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的风筝还是太抽象了,传承千年文化,演绎创新传奇!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4-19 10:44 2

摘要:在潍坊,放风筝早已融入人们的血脉,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无论是热闹的广场、宁静的公园,还是小区的空地上,总能瞧见人们兴高采烈携手放飞纸鸢的场景。随着风筝扶摇直上,人们的心情也随之雀跃,仿佛尘世的烦恼都被抛诸脑后,思绪也跟着风筝在天空中自由飘荡。这不仅仅是

在潍坊,放风筝早已融入人们的血脉,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无论是热闹的广场、宁静的公园,还是小区的空地上,总能瞧见人们兴高采烈携手放飞纸鸢的场景。随着风筝扶摇直上,人们的心情也随之雀跃,仿佛尘世的烦恼都被抛诸脑后,思绪也跟着风筝在天空中自由飘荡。这不仅仅是一项娱乐活动,更是潍坊独特的文化象征,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寄托。

4 月 19 日,第 42 届潍坊国际风筝会暨 2025 潍坊风筝嘉年华将在世界风筝公园盛大启幕。每年 4 月,潍坊便摇身一变,成为风筝的海洋。对于潍坊人来说,风筝会就如同 “忙年” 一般重要。进入 4 月,杨红卫就开启了忙碌模式,全国各地的风筝订单如雪花般飞来。从设计、绘制,到扎制、打包、发货,她几乎事事亲力亲为。工作室里堆满了各式各样的材料和她亲手制作的风筝。2025 年 3 月,杨红卫入选第六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名单,这份荣誉让她深感责任重大。尽管连日的忙碌让她略显疲惫、不修边幅,但她却乐在其中,每一只风筝在发货前她都会亲自试飞,只为确保风筝的品质。

与此同时,国家级非遗项目潍坊风筝的省级代表性传承人郭洪利也在为风筝会精心准备新作品。此次风筝会上,他将展示一架体积达 3000 立方米、重达百斤的巨大飞机形状立体风筝。为了让这只巨型风筝能够顺利翱翔天际,他的团队运用空气动力学模拟技术,并采用新型材料精心打造。此外,他还与腾讯游戏合作推出了一款全立体运输机风筝,一经推出便受到年轻人的热烈追捧。

刘志江则另辟蹊径,制作了一只独具匠心的风筝 —— 潍坊象 “祥祥”。这只风筝首次以风筝的形式亮相,创意源自市博物馆馆藏的 “潍坊象” 化石,并巧妙融合了潍坊蝴蝶风筝和高密剪纸元素,寓意着吉祥与好运。在风筝会开幕前,刘志江还会对其进行最后的试飞调整,力求以最完美的姿态呈现给大家。

郭洪利深知传统文化需要创新才能焕发出新的活力。早在 2008 年北京奥运会期间,他就意识到这一点。此后,他积极与多个国内外知名品牌合作,让潍坊风筝迅速在年轻人圈子里成为 “顶流”。他认为潍坊风筝需要拥有独特的辨识度,并且要贴合年轻人的审美习惯。为此,他不断推陈出新,将风筝与各种元素巧妙结合,碰撞出奇妙的 “化学反应”。

在城东的老巷子里,三代同堂的王家正围坐在院子里制作传统沙燕风筝。八岁的小孙子握着毛笔,在爷爷指导下认真勾勒着羽毛纹样。"要像春风拂柳那样轻。"老人握着孩子的手腕示范,宣纸上的墨迹顿时有了灵动的韵律。隔壁飘来油炸萝卜丸子的香气——这是潍坊人风筝季特有的吃食,金黄酥脆的丸子总能让人想起风筝线上挂着的夕阳。

最热闹的当属白浪河畔的风筝市集。00后姑娘李晓楠的摊位前挤满了拍照的游客,她设计的"电子风筝"正在空中变换着LED灯光图案。"传统风筝是写给天空的情书,我们想用科技帮年轻人读懂这份浪漫。"她边说边向顾客展示手机APP操控风筝灯光的技巧。不远处,来自法国的风筝爱好者皮埃尔正用蹩脚中文比划着讨价还价,他手里攥着的微型风筝串,是特意为巴黎的阳台准备的。

当暮色浸染奎文门的飞檐,城市广场突然亮起千盏风筝造型的灯笼。夜光风筝表演开始了,发光的鲸鱼风筝在星空下缓缓游动,拖着荧光的尾迹划过天际,围观的人群中不断爆发出惊叹。卖糖画的张大爷趁机推出新款风筝糖画,晶莹的糖丝在灯下折射出彩虹般的光泽。此刻的潍坊,仿佛整个城市都乘着风筝的翅膀,在春天的夜空中轻轻摇晃。

潍坊风筝的发展始终围绕着传统与创新。刘志江提到,潍坊风筝流派众多,但总体遵循 “做什么像什么” 的传统原则。数据显示,全球 70% 以上的风筝都来自潍坊,这足以证明潍坊风筝在世界风筝领域的重要地位。杨红卫回忆起 1984 年第一届潍坊国际风筝会后风筝行业迎来的热潮,以及后来遭遇的瓶颈期。她强调传统风筝必须注重放飞效果,所以她制作的每一只风筝都会经过试飞检验。

时代在变迁,潍坊风筝也踏上了新的 “进化之路”。这些风筝手艺人不仅致力于风筝的创新设计,还积极投身于 “非遗进校园” 活动,将风筝文化的种子播撒在更多人的心中。传承潍坊风筝的文化与技艺,离不开每一个潍坊人的共同努力。如今,潍坊不仅仅依赖风筝这张名片,更借助风筝会等平台,全方位展示城市的发展与蜕变。潍坊风筝的守正与创新,正是这座城市发展的生动写照,如同风筝一般,乘风而起,勇往直前。你对潍坊风筝的创新发展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

来源:艺飞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