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国奇谭》中那只为大王做箭的小猪妖,日复一日地打磨竹竿、擦拭铁锅,却始终被否定。它越是拼命迎合规则,越陷入“削足适履”的痛苦——这恰似现代人面对焦虑、不满或遗憾时的挣扎。我们总以为“改变现实”才能获得平静,却忘了真正的转折点往往始于一句:“我接受此刻的不完美
《中国奇谭》中那只为大王做箭的小猪妖,日复一日地打磨竹竿、擦拭铁锅,却始终被否定。它越是拼命迎合规则,越陷入“削足适履”的痛苦——这恰似现代人面对焦虑、不满或遗憾时的挣扎。我们总以为“改变现实”才能获得平静,却忘了真正的转折点往往始于一句:“我接受此刻的不完美。”
黑塞在《荒原狼》中描绘的主人公哈里,正是因为拒绝接受自己“人性与狼性并存”的真相,才陷入精神分裂的深渊。当他学会与内在的矛盾共处,生命反而绽放出新的可能。接纳不是妥协,而是承认:所有抗拒都会制造新的伤口,而接纳能融化执念的坚冰 。
一位来访者曾向我哭诉:“我总被同事的否定刺伤。”我递给她一杯茶,问:“此刻喉咙感受到的灼热感,是愤怒还是委屈?”她愣住了。这让我想起《一个新世界》中的比喻:当人能从情绪编织的故事中抽身,像观察乌云般凝视自己的愤怒,情绪的重量便会减轻。
试试这个练习:下次被情绪淹没时,对自己说:“啊,这是‘受伤的我’在说话,它需要被看见,但不必被它指挥。”这种“第三视角”的觉察,正是打破痛苦循环的钥匙。
《失控》一书揭示:生态系统、经济网络甚至人类意识,本质上都是自组织的复杂系统。试图用理性控制一切,就像用手掌攥紧流沙——越用力,失去得越多。我的瑜伽老师曾说:“树从不‘努力’生长,它只是允许阳光、雨露和风塑造自己的形态。”
接纳的智慧,是信任生命本有的节奏。就像残雪笔下“灵魂与肉体向纵深切入的立体故事”,真正的疗愈发生在我们停止切割自我、允许存在本身如其所是的时刻。
某日我在禅修时,窗外暴雨突至。一位学员烦躁地说:“这雨毁了我们的户外活动!”我指着檐角的蜘蛛网:“看,雨滴在蛛网上跳舞呢。”当我们停止将世界分为“顺我者昌,逆我者亡”,便会发现:接纳如同融化的雪水,看似消逝,实则化作滋养万物的溪流 。
正如心理治疗期刊《全球心理治疗师》强调的:真正的疗愈不是消灭痛苦,而是学会与之共处。下一次,当焦虑如乌云压顶,不妨试试微笑着对天空说:“我接受你此刻的模样。”然后静候云层裂开时,那束属于你的光。
来源:zz随风潜入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