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赐的声音:一个节目四个歌手想唱跳楼机,杨坤不点评几句吗?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4-19 12:14 2

摘要:当张靓颖把“Baby我们的感情好像跳楼机”唱成“分手催泪弹”,王以太用说唱给失恋故事加满戏剧张力时,没人想到这首“土味神曲”竟成了歌手们的香饽饽。

《天赐的声音6》首期刚播完——张靓颖和王以太刚把这首抖音神曲唱完。

直接炸出王源、刘宇宁、王赫野、黄子弘凡四组歌手集体喊话:“这歌我也要唱!”

这年头音综选歌都靠刷短视频热榜了?连杨坤都闭嘴装哑巴,怕不是被“流量绑架”到脚软?

当张靓颖把“Baby我们的感情好像跳楼机”唱成“分手催泪弹”,王以太用说唱给失恋故事加满戏剧张力时,没人想到这首“土味神曲”竟成了歌手们的香饽饽。

王源直言“副歌高音太难”,刘宇宁自曝“想挑战”,连王赫野这种“音准黑洞”都敢清唱试水,结果当场破音戴痛苦面具。

这场景活脱脱上演了一出“音综版鱿鱼游戏”——谁抢到《跳楼机》,谁就能收割热搜半壁江山。

节目组这波操作堪称“阳谋大师”。

看看数据就知道:原版《跳楼机》在抖音播放量破50亿,翻唱挑战超300万条,连广场舞大妈都能踩着节奏跳段霹雳舞。

与其费力不讨好推新歌,不如直接“借尸还魂”炒冷饭。

毕竟《天赐》前几季早有成功案例:杨坤和张碧晨翻唱《在加纳共和国离婚》直接让音源数据暴涨150万收藏。

对歌手而言,唱热歌=保底播放量+话题度,哪怕被嘲“审美降级”也比查无此人强。

最魔幻的是,向来以“音乐洁癖”自居的杨坤,这次居然全程闭麦。

要知道,当年他可是连《惊雷》都敢骂成“音乐垃圾”,如今面对《跳楼机》这种“网红流水线产物”却装起了哑巴。这反差堪比“摇滚老炮跳女团舞”——不是他转性了,而是流量教他做人了。

回溯杨坤的“真香史”,早露端倪。

节目组显然深谙“打不过就加入”的道理,直接把选歌权交给算法——短视频热歌保传播、争议改编造话题、情怀金曲拉口碑,三招吃遍天。

杨坤们不是不懂,只是不敢说:毕竟骂一首《跳楼机》,等于打脸整个节目的商业逻辑。

当《跳楼机》被四位歌手疯抢时,一个残酷现实浮出水面:音综早已从“音乐殿堂”沦为“流量赌场”。

节目组选歌三大潜规则暴露无遗——

1. 数据至上:QQ音乐收藏量、抖音话题指数直接决定歌单,原唱质量?艺术性?那都是“无效KPI”;

2. 安全牌为王:经典老歌改编风险高?不如翻唱网红热曲,毕竟“观众耳熟才能详”;

3. 话题造神:王源唱功拉垮?没关系!只要乐评人怼一句“偶像别碰高音”,热搜立马安排。

这套玩法看似无脑,却精准踩中市场G点。

当杨坤们开始向算法低头,《天赐的声音6》用一场“跳楼机争夺战”,撕开了音综最后的遮羞布:这里没有音乐理想,只有流量生意。

歌手们抢的不是歌,是热搜位;节目组卖的不是舞台,是数据包。

而杨坤的沉默,恰恰成了最讽刺的注脚——当毒舌教父都开始对算法微笑,华语乐坛的“跳楼机”恐怕真的要坠毁了。

至于下一期会不会回归“正常选歌”?看看节目组的套路就知道了:先用网红神曲炸开流量入口,再塞几首情怀金曲装点门面。

毕竟,韭菜要一茬一茬割,热搜要一轮一轮买。

只是苦了观众,一边骂着“内娱药丸”,一边诚实地按下播放键。这波啊,节目组在大气层!

喜欢文章的朋友可以点赞并分享噢!

来源:君临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