贸易壁垒不断抬高。
从国内看,绿色建材、个性化定制化需求等不断增加,建陶行业正经历从规模扩张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转型期。
而此次,禅城则以一场行业盛会展现了陶瓷产业的发展路径与韧性——当关税战冲击传统出口路径时,禅城正以“高附加值”武装产品,用更开放的姿态、更前沿的布局,拓展多元化国际市场,在风暴中锚定新的增长极。
为帮助参展企业更好地拓展国际市场,展会期间将举办中国(佛山)RCEP瓷砖卫浴采购大会、俄罗斯采购节、中韩陶卫交流分享会三大国际采购节,定向组织海外采购团,挖掘海外市场新机遇,全面助力中国陶瓷企业开拓多元化国际市场。
此次展会,不仅分散陶企对欧美市场的过度依赖,更为禅城企业提供了低成本试错新兴市场的机会。禅城也正在通过这场展会,实现对单边主义的突围,与对全球产业链重构的适应。
东鹏新材总经理陈春华表示,面对美国的对等关税,公司现在重点将眼光放在东亚与、中东与东南亚,并计划积极拓展海外市场。“目前,绝大部分海外市场是呈现发展向上的趋势,所以对海外市场拓展比较有信心。”陈春华说。
QD瓷砖品牌市场经理何伟敏也表示,借助本届陶博会开设的国际专场他们已经在对接RCEP成员国的采购团,接下来将进行深入交流,力争达成合作。
此外,为助力参展商精准承接广交会(第二期)建材展陶瓷卫浴经销商资源以及更方便国际买家到达佛山陶博会,此次陶博会还特别增设国际专场,在中国陶瓷城展馆打造全球买家对接主场,为全球采购商与买家提供无缝对接的机会,实现展会与国际市场的深度融合,达到1+1>2的效果。
这场盛会,既是中国制造突围的缩影,更是禅城积极推进现代服务业的会展经济,探索引领企业在当前环境下创新突围、重构市场的写照。
共生赋能:政策角色的“服务化转型”
除了企业转型升级,政府的角色从“管理者”向“赋能者”转变,也是禅城经济韧性的重要支撑。
一方面,禅城积极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陶瓷产业集群,搭建更广阔的交流平台,营造一流的营商环境,为佛山陶博会的国际化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历经23年,将陶博会打造成为行业内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强的盛会,推动陶博会升级为“国际性展会”。
同时,禅城还通过“展贸+产业”模式打造全球陶瓷供应链枢纽,不断增强禅城陶瓷产业的实力与竞争力。
另一方面,围绕产业数字化,禅城积极推动企业进行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升级,并支持产业链龙头企业充分发挥“头雁效应”,依托工业互联网平台与产业链上下游中小企业深度互联,形成高效协同的高水平产业链供应链体系。
如,推动众陶联打造陶瓷行业产业集群数字化试点项目,支持其牵头制定《佛山建筑卫生陶瓷产业数字化转型高质量发展白皮书》,明确“产线智能化—企业信息化—产业数字化”三级转型路径。
当下,禅城还充分发挥出口信用保险政策作用,联合中国信保佛山营业部走访跨境电商企业,了解企业出口痛点,引导中小微外贸企业完成出口信用保险申领,提升企业抗风险能力,为企业发展护航。
接下来,禅城将全力推动陶博会与美陶湾深度融合发展,全力推动文化、商业、旅游互促互强,全力推动建陶产业发展,让“禅城服务”深度嵌入国际产业分工体系。
以展会为平台纽带,禅城正让“佛山制造”的匠心精神与全球市场的澎湃需求同频共振,让“禅城服务”的品牌力量与产业跃升的时代机遇交相辉映。
以开放拥抱变革、以创新重塑价值。在重返制造业主战场与全球产业链重构的背景下,我们也希望,禅城以“双展”为支点,撬动制造业实现从“韧性生存”到“韧性增长”的跃迁。
文/禅城融媒记者黄宇琴 通讯员禅宣
来源:佛山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