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河北港口集团秦港股份九公司码头的取装作业现场,每小时能完成5000吨煤炭的装载任务,可是现场却看不到忙碌的装卸工人。工人都到哪里去了?原来,他们就在不远处的调度指挥中心,“云”上生产忙。
在河北港口集团秦港股份九公司码头的取装作业现场,每小时能完成5000吨煤炭的装载任务,可是现场却看不到忙碌的装卸工人。工人都到哪里去了?原来,他们就在不远处的调度指挥中心,“云”上生产忙。
在秦皇岛港智慧生产调度指挥中心,取料机和装船机的工作状态通过智能化系统显示界面实时显示,工人们在操作系统输入相关作业参数,点击“启动”就实现了全流程一体化生产,10到12小时就能装满一艘载重5万吨的货轮。
传统老码头变身智慧新港口,背后是一场从“四肢”到“大脑”的革命。首先是用“智能化”强健“四肢”。给取装设备装上雷达扫描、单机定位及AI策略分析等系统,就能够实现作业指令自动生成、料流稳定性实时监测与碰撞风险智能规避,再配合热成像测温等技术,让港口生产作业体系更安全高效。
秦皇岛港股份有限公司第九港务分公司副经理卜会峰说:“从2023年开始,在单机自动化改造的基础上又对设备进行了全流程一体化的改造。”
全流程一体化改造就像是用“智能化”充实港口“大脑”。依托数字孪生驱动、多源感知融合、智能决策引擎这三大核心技术,再结合网络神经传送的数据,给煤垛形态来一个毫米级精度建模,构建起智慧作业体系。操作人员仅需点击“启动”按钮,堆料机、取料机等设备就能按照流程自己工作,作业效率提升10%到15%。
目前,全流程一体化项目已经进入全面测试阶段,今年6月正式试运行。到那时,港口作业就能实现从“有人操作”升级成“无人干预”啦。
来源:长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