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4月13日,由晋鲁豫高血压联盟主办、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中心医院承办的"晋鲁豫高血压联盟2025学术论坛暨火炬计划《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基层推广山东省启动活动"在济南隆重举行,会议由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徐瑞主持。
2025年4月13日,由晋鲁豫高血压联盟主办、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中心医院承办的"晋鲁豫高血压联盟2025学术论坛暨火炬计划《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基层推广山东省启动活动"在济南隆重举行,会议由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徐瑞主持。
中国高血压联盟主席王继光、中国高血压联盟前任主席吴兆苏、晋鲁豫高血压联盟山东联席主席路方红、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中心医院党委书记苏国海等国内权威专家及出席活动,山东省各级医疗机构代表百余人参加活动。
启动仪式由路方红主持。苏国海在致辞中首先对各位专家、同道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希望山东省高血压防治工作以此次启动活动为契机,推动指南在全省基层医疗机构的落地实施,为齐鲁百姓健康保驾护航。
王继光在致辞中指出,2024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凝聚了全国63位专家的智慧,参考文献达765篇,是指导临床实践的重要纲领。“火炬计划”将通过系统培训,让最新诊疗规范真正惠及基层。
吴兆苏教授也出席活动,并在讲话中回顾了我国高血压防治历程,呼吁“以科研创新推动防控策略优化”。
会议上路方红及与会专家共同启动了“火炬计划——《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山东行”,标志着山东省高血压防治工作进入新阶段。
启动活动结束后,联盟举办了学术会议。会议汇聚国内顶尖心血管专家,围绕高血压精准防控、指南落地实施及区域协作等议题展开深入探讨,邀请到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王继光、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吴兆苏、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孙宁玲、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张宇清、河南省人民医院王浩、山西白求恩医院任洁、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卜培莉进行精彩授课。
王继光提出“分级、分期、分型”管理模式:分级管理要求监测血压、使用有效的降压药物;分期管理要求检测血管及靶器官,选择最佳降压治疗方案;分型管理要求祛除致病原因。他倡导建设“智慧化高血压诊疗中心”(iHEC),整合动态血压、动脉功能评估及AI辅助诊断,推动诊疗标准化。
吴兆苏强调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协同效应(1+1≥4),提出基于“总体危险”的防控策略。介绍了许多分层方法,结合血压、血脂、血糖等指标划分低/中/高危人群,并通过“多病共管”实现危险因素综合控制,如平衡膳食、运动减重等非药物干预。
孙宁玲系统解析2024版指南新增内容,聚焦白大衣高血压、隐蔽性高血压、清晨及夜间高血压等特殊表型。她强调分型管理,如中青年高血压以ARNI或RAS抑制剂为基础,老年患者以小剂量利尿剂为基础。
张宇清探讨血压目标争议,提出:年轻高血压患者、老年且健康状况较好的患者不需要过多复杂治疗方案;改善生活方式是重要基础;药物选择基于强适应症的个体化选择;目前的强化降压临床试验证据仍然非常局限;指南的推荐综合有限的临床试验证据+观察性研究+病理生理学机制。
王浩针对基层痛点,解析高血压防治指南临床实践常见问题,包括:血压监测的仪器使用、诊室内外血压的测量方法比较、原发性高血压仍然被过度诊断、高血压病因构成等问题。
任洁解读全球首部夜间高血压管理共识,明确夜间血压≥120/70mmHg为夜间高血压定义,中国人群患病率高达49.3%。共识提出八大管理建议,包括动态血压(ABPM)筛查高危人群、优先选用长效降压药、控制OSA等原发病。
卜培莉讲题系统梳理继发性高血压的病因谱,重点解析肾血管性高血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嗜铬细胞瘤及单基因高血压的筛查路径。强调PA在难治性高血压中的高占比(17-23%),提出“三步法”筛查流程(初筛线索→病因鉴别→多学科协作),并推荐肾上腺静脉采血(AVS)作为分型诊断金标准。结合山东地域特点,卜教授呼吁加强基因检测在罕见病因(如Liddle综合征)中的应用,推动区域性MDT协作网络建设,提升精准诊疗水平。
本次论坛同步召开视频直播会议,吸引线上线下参会者逾2000人。与会专家一致认为,随着精准诊疗技术的普及和区域协作的深化,高血压防控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火炬计划的启动,不仅锚定了未来三年的行动方向,更需以学术创新为引擎,将蓝图转化为实践。相信晋鲁豫高血压联盟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三省携手共进,为实现“健康中国2030”高血压防控目标贡献更大力量!
来源:大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