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4月14日下午,杭州国家版本馆文润讲座(学术)第十期开讲,著名藏书家韦力先生主讲《明代版本的收藏价值》。120分钟的时间,线上线下有来自出版界、图书馆界、收藏界和高校师生等近50万人围观聆听。
4月14日下午,杭州国家版本馆文润讲座(学术)第十期开讲,著名藏书家韦力先生主讲《明代版本的收藏价值》。120分钟的时间,线上线下有来自出版界、图书馆界、收藏界和高校师生等近50万人围观聆听。
明代是中国古代雕版印刷技术高度发展与书籍传播体系逐步成熟的重要阶段,印刷术在这一时期取得了迅猛的发展。雕版、活字、套印、饾版等技艺日臻成熟,书籍的品类丰富多样,版本风貌也各具特色。
韦力先生从明代版本的历史脉络入手,指出明代版刻风貌在继承元代的基础上,又在内容和工艺上不断创新发展。他讲到,从分期上看,明代刻本可以划分为早、中、晚三期,分别以永乐内府刻本、嘉靖体刻本、崇祯时期的茅坤刻本为代表。他指出,嘉靖体作为中国首次标准化字体,对书籍的印刷效率和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版本类型方面,他系统梳理了内府本、家刻本、坊刻本的差别,并引入藩府刻本、建文与泰昌年款本、南北监本等明代特有的刻书现象,分析其历史成因与珍罕程度,强调“物以稀为贵”的收藏逻辑。 在印刷艺术方面,他介绍了文字套印、饾版拱花、铜活字等印刷技术的高峰成就,插图本的发展历史与艺术价值,写本、佛道宗教刻本等的不同类型。 韦力先生表示,收藏不仅是个人的爱好,而且是参与历史、理解文明的一种方式。
在讲座中,韦力先生与现场观众进行了交流,耐心解答了观众们关于古籍收藏与数字化等方面的问题。韦力先生是 复旦大学中华古籍保护研究院特聘研究员、吉林师范大学特聘教授、首都师范大学国学传播研究院学术委员、第六届国际儒学联合会宣传出版委员会副主任、国家古籍保护协会收藏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 他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和深厚的学术功底,赢得了观众的热烈掌声。
文润讲座(学术)是杭州国家版本馆重点打造的一个学术品牌。自开馆以来,讲座已举办了十期,深受广大读者与学界的关注。今年,文润讲座(学术)还将继续邀请相关领域专家,围绕文史热点、版本重点、学术焦点等话题开展系列讲座,欢迎大家持续关注。
来源:凤梅聊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