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你可能不知道,现在街边随处可见的缅甸芒果饭,在30年前曾是香港高级餐厅的限定甜品。这个拥有伊洛瓦底江冲积平原的国度,巅峰时期年产大米1200万吨,养活着整个东南亚。但去年,缅甸驻华大使却在国际会议上哽咽:"我们不得不向邻国求购救济粮..."
你可能不知道,现在街边随处可见的缅甸芒果饭,在30年前曾是香港高级餐厅的限定甜品。这个拥有伊洛瓦底江冲积平原的国度,巅峰时期年产大米1200万吨,养活着整个东南亚。但去年,缅甸驻华大使却在国际会议上哽咽:"我们不得不向邻国求购救济粮..."
时间倒回1980年代,仰光港的运粮船队能从港口排到安达曼海。英国殖民时期留下的铁路网和灌溉系统,让缅甸成为全球最大稻米出口国。当时缅甸人均GDP是泰国的2倍,曼谷富豪以能买到缅甸红宝石为荣。
1990年军政府上台后,这个国度开始步步沉沦。三组数据触目惊心:农业投资锐减83%,化肥补贴取消导致亩产暴跌,更致命的是美国长达20年的经济封锁。笔者查阅世界银行报告发现,缅甸农民至今仍在用二战时期的脱粒机。
去年雨季,我在掸邦亲眼见到这样的场景:本该插秧的农田里,十几个孩子正在泥潭中摸田螺充饥。当地农业局长私下透露,全国40%的育秧田已改种罂粟,"种粮食亏本,种毒品能换枪保命"。
西方制裁像一把双刃剑,美国冻结的120亿美元海外资产中,有70%是农业出口所得。更荒诞的是,欧盟一边禁止缅甸大米进口,一边又通过泰国转口贸易购买。这种"既要制裁又要吃饭"的双标,让缅甸陷入死循环。
中缅边境的姐告口岸,每天有300辆货车满载云南化肥入境。中国农科院的水稻项目已在伊洛瓦底江三角洲试种成功,亩产提升60%。但笔者注意到,这些援助粮袋上都印着"非转基因"标识,这在全球粮食援助中极为罕见。
在曼德勒郊区的黑市,1公斤大米价格是官方的3倍。55岁的吴敏梭告诉我,他偷偷典当了祖传的佛塔金箔,"功德可以重修,孙子不能饿死"。这种信仰与生存的撕扯,正在摧毁千年的农耕文明。
值得关注的是,缅甸青年正用手机破解困局。TikTok上#SaveOurRice话题获得230万次播放,00后们直播废弃水利设施,喊话"修好这条渠就能多养200个孩子"。这种来自民间的自救,或许比国际援助更有效。
缅甸农业危机本质是治理能力危机。当军政府把30%财政预算用于购武,就注定了今天的饥荒。其实缅甸可以借鉴中国"精准扶贫"经验,但前提是政局稳定。
站在勃固王朝的古代粮仓遗址前,夕阳把残存的砖墙染成血色。手机弹出新闻:缅甸今年将首次接受联合国粮食计划署救助。放下相机时,我听见导游轻声说:"请多拍我们的稻田,别让世界只记得我们的战争。"
来源:老杨侃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