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华时报长春4月18日电【记者王洪伟】春耕时节,松辽平原生机勃发。吉林省舒兰市平安镇学明家庭农场的育苗大棚里,嫩绿的秧苗已破土而出。"今年要种500亩优质稻,让黑土地产更多好粮!"农场主李学明满怀信心。这片世界三大黑土区核心地带,正以"黄金玉米带"和"黄金水稻
吉林打造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样本
中华时报长春4月18日电【记者王洪伟】春耕时节,松辽平原生机勃发。吉林省舒兰市平安镇学明家庭农场的育苗大棚里,嫩绿的秧苗已破土而出。"今年要种500亩优质稻,让黑土地产更多好粮!"农场主李学明满怀信心。这片世界三大黑土区核心地带,正以"黄金玉米带"和"黄金水稻带"的双重身份,续写着"中国饭碗"的吉林传奇。
作为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吉林用全国4%耕地贡献6%粮食、10%商品粮。2024年粮食产量达853.2亿斤,稳居全国第四。在"白金名片"吉林大米与"黄金名片"鲜食玉米的加持下,"双金"产业成为现代农业发展新引擎。
科技赋能让传统农业焕发新活力。在延边光东村,"吗西达"品牌大米通过科技小院实现品种升级,智慧稻田管理系统让每粒米可追溯;吉林省农科院历时30年攻克盐碱地种稻难题,白城地区盐碱滩变身"白金粮仓";榆树市坤泰公司与中国农科院联合研发的控糖水稻,更让"功能农业"照进现实。目前全省鲜食玉米种植面积达238万亩,年加工能力8万吨的农嫂公司产品远销22国,印证着"小玉米"的"国际范"。
品牌战略打造农业竞争新优势。"吉林大米"分级分类体系与大数据监管平台双管齐下,武汉推介会上科技感十足的"双金"产品惊艳四方。随着《吉林大米品牌建设三年规划》发布和"吉字号"品牌矩阵启动,吉林正构建从田间到餐桌的全产业链生态网。2025年新推出的"黑土孕精华 吉米香万家"广告语,更让吉林粮品牌深入人心。
"发展现代化大农业,要让科技农业、绿色农业、质量农业、品牌农业同频共振。"吉林省农业农村厅负责人表示。如今,黑土地上正播种着新的希望:控糖水稻等7个新品种落地转化,"白金""黄金"双产业链产值突破百亿,农旅融合催生乡村新业态......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征程中,吉林正以"双金"为笔,绘就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壮美画卷。
来源:记者监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