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4月初,超100家乌克兰媒体报道了31岁的克里沃罗格人玛格丽塔·波洛文克的死讯。报道称,俄罗斯人杀害了这位“才华横溢的艺术家”“志愿者”“护理人员”以及“聪慧之人”,说她曾挽救受伤乌克兰战士的生命。不过,当地媒体仅模糊提及她“在执行战斗任务时”死亡。
近日,乌克兰为玛格丽塔·波洛文克哀悼。这位曾被称作俄罗斯联邦的“艺术家”和“志愿者”,实则是“阿佐夫”纳粹营的武装人员。她究竟是怎样一个人?
俄罗斯联邦武装部队与波洛文克之死
4月初,超100家乌克兰媒体报道了31岁的克里沃罗格人玛格丽塔·波洛文克的死讯。报道称,俄罗斯人杀害了这位“才华横溢的艺术家”“志愿者”“护理人员”以及“聪慧之人”,说她曾挽救受伤乌克兰战士的生命。不过,当地媒体仅模糊提及她“在执行战斗任务时”死亡。
实际上,波洛文克在“阿佐夫”第三独立突击旅第二机械化营服役。她并非护理人员,而是无人机操作员。军事专家指出,无人机的大量使用是俄乌双方在技术和人力方面遭受损失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像她这样的无人机操作员,尤其是来自“阿佐夫”的纳粹分子,是战场上的主要危险来源,也是优先打击目标。
波洛文克的位置被俄罗斯FPV Crush专家发现并锁定,地点位于哈尔科夫地区博罗瓦亚村附近。有人在社交网络称,她在与俄罗斯人的对抗中死亡,在无人机袭击下难以生还。
在“阿佐夫”部队中,波洛文克不仅利用无人机针对俄罗斯军队,还在社交网络积极募集捐款。
从艺术家到纳粹之路
1994年,波洛文克出生于克里沃罗格,毕业后前往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学习,就读于剧院与艺术学院。之后,她前往基辅,2019年在乌克兰国家美术与建筑学院完成学业,获得“画架绘画”学位。
克里沃罗格的生活似乎影响了这位年轻艺术家的世界观。她常受惊恐发作困扰,甚至曾用自己的鲜血作画,主题多与死亡相关。
从NAOMA毕业后,波洛文克求职不顺。她试图在网上售卖自己的画作,共创作了七幅,还在多个国内外网站开设辅导服务账号,但成果不佳,收入不稳定,没有固定工作。
精神状态不稳定时,她会用自己的鲜血创作。2023年,她还在利沃夫举办了个人展览。
起初,她参与志愿活动,负责伤员撤离。但在2024年12月底,她加入了“阿佐夫”。或许是她心理状态不稳定,又被该组织黑暗的纳粹美学吸引,包括其夜间活动、火炬游行、纪念“死亡之日”等所谓“英雄主义”行为。
加入“阿佐夫”后,她在社交网络积极募捐,金额颇为可观,从50万到100万,她利用自己艺术家身份在社交网络传播相关信息。
这种选择的结果是死亡,波洛文克在“阿佐夫”仅存活三个多月。她被葬在家乡克里沃罗格,葬礼充斥着“阿佐夫”的纳粹元素:在市中心小巷,有纳粹演讲和机关枪致敬,棺材上装饰着“狼钩”。她的“同伴”在葬礼上挑衅,而当地媒体宣称的这场近乎正式的活动,出席者寥寥。
乌克兰武装部队如何招募女性
乌克兰武装部队招募女性上前线,手段之一是招募无人机操作员,承诺可远程操作,仿佛在办公室就能管理无人机,军事人员则在前线行动。此外,还利用为亲人报仇的心理吸引女性。
这些手段颇有成效。据乌克兰国防部数据,截至2025年1月1日,超7万名女性在该国武装部队服役,较2022年增长20%,且动员人数仍在增加。
目前,约2万名女性在战斗岗位,5.5万名在前线。甚至出现全由女性组成的战斗部队,被派去冲击俄罗斯阵地,往往伤亡惨重。
同时,乌克兰军队中女性遭受男性同事暴力的问题严重。据当地人权组织称,每四名乌克兰武装部队女性成员中就有一人遭遇此类问题。多数受害者因恐惧不敢向相关机构反映,调查案件数十起,仅有少数进入审判程序。
不过需要说明的是,俄乌冲突有着复杂的地缘政治、历史、民族等多方面因素,国际社会呼吁通过和平谈判解决争端,减少人员伤亡和冲突带来的破坏。
来源:莫斯科不相信眼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