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轴承作为现代机械设备的关键零部件,是衡量国家工业化强度的代表性产品之一,应用领域众多,广泛应用于汽车制造、工程机械、家用电器、冶金等国民经济各行各业。据Grand View Research调查报告显示,从2016年到2022年,全球轴承制造市场规模呈现稳步增
1、项目实施背景
(1)轴承应用领域广泛,市场需求稳步提升,带动轴承套圈行业发展
轴承作为现代机械设备的关键零部件,是衡量国家工业化强度的代表性产品之一,应用领域众多,广泛应用于汽车制造、工程机械、家用电器、冶金等国民经济各行各业。据Grand View Research调查报告显示,从2016年到2022年,全球轴承制造市场规模呈现稳步增长态势,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7.4%。2023年全球轴承市场规模为1,209.8亿美元,并预计2024年至2030年期间年复合增长率为9.4%。
随着我国经济转型升级,新能源汽车、轨道交通、风力发电机、工业机器人、航空航天、医疗器械等新兴下游产业高速发展,为轴承行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且这些新兴产业领域对轴承的精密度、可靠性提出了更高要求,有望带动轴承行业量价齐升,进一步扩大轴承行业的市场规模。目前我国轴承工业已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根据中国轴承工业协会数据,2019年到2023年,我国轴承行业市场规模从1,770亿元增长至2,785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12%,并预计2024年将超过3,000亿元。据Grand View Research的研究报告,我国轴承市场预计2024年至2030年期间将维持10.8%的年复合增长率。
(2)我国轴承高端产品占有率偏低,国产化替代空间巨大
目前我国轴承产品以中低端产品为主,中高端轴承产品仍主要由轴承行业大型跨国公司占据。当前高端产品主要依赖于进口,国产高端轴承产品存在巨大缺口。随着我国轴承行业的技术研发能力的不断提高以及一大批优势企业的不断涌现,国产高端轴承有望逐步实现进口替代,市场前景十分广阔。据国家规划,到2025年高速精密数控机床和高速动车组轴承自主化率要达到90%,到2030年大飞机轴承的自主化率要达到90%。
公司作为国内目前知名的轴承套圈供应商,有望受益于高端轴承进口替代的趋势。在高端轴承进口替代的趋势下,公司正积极开发本土客户。随着国内轴承企业技术研发能力的不断提高,公司有望深化与国内客户的合作,开拓国内市场新的业务机会。
(3)受全球宏观经济及政治格局的持续影响,下游客户进行供应链重构,本地化供应需求持续增加
近年来,受全球宏观经济叠加地缘政治风险及全球供应链布局重构等影响,下游客户出于供应链安全考虑,对本地化生产供应的需求持续增加。如针对北美市场,舍弗勒、斯凯孚、恩斯克均已在墨西哥建设生产基地,以满足北美市场订
单需求。公司跟随下游国际客户进行本地化部署,可强化公司轴承套圈产品的生产和供应优势,缩短生产和交付周期,提升客户服务水平;同时,可使公司更贴近了解客户的需求,深化客户战略合作关系,完善公司全球化供应体系。
2、项目概况
公司拟通过本项目的实施引入自动化、智能化的生产设备,对现有厂区的生产设备进行技术升级改造,提升产品生产效率和智能智造水平,并进一步扩大轴承套圈的生产能力。
3、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提升公司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提高智能智造水平
随着制造业转型升级,自动化、智能化已成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轴承行业正加速向智能智造转型升级,这一趋势也对轴承套圈企业的生产设备和技术工艺提出了全新要求。
本项目将引入自动化和智能化生产设备,并对生产工艺进行优化升级。具体包括:针对以钢管为原料的产品,通过工艺优化将钢管的割料、磨削、车削等工序设备集成化,实现钢管投料直接到轴承套圈产出;针对以锻件为原料的产品,通过工艺优化取消粗车工序,减少轴承套圈毛坯件的端面磨削和外圆磨削次数,有效缩短产品工序,降低生产成本。
本项目将引入公司自研开发的高刚性数控设备,通过编程可实现加工多样性;还将引入自动涡流探伤检测设备,实现产线无人化检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质量风险。
公司拟通过本项目的实施对现有厂区的生产设备和工艺流程进行技术升级改造,提高公司智能智造水平,提升产品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以满足未来高精密轴承套圈的大批量生产需求,进一步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
(2)抓住行业发展机遇,积极拓展国内轴承套圈市场,满足持续增长的市场需求,提高公司市场占有率
轴承在汽车、工业、家电、风电、机器人等领域均有广泛应用,随着这些领域的发展,市场对于高精密轴承、绝缘轴承等高端轴承的需求快速增长。据 GrandView Research 的研究报告,预计 2024 年至 2030 年全球轴承市场规模将以 9.4%的年复合增长率增长,2030 年将达到 2,266.0 亿美元。
我国轴承企业数量众多,但产品主要集中在中低端领域,中高端轴承市场仍主要由大型跨国公司主导。近年来,随着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市场对于轴承尤其是高性能轴承的需求持续攀升。据 GrandViewResearch 的研究报告,预计 2024 年至 2030 年我国轴承市场规模将以 10.8%的年复合增长率增长,2030年将达到 544.0 亿美元。
在国家政策支持和产业链协同发展的背景下,国内轴承企业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和工艺突破,逐步实现中高端轴承的进口替代。公司凭借在中高端轴承套圈
领域积累的工艺和技术优势,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随着本项目改扩建完成,公司产品生产成本将进一步降低,成本优势明显,助力公司发展更多轴承客户,提高公司市场占有率。
4、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1)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为项目实施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
国家高度重视高端装备制造业和基础零部件产业的发展,近年来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轴承行业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为轴承行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2021 年 4 月,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发布的《浙江省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要重点发展中高档数控机床轴承、长寿命高可靠性汽车轴承及轴承单元、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轴承、重载铁路货车轴承、新型城市轨道交通轴承等高端轴承;
2021 年 12 月,国务院发布的《“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提出,要强化交通运输领域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加快研发轴承、线控底盘、基础技术平台及软硬件系统等关键部件,推动实现自主可控和产业化;
2022 年 11 月,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多部门发布的《进一步提高产品、工程和服务质量行动方案(2022-2025 年)》提出,要加强基础共性技术研究,提升轴承、齿轮、紧固件等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可靠性、稳定性,延长使用寿命;2023年 12 月,国家发改委发布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 年本)》,将多种关键轴承及相关轴承零件列入鼓励类。
本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导向,多项支持鼓励轴承行业相关政策的陆续出台为本项目的实施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2)深厚的技术和研发能力为项目实施提供技术支撑
公司经过多年的经营积累,已成为国内轴承套圈主要生产企业之一,拥有丰富的行业经验和生产工艺技术,技术积累覆盖了精锻、精切、车削、磨削、热处理、精磨、探伤、清洗、防锈等生产工艺,掌握了包括以磨代车工艺、自动涡流探伤工艺、自研精切装备及工艺、自研高效带孔滚针轴承套圈专用装备及工艺、小模数长齿内拉花技术、无间断检查包装生产线、全过程生产防错装置等核心技术,能够为本项目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
新体系,并培育了一支具备竞争力的技术研发团队,专注于专用设备的研发、工艺流程的优化及创新。截至 2024 年末,公司研发人员超过 150 人,其中核心技术人员均拥有多年轴承行业工作经验。
公司在轴承套圈行业丰富的技术积累和深厚的研发能力,为本次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了技术保障。
(3)优质的国内外客户资源为项目产能消化提供保障
公司抓住国际轴承产业链向我国转移的机遇,凭借良好的技术工艺优势和产品质量优势,轴承套圈产品成功进入了舍弗勒、斯凯孚、恩斯克、捷太格特、恩梯恩等国际大型轴承公司的供应体系,是众多跨国大型轴承公司的主要供应商或重要供应商之一。
与此同时,公司积极拓展国产轴承客户,目前已与瓦房店轴承、光洋轴承等国产轴承客户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公司与优质客户之间具有粘性的良好合作关系进一步塑造了品牌形象的市场效应,为公司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公司优质的客户资源为项目产能消化提供了一定保障。
5、项目投资概算
本项目建设期为 3 年,总投资 45,960.00 万元。
6、项目实施主体、选址及用地
本项目实施主体为母公司金沃股份,建设地点位于衢州市柯城区航埠镇刘山一路 1 号。本项目拟在公司现有地块上实施,不涉及新增土地用地审批手续。
7、项目备案及环评情况
本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投资管理政策以及其他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企业投资项目备案正在进行中。本项目符合国家环境保护政策,项目环评手续正在办理中。
此报告为摘录部分。定制化编制政府立项审批备案、国资委备案、银行贷款、产业基金融资、内部董事会投资决策等用途可研报告可咨询思瀚产业研究院。
来源:思瀚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