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葛夕和留几手离婚之后,鲜少听到女方的消息,男的倒是没少出现在热搜上。
葛夕和留几手离婚之后,鲜少听到女方的消息,男的倒是没少出现在热搜上。
最近一次,是聊到自己见到年轻女孩,也开始春心萌动了。
包括他的隐疾,也莫名治好了。
葛夕虽然是节目中主动选择离开的一方,但她的春天,没留几手过得那么舒服。
甚至还自曝,抑郁复发。
当时看节目的时候,笔者也顺带去翻了翻葛夕的自媒体,
葛夕分享出来的状态是很多元的、有生命力的,
弹钢琴、玩架子鼓;
有好奇心,会去尝试跳伞,感受不一样的人生体验。
总之,真的给我的感觉,和节目中那个一直付出,畏畏缩缩要验证伴侣究竟爱不爱自己的葛夕,是不一样的。
但有时候也不得不承认,我们在社交平台上塑造的形象,有可能也是刻意为之,是希望别人看到的自己的模样。
那么,以前生活中的葛夕是什么样的?
她仰望留几手,几乎大事小情都由他定夺,
会被他那套“我的审美是白幼瘦”PUA,感到自卑。
也会在怀孕的时候,因为留几手要丁克,自己一个人去医院做流产手术。
习惯了当留几手的保姆,甚至临要离了,还会为他准备planB计划。
她自己说因为“太重感情”,才会这样,但这些所谓的“沉没成本”,不是牵绊葛夕的主要原因。
她的人生底色,就是被训练成了“服从”的样子。
而留几手正是因为把她看得透透的,才知道如何拿捏,她不会反抗。
葛夕是在单亲家庭中成长起来的,妈妈对她的教育很粗暴,
即大人这么忙,小孩就是要少添麻烦,绝对服从。
葛夕回忆起小时候经常下跪认错的场景,她心理上也觉得“该”,因为她知道妈妈一个人带大自己有多不容易。
那种隐忍、辛苦、委屈,在一个早慧又敏感的女孩子看来,源头都在自己身上。
所以她要早早学会自控自省、懂事、体恤他人,哪怕这些跟她当时的年龄并不匹配。
当“乖乖女”,也是在压抑自我。
所以成年后的葛夕,也会尝试用一些所谓的出格行为(比如打耳洞、纹身),来表达迟来的叛逆。
留几手的不拘一格、敢说敢骂,在葛夕看来也是一种自己很难拥有的“叛逆”,所以她会被他所吸引。
而留几手,某种程度上也代表了葛夕潜意识里缺失的“爸爸角色”。
她想得到爸爸的爱,所以要先讨好、先表现,而且会一直小心翼翼地确认,我值不值得他(爸爸)的爱?
而葛夕又不想成为妈妈那样被动付出的样子,却不自觉地重蹈覆辙。
我觉得这种矛盾,也在折磨着今时今日的葛夕。
某种程度上,她只是爱着自己臆想中的留几手,那是她自己造的“安全屋”。
所以,即便在她离婚后,在她离开这个安全的、习惯的环境之后,她还是会时不时地回退到无助、迷茫的状态。
毕竟她还不确定,脱离了“付出、求肯定”的模式之后,自己内心有没有足够的能量和力量,去坚定地爱自己。
反观留几手,他才不呢,离了就要开始新生活。
他参加两档综艺节目,还完成了营业额两百万的带货直播;
被说亏掉葛夕的嫁妆,也不从自己身上找原因,直刚那是夫妻共同财产,而且我的私房钱亏得更多。
天天上微博骂人,说自己不被命运击倒,宣传正能量老被压,
属于是一边掀桌,一边盘着流量, 在自己的舒适区范围内就把钱挣了。
不得不说,男人在这方面的“主位意识感”,就是与生俱来的比女人强。
你会发现什么“不配得感”、“内耗”啊什么的,在男人身上还是少之又少的,他们更常见的想法是:
“你质疑我?你来试试我有多强?”
而这不是因为男人比女人更理性,是女人长长久久地被赋予“第二性”的位置,是被他者化的,所以“主体感”是比较弱的。
那怎样才能培养一个强内核、强主位意识?
我觉得,我们首先要把自己重养一遍,更多关注到现阶段的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想变成什么样子,
而达成这个“理想样子”,千万不要寄希望于别人身上。
不是要谁喜欢你、肯定你,看到你变成什么样,而是要把自己的情绪和状态,养得舒服自在一些。
说起来容易,我觉得做起来也是一件道阻且长的事情,姐妹们都多多以第三视角内观自己,好好努力吧。
来源:黄小读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