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被称为青天的八大官员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4-16 05:11 3

摘要:青天老爷是古代百姓对清正廉洁、为民申冤的好官的敬称。能称得上青天大老爷的官员,无一不是为民请命的清官,历史上最著名的清官有八位,你知道都有谁吗?

青天老爷是古代百姓对清正廉洁、为民申冤的好官的敬称。能称得上青天大老爷的官员,无一不是为民请命的清官,历史上最著名的清官有八位,你知道都有谁吗?

1,狄仁杰。

狄仁杰

狄仁杰是唐朝武周时期官员,影视剧中将狄仁杰塑造成一名神探,实际上狄仁杰是一位政治家,武周时期官至宰相,有“斗南第一人”之称。

狄仁杰为人正直,不惧权贵,在任大理寺丞之时,一年之内断案无数,牵扯一万七千余人,无一人喊冤,也可称之为神探,百姓称其“狄青天”。他在地方为官时,也一心为民,深受当地百姓的尊敬和爱戴,“青天”之名实至名归!

2,徐有功。

徐有功

徐有功是唐朝著名的清官,以刚正不阿,忠心守法护法而著称。

徐有功出身书香门第,他入仕的第一份工作是在蒲州任司法参军,这个职务是主管地方司法审判的官员。徐有功在审判犯人时,力求宽仁,从不轻易动用刑讯,而是用仁义道德去教育和感化犯人,使其能幡然醒悟。当地百姓深受感动,蒲州的民风也在徐有功的感化下大有改变,当地百姓亲切的称其为“徐无仗”,在蒲州任职三年后,被宣诏进京,在司刑寺丞任职。

当时武则天执政,武则天执政时,酷吏恣横,构陷无辜,严刑峻法,然而徐有功却不与他们同流合污,他刚正不阿,守法护法,为了公平公正,甚至不惜触犯皇帝,在司法任上干了15年,三次被控告死罪,三次被罢官,但他依旧矢志不渝,依旧以自己的性命护法,被控告后能泰然不忧,被赦免也不阿谀奉承。

任职期间,经过他手的大案就有六七百件,救人数以万计。始终保持着公正、忠诚、无私,因此百姓称其为“徐青天”,“有功断狱,天下无冤枉人。”

3,寇准。

寇准

寇准是北宋名相,辅佐北宋三任帝王,功勋卓著,宋太宗称其为“朕得寇准,犹文皇之得魏徵也!"

寇准自幼聪慧,七岁能写文章,十岁能作诗,其生性耿直,心怀百姓。寇准不仅有经天纬地之才,更有一颗悲天悯人之心。寇准因应该刚正不阿,直言进谏,敢替百姓说话,得罪不少奸臣,遭到奸臣诬陷,所以一生多次大起大落。但是其仍然不改初心,无论在哪为官,都为百姓着想,深受百姓爱戴,在凤翔知府之时,办案如神,著名的清水断案便出自寇准任职凤翔期间,深得当地民众称赞,被誉为“寇青天”。

4,包拯。

包拯

包拯是北宋官员,是历史上著名的清官,也是大名鼎鼎的包青天。

包拯一生为官多年,从县令到后来的礼部尚书,一直秉持着不畏权贵、秉公执法的初衷。只要是贪官污吏,包拯不管是谁,必须严惩,他弹劾过的官员有宰相,有皇亲国戚,对于有才之人,包拯则能秉公力荐。包拯在地方为官时,也能做到廉洁奉公,体察民情,在端州任职一年,端州以盛产砚台闻名,而包拯做到了“不持一砚归”,深受百姓爱戴。说起包拯,也不得不提他的断案,包拯断案讲究执法严明,不徇私情,能为百姓申冤。因此有“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之语来形容包拯办案铁面无私。

5,况钟。

况钟

况钟是明朝官员,为人清廉,体恤百姓,况钟最著名的就是三次留任苏州。

第一次任苏州知府时,况钟惩治贪官,为民申冤,了却了许多冤假错案,使苏州吏治清明,到任后,苏州数万百姓联名上书朝廷,请求况钟留任苏州,第二次到任后,苏州8万百姓再次联名上书,要求况钟留任苏州,况钟在回朝廷述职时,老百姓担心他升官离去,许多人依依不舍,有的甚至拉住轿杆,或横卧路中,舍不得他走。当时百姓为歌颂其功绩,传唱歌谣:况太守,民父母。愿复来,养童叟。九年任满后,朝廷再次顺应民心,以正三品的俸禄待遇,让况钟继续留任苏州府。

况钟在苏州为官期间,惩治贪官,为民请命,减轻百姓赋税,兴修水利,两袖清风,深得民心,百姓三次联名上书,请求其继续留任,最终以正三品待遇留任,历史上绝无仅有,“青天”之称实至名归。

6,海瑞。

海瑞

海瑞是明朝著名的清官,有“海青天”之称,与包拯、况钟并称中国民间三大青天。

海瑞早年中过举人,但出仕比较晚,40多岁才当淳安知县,上任后清丈田亩、均平赋役,除此之外,断了许多疑难要案,深得民心。海瑞生活节俭,穿的吃的都与贫民无异,从来不铺张浪费,痛恨贪官污吏,一生宦海沉浮,数次被贬,又数次被赦免,始终不改初心。在任应天巡抚时,他所管辖区域的贪官污吏听说海瑞要来,许多自动辞职,许多显赫的权贵将本来红色的大门改成黑色的,推行“一条鞭法”,安抚穷苦百姓,打击豪强势力,将百姓的土地从豪强手中夺回,深受百姓的爱戴,赢得“海青天”之称呼。

海瑞病逝后,办理丧事的钱都是别人凑的,他生前所用的东西,所住的地方都是极其简陋的。他灵枢用船运回家乡时,穿着白衣戴着白帽的人站满了两岸,祭奠哭拜的人百里不绝。

7,袁可立。

袁可立是明朝名臣,是抗金名将,也是明朝著名的清官。

袁可立曾在抗金事业上取得过显著的成就,在朝廷危难之际,他挺身而出,在辽东前线数次击败努尔哈赤的后金军,立下了赫赫战功。

除此之外,袁可立更令人钦佩的是他的断案手段。袁可立初入仕途,便连审大案,当时无人敢审的案子,袁可立却不怕,他虽官职卑微却不畏强权,后来更是多次审理惊天大案,敢于为民请命,明察秋毫,刚正不阿,甚至不惜抗旨也要斩弄臣,百姓呼其“袁青天”。

8,施世纶。

施世纶

施世纶是清朝著名的清官,父亲施琅是清朝福建水师提督,曾收复收复台湾,因功受封清靖海侯。

施世纶是在父亲的萌荫下步入仕途,先任泰州知州,后提拔为扬州知府,期间秉公执法,不畏强权,经他办的案子,没有一件冤假错案,而且断案如神,美名远播。任职湖南布政使时,那时湖南百姓赋税繁重,施世纶上任后,将徭役费全部革除,湖南百姓万民欢腾,为他刻碑立传。后来,施世纶又任职漕运总督,负责治理漕运。那时的漕运是一个肥差,因为他们可以敲诈船工,扣克漕米,施世纶上任后,身体力行,他亲自坐在河边,等漕米到来后,他都亲自验收,根本不给当官的敲诈船工的机会,他要从根本上解决漕运内部管理混乱的痼疾。经过三四年的整顿,原先一团糟的漕运政务便被肃清,百姓不再受苦受欺负,官员也能安分守己。他的善政,换来百姓多年来的焚香祷祝。

施世纶的一生清正廉洁,秉公执法,不畏权贵,勤于民事,被康熙帝称为“江南第一清官”,民间称其为“施青天”。

图片来源于网络。

来源:读史鉴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