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成长 | 西安藤信学校小学部第2期班主任沙龙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4-19 10:09 2

摘要:在班主任经验交流会上,有着多年一线带班经验的刘启利老师率先分享《看见是一种爱》的教育观。只有让每一个生命都被看见,才能给予孩子充分的尊重、持续的关注、真诚的接纳、温暖的爱护和有力的支持。这不仅是教育工作者的职责所在,更是教育的本质要求。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走

看见·成长

西安藤信学校小学部第2期班主任沙龙

当你只看见行为,

那只是浮光掠影的表象;

当你读懂行为背后的渴望,

教育才开始真正发生。

在这里,

让我们分享"看见"的智慧,

让爱在教育中流动,

让每个生命都被温柔以待。

因为真正的教育,

始于看见,成于理解,终于成长。

4月16日、17日,西安藤信学校小学部班主任们及部分导师齐聚一堂,开展了以“看见成长”为主题的班主任沙龙。

本期沙龙主持人:樊晶、薛育红。

在班主任经验交流会上,有着多年一线带班经验的刘启利老师率先分享《看见是一种爱》的教育观。只有让每一个生命都被看见,才能给予孩子充分的尊重、持续的关注、真诚的接纳、温暖的爱护和有力的支持。这不仅是教育工作者的职责所在,更是教育的本质要求。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助力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肖欣哲老师以细腻的教育感悟和鲜活的实践案例,深情阐述了“看见”的育人哲学。她目光坚定地说:“看见,是一种穿透表象直抵心灵的力量,更是教育者最珍贵的专业素养。”唯有将“看见”转化为持续的关注、科学的引导和温暖的陪伴,才能让这份力量真正成为照亮学生成长之路的明灯,助力他们在人生旅程中绽放独特光彩。

封学老师深情回顾与学生相伴的这一学期。她感慨道:“这段旅程不仅见证了孩子们的蜕变,更让她在育人之路上收获了沉甸甸的成长。”她认为,"看见生命"是教育工作的核心要义。未来,她愿继续做他们成长路上的同行者,用爱与智慧,陪伴这群少年奔赴更辽阔的星辰大海。"

魏俊青老师用爱与责任,在教育旅程中点亮每个成长瞬间。从教导孩子整理书包、制定计划,到培养独立习惯,她在细微处播撒未来的种子。她深知,教育是生命的彼此照亮。当孩子倔强时,她看见渴望被认可的心;当学生退缩时,她读懂未说出口的忐忑。这种"看见",让教育成为心与心的对话。在教育的长河里,不仅看见行为,更看见行为背后的生命律动。因为真正的教育,始于用心看见,成于用爱陪伴,终将见证破茧成蝶的绽放。

蒲老师的讲述如潺潺流水,将工作中的亲身经历与深刻感悟娓娓道来。在那些跌宕起伏的故事里,我们不仅看到了学生的蜕变、家长的理解,更见证了一位教育者在育人路上的自我成长与升华。未来的日子与孩子们并肩同行,只为守护生命的蓬勃生长,静待花开。

强肖老师以“在情绪的褶皱里种光——看见成长”为主题,带来了一场深刻而温暖的分享。她指出,小学班主任在教育工作中,需要学会“看见家长、看见学生、看见自己”。这不仅是对他人内心世界的洞察,更是对自我需求的深度认知。因为唯有真正“看见”,才能给予真诚的回应;唯有相互“看见”,方能实现共同的成长。

在热烈的讨论环节,大家围绕“如何应对学生成长中的挫折”“如何看见孩子表现背后真是的情感需求”等问题展开了深入交流。大家各抒己见,提出了许多切实可行的建议和方法思维的火花在交流中不断碰撞,为解决日常教育工作中的难题提供了新思路。

活动接近尾声,西安藤信学校校长尚怀奇和与会领导对本期班主任的优秀表现给予高度肯定。同时指出:作为新时代的教育工作者,"看见"不仅是一种能力,“看见是一种选择”,“看见”是一种责任,“看见”是一种力量,“看见”更是一种躬身实践的教育态度。让我们真诚相看,看见你,看见我,看见彼此,看见成长与未来。

唯有真正学会"看见",才能穿透学生成长过程中的细微变化——看见课堂上欲言又止的眼神中潜藏的求知渴望,看见课间角落里沉默寡言背后的心理诉求,看见家庭变故对学生行为习惯带来的微妙影响。只有秉持这样的教育自觉,以敏锐的洞察力捕捉成长信号,以同理心解读孩童内心密码,以专业力回应发展需求,班主任工作才能真正成为照亮学生心灵的灯塔,让教育的温度浸润每个生命的拔节生长。

教师活动感悟分享

“看见成长,就是要用‘显微镜’发现学生细微的闪光点。每个学生都是一颗独特的种子,有的开花早,有的需要更长的蛰伏期。作为班主任,我们要学会观察他们的点滴进步,记录微小变化,及时肯定。通过照片、文字或视频记录成长轨迹,让学生直观感受到‘我在进步’。未来,我愿以爱为底色,以责任为基石,做学生成长路上的点灯人——因为他们闪耀的光芒,也照亮了我自己的教育人生。”(二年级 王敏敏)

“当“情绪的褶皱”这个比喻在沙龙中被提起时,心底某处悄然共鸣。教育领域里,每个孩子都是一本未完成的书,那些被成绩、纪律掩盖的褶皱里,藏着原生家庭的回响、叛逆期的惶惑,甚至是自我认同的裂缝,。强老师分享让我感触颇深,这场沙龙像一场温柔的修行,提醒我教育不是完美的雕塑,而是在褶皱处播种希望的艺术。愿往后的日子里,能以更细腻的触角感知情绪的纹理,用耐心与善意,让每一处褶皱都透出成长的光。(三年级 滑梦婷)

“真正的看见不只是眼睛看到了,而是要有心灵上的交流,是有积极的回应。要看见孩子的兴趣、天赋、情绪、需求,是看见生命,看到成长。每次沙龙都是与同行的思维碰撞,这让我意识到,每个孩子都是一颗独特的种子,成长节奏不同 。身为班主任,我们要用耐心与爱,为他们提供适宜的土壤、阳光和水分。反思自身不足,学到新的教育方法,实现自我成长。未来,我会带着收获,继续守望学生成长,静待每一朵花都灿烂开放。”(六年级 杨涛)

学生每一次的沉默、每一个微小的请求,都可能是内心世界的一次呼喊。当我们用心看见,才能从根源上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引导他们积极向上。这次分享让我明白,看见不是简单的观察,而是理解与共情,是蹲下身子与学生平视。今后,我会把“看见”融入日常,用耐心与爱,为学生的成长保驾护航,让教育更有温度。(四年级 王薇妮)

在本期班主任沙龙中,魏老师的分享让我看见教育不是修剪枝蔓,而是守护每颗种子的生长节奏。强老师和蒲老师的分享更印证了这一点:当教师蹲下身倾听孩子的心声时,教育便产生了双向治愈的力量。班主任应是麦田里最耐心的守望者,我将把这份启迪化作行动,用更柔软的姿态走进孩子们的内心剧场,让每个生命都能在看见与尊重的土壤里自在生长。(一年级 耶祥)

看见懵懂的幼苗,看见细心呵护藤苗成长的工匠们耐心的教导孩子们;看见我们成长方向的引领者悉心指导我们工作;看见自己这一年来陪伴藤苗成长的历程艰辛但意义非凡;看见家长们的逐步认可并做到积极配合,共同见证孩子的成长历程。(一年级 王彩娟)

第一次参加班主任沙龙,我像个偷偷旁听的小孩,当我坐在班主任沙龙角落里,看着各位前辈们聊起班上的孩子的成长——他们说起这些时眼睛发亮的样子,让我深受触动,甚至有点鼻子发酸。原来当班主任是这样的啊,不是教务系统里的数据,而是活生生的、会疼会笑的成长。也让我对于未来的班主任工作充满了憧憬与期待!

散会后我躲在办公室翻了很久班级相册,也思考了很多,想象着明年此刻,我可能也会指着某个小脑袋说:"这孩子开学时连书包都不会整理,现在都能帮同学系鞋带了",或者抱怨着"我们班那群皮猴子啊",嘴角却忍不住上扬——光是想想,手心就微微发烫。

这大概就是班主任的魔法吧,把琐碎的日常酿成蜂蜜。现在我空白的日志本第一页,正等着落下第一个故事的开头。(一年级袁梦)

关于班主任沙龙活动《从如何做一个有温度的班主任》到《看见成长》每一期的参与,每一次的聆听,都能被深深触动,让我更深刻的领悟到教育的底层逻辑无外乎爱与责任。看到更茁壮成长的学生,看到更具爱与责任得老师,看到更积极融洽的家校关系,一切都是那么的自然而美好,我想这就是看见的力量,在看见中,共成长!(一年级 薛育红)

“看见”这个词承载着沉甸甸的分量,它贯穿于教育的始终。今天的班主任沙龙让我感受颇深,在教育旅程中,持续去看见,是责任,也是修行 。每一次看见都是一次爱的传递,一次成长的契机,愿我能始终保持这份看见的能力,照亮学生前行的道路。(二年级 赵依)

来源:陕教正能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