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Cherry Huang:强生创新制药是一家“敢为人先”的公司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4-19 10:02 2

摘要:2024年4月中旬,面对这个问题,强生创新制药中国区总裁Cherry Huang回答:最大的感受是,强生创新制药是一家“敢为人先”的公司,这在英文中的表达是Be Bold。

“到任新岗位一年半,你的最大感受是什么?”

2024年4月中旬,面对这个问题,强生创新制药中国区总裁Cherry Huang回答:最大的感受是,强生创新制药是一家“敢为人先”的公司,这在英文中的表达是Be Bold。

这种“敢为人先”体现在日常工作的每一件事情中,Cherry和团队非常推崇这种精神。她将“敢为人先”总结为三重含义:敢创新,敢坚持,敢用人。

强生创新制药中国区总裁 Cherry Huang

Cherry受访的当天,在上海黄浦江畔,强生旗下创新肺癌治疗药物锐珂®(埃万妥单抗注射液)正式宣布在华上市。锐珂®此前在中国获批用于一线治疗携带EGFR 20号外显子插入突变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为既往预后不良且治疗选择有限的患者带来了创新突破,这是“敢为人先”最生动的注脚。

Cherry在很多个市场工作过,她从来没有看到哪个市场像中国一样发展速度如此快,每一天都在往好的方向前进。但是从制药企业的角度来看,市场在高速发展,巨大的患者需求仍然未被满足,如创始人保罗·杨森博士所言,“我们还有很多事要做,因为患者在等待”。

患者还在等待,Cherry和团队每一天都在努力,希望把强生的“敢为人先”转化为患者的切实获益。

5年引入40款突破性创新药物

什么是“敢创新”?Cherry认为,强生要做的创新是突破性的创新,要去解决的问题是还没有人解决的问题。换成制药行业的表达,强生的研发方向是First-in-class和Best-in-class药物。

以刚刚上市的锐珂®为例,这是肺癌领域的突破性创新治疗药物。强生已经在血液肿瘤领域建立了优势地位,这是第一次真正进入肺癌领域,对强生来说,这是一个崭新的、突破性的开始。公开信息显示,在前不久的ELCC欧洲肺癌肿瘤年会上,埃万妥单抗相关的MARIPOSA研究数据发表显示, EGFR经典突变一线治疗患者的OS(总生存期)相比现在的标准疗法延长至少一年以上。对患者来说,锐珂®的全新作用机制和突破性的总生存期,给肺癌患者及其家庭带来崭新的希望。这也让锐珂被业内称为“开启肺癌双抗治疗时代”的里程碑产品,有望重塑我国肺癌治疗格局,也充分彰显了强生对肺癌患者的坚定承诺。

可以重塑一个疾病治疗格局的药,其创新性是绝对的。

锐珂中国上市会现场图片

锐珂®是一款全人源双特异性抗体,同时针对EGFR和MET两个靶点,而这两个靶点通路的异常是导致肺癌患者耐药的重要原因。锐珂®通过胞外结合,激活免疫细胞,与胞内起效的药物发挥协同抗肿瘤作用,同时调动免疫系统抗击肿瘤,给患者带来长期获益。一项随机、开放标签、PAPILLON临床Ⅲ期研究结果表明,与单独化疗相比,埃万妥单抗联合化疗可将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降低61%。研究同时观察到,亚洲人群亚组研究者评估中位PFS为14.1个月。

Cherry表示,EGFR基因突变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长期面临治疗选择及治疗效果有限的困境。锐珂®的上市为这些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希望,有望实现生存破局。强生也将持续扩展肺癌产品管线,让更多创新治疗惠及中国患者。

创新是制药企业的立身之本,作为早已在多个疾病领域建立优势地位的企业,创新刻在强生创新制药的基因里。

自1985年入华以来,强生在中国市场扎根已经40年,见证了中国居民医疗健康需求不断增长和中国医药市场不断发展壮大。过程中,强生一直致力于引进和生产高质量的创新产品来满足不断增长的医药卫生需求,这些产品覆盖了肿瘤、免疫、神经科学、肺动脉高压等六大治疗领域。

在Cherry看来,医药领域真正的突破性创新成功率只有10%,即开发十个项目,可能只有一个最后能真正上市,到达临床。而一个真正突破性的创新,端到端的研发至少需要10年。综合看10%和10年这两个数字,足以说明做医药创新“是需要一些勇气的”。

强生有这样的勇气,也敢于迎接这样的挑战。2024年,强生集团在研发上的投资是172亿美元,占其当年营业收入近19.2%。即便放在全球医药健康行业,这个数字也当属领先。此外,在各个疾病领域,强生的研发团队都汇聚了全球最顶尖的科学家,这支研发团队跟全球各个市场的医学团队紧密合作,深切了解每个市场未被满足的患者需求和医生需求是什么,充分保证了临床设计方案的科学性、严谨性。

Cherry说:“我们期待在接下来的五年,能够为中国的患者引入超过40个突破性创新疗法或者适应症。”

5年每年服务超50万患者

引入创新疗法或者适应症后,下一步是患者如何用上。为了提高可及性,强生的团队一直在坚持。

Cherry Huang女士在接受采访

“不管做什么,健康最后都要回到根本,就是‘患者为先’,这是我非常坚持的一点。”Cherry表示。

在制药行业,从研发到准入、商业化落地,再到为患者打通最后一公里,每一个环节都紧紧相扣,需要跨团队共同合作。大家有共同的信念,都以患者为先,才能把这件事情做好。

中国在2015年开始药政改革,鼓励创新。之后,强生创新制药有34个突破创新药品在中国获批上市,在行业里面,这个成绩是令人骄傲的。近几年,医保目录每年调整,前述34个创新药中,有31个被纳入医保目录,惠及了更多患者。

创新药的商业化有很重要的一块工作是帮助临床医生了解药品的科学价值,强生创新制药一直坚持以科学为本的学术活动,开展各种各样的医学交流,充分帮助临床医生了解药品的临床价值,同时也了解医生还有哪些未满足的需求。

比如,在肿瘤领域,强生的优势一是血液肿瘤,二是实体肿瘤。近些年,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包括新药新技术的应用,肿瘤患者的生存率逐步提高。随着生存率的提高,肿瘤患者的需求也在增长,他们对生活质量、疾病管理、康复管理等提出了更高的期待。正是基于这样的洞察,强生创新制药从去年开始与医院、临床医生、患者协会、媒体等多方合作,合作探索并建立了端到端的肿瘤全周期管理体系,帮助患者及其家庭更好地对抗肿瘤,更希望把恶性肿瘤真正变成可控的慢性病。2025年,这方面的工作会更加频繁。

在精神卫生领域,今年3月,强生刚刚为中国的重度抑郁患者带来了First-in-class的创新药物速开朗,这款药有着全新的机制和给药方式,填补了这一治疗领域的市场空白。针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强生研发的一个月、三个月和六个月的长效针剂,能够帮助患者减少用药频率,增强依从性,另外也能提升用药效果,减少复发,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帮助患者回归家庭、回归社会。过去14年,强生跟各方合作组织开展精神卫生月活动,一方面帮助患者了解更多关于疾病的知识,另一方面通过为患者发声,呼吁公众正确认识疾病,消除对患者的歧视和不公正的眼光,进而发动全社会去帮助患者。

在Cherry看来,“患者为先”已经刻在强生创新制药和每个员工的DNA中,公司内部的每个决策都被这一理念指引。

“接下来的五年,希望我们每年都能够提供新的创新药物,更重要的是与各方合作,帮助超过50万的患者和他们的家庭获益,共建以患者为中心的生态圈。”Cherry坚定地表示。

5年培养30位领导者

强生在华发展的40年,也是中国本土医药行业高速成长的40年。过程中,强生为本土制药行业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这些人才中有部分流向了其他跨国药企和本土制药企业,成为优秀的领导者和决策者。

那么强生的用人秘诀是什么?Cherry总结了几点:

第一是领导者的重视。Cherry经常跟业内外其他公司的CEO做交流,聊策略、谈执行,每次的谈话主题都会涉及人才。在她看来,一家制药公司如果没有优秀的人才、优秀的团队,就算有再好的策略也只能是梦想,无法实现,所以人才是她每天都会花时间的事项。

对中国市场,Cherry有一些自己的独到看法:中国社会发展特别快,从员工到带人经理、管理者,每个人的工作都特别忙,很少有时间和机会沉淀自己,以及提升自己的关键能力,也很难去做策略性的思考和领导力的建设。对此,Cherry表示,成长型思维、前瞻性的人才发展理论是强生人才观的第一步。用人不能局限于其过去做过什么,更重要的是要看他的成长潜力,帮助他去实现职业上的梦想,简而言之就是敢用人、敢用新人。强生还在内部设置了轮岗、转岗机会,敢于给员工机会去做新的尝试,并且有相应的支持体系去帮助他们发展。

第二,领导力的提升很重要。2024年,强生创新制药构思了很多想法,反复打磨后,2025年在内部推出了“坚翼之星”领导力营。这是一个10个月的领导力培训营项目,旨在帮助领导者们提升综合性的思维能力和管理能力。

人才培养跟员工每天的生活环境息息相关,后者可以称为企业文化,强生现在在内部塑造“坚翼文化”,即Be Bold敢为人先、勇于担责。这背后的逻辑是,虽然社会变化日新月异,但优秀的人才总是要敢于尝试新的东西,哪怕失败也可以吸取经验,得到更好地发展。

强生推崇多元化的团队,鼓励不同风格、不同背景的人才加入,共同为公司的发展贡献力量。

“在人才方面,我们也有一个小目标,希望接下来5年能够培养超过30位行业领军人物。不管他们是扎根本土,引领中国健康行业的发展,或者走上强生的国际舞台,把中国的影响力带到全世界。”说到此处,Cherry笑了一下,她说30是一个小小的理想的数字,实际的结果当然越多越好。

她很期待那一天的到来。


来源:经济观察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