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评述丨哪些CKD患者需要进行基因检测?一文总结(上)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4-19 15:34 2

摘要:慢性肾脏病(CKD)的常见病因包括高血压、糖尿病、肾小球肾炎以及多囊肾病(PKD)。与大部分病因不同,PKD是一种遗传性肾病,与PKD类似的还有遗传性肾病综合征、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Alport综合征和非典型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aHUS)等。随

慢性肾脏病(CKD)的常见病因包括高血压、糖尿病、肾小球肾炎以及多囊肾病(PKD)。与大部分病因不同,PKD是一种遗传性肾病,与PKD类似的还有遗传性肾病综合征、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Alport综合征和非典型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aHUS)等。随着基因检测与分析能力的增强,通过基因检测诊断、鉴别CKD的病因已不再是难事。临床医生有必要了解遗传性CKD患者的临床表现、风险和管理,并筛选出应接受基因检测的患者及其家属,为其提供全面管理。

2023年1月5日,来自美国克利夫兰诊所的肾内科专家们发布了关于遗传性CKD患者的综述,重点总结了哪些疾病应该接受基因检测,并明确了患者的管理重点。本文总结了囊性肾病和遗传性肾小球肾炎,以飨读者。

关于先天性肾脏和尿路畸形(CAKUT)、常染色体肾小管间质性肾病(ADTKD)、肾结石和肾钙质沉积等疾病将在“哪些CKD患者需要进行基因检测?一文总结(下)”中呈现,敬请期待!

囊性肾病

1 ADPKD和ARPKD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多囊肾病(ADPKD)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也可隐性)和相对常见的遗传性肾病,约占终末期肾病(ESKD)的5%~10%。大多数情况下,ADPKD是由于PKD1和PKD2基因突变引起的。PKD1突变约占ADPKD病例数的85%。PKD1突变患者的肾功能在青年时代通常是正常的,也不会出现其他症状,但在40岁左右,肾功能出现异常,并在60岁左右进展为ESKD。PKD2突变患者则更易在儿童时期(7岁左右)出现肾功能异常。ADPKD可遗传,因此需对患者家族成员进行基因检查,有助于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多囊肾病(ARPKD)是一种罕见的纤维囊性肾-肝遗传性疾病,主要发病人群为婴幼儿,主要基因突变为PKHD1,可导致肝肾囊肿。与ADPKD不同,ARPKD主要影响肾小管和肝脏,不会影响肾单元。大约一半的儿童患者会较快进展为ESKD。

超声、CT和核磁共振(MRI)等影像学工具可以评估囊肿的数量与大小,可进行诊断和测量肾脏总体积(TKV)。以上数据通过患者身高进行校正后,可以判断患者对治疗是否有反应。由于颅内动脉瘤在ADPKD患者中较为常见,一些临床研究认为应对ADPKD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普遍筛查。

ADPKD与ARPKD患者的治疗目标相似,都可以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控制血压,降低钠盐和增加液体摄入。托伐普坦是一种口服V2受体拮抗剂,可用于ADPKD的治疗,减少患者肾小球滤过率(GFR)的下降速率,改善血压和减少因囊肿引发的疼痛。然而,一旦患者进展至ESKD的患者需要透析或肾移植。

2 肾单位肾痨

肾单位肾痨(NPHP)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囊性肾疾病,是遗传因素所致的儿童和青少年ESKD的最常见原因之一。患者通常会在30岁之前进展为ESKD,与PKD不同的是NPHP患者的肾小管间质纤维化和囊肿仅集中在皮质髓质交接处,且患者肾脏的体积通常正常或较小,因此超声或影像学较难以发现NPHP。目前,已发现20多个基因突变可导致NPHP,且大约25%的NPHP是由于NPHP1基因突变导致的。肾外受累的临床表现为骨骼缺损、视力损害、肝脏纤维化等。临床症状为早发型多尿、严重高血压和ESKD。

基因检测可以确诊70%以上的NPHP,但对于剩下的患者而言,肾活检是最准确的检查方式。肾小管改变和基底膜增厚是常见的活检表现。令人遗憾的是,除了控制高血压和增加液体摄入,目前没有对于NPHP患者的特定治疗方案。

遗传性肾小球肾炎

1 遗传性肾病综合征

遗传性肾病综合征发病人群包括儿童和成人。通常而言,肾病综合征为原发性或自身免疫介导的。对于免疫介导肾小球肾炎或肾病综合征患者而言,激素治疗是常见的治疗方式,然而,有部分患者为激素抵抗性肾病综合征(SRNS)。目前,有证据表明SRNS可能与遗传因素相关,由于影响足细胞的基因突变,因此表现为孤立的肾小球受累或伴有肾外临床表现。医生应在恰当的时候为患者提供基因检测服务,基因检测结果可帮助医生预测和评估激素治疗成功的可能性,以及评估肾移植后的肾病复发风险。

有以下情况的肾病综合征患者应接受基因检测:

①<1岁时发生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或SRNS;

②<25岁的成人患者发生肾病综合征;

③对免疫抑制剂/疗法无反应;

④存在与肾病综合征病因一致的肾外特征;

⑤特定种族(如非裔人群的APOL1肾病)。

有多种基因与肾病综合征的发展相关,可以通过影响位置进行区分,如影响细胞核、溶酶体、线粒体、细胞骨架等,他们的具体名称和遗传模式见图1。

图1 影响肾病综合征的突变基因

备注:括号内的信息为遗传模式,其中AD,常染色体显性遗传;AR,常染色体隐性遗传;XD,X连锁显性遗传;XR,X连锁隐性遗传。

上图(图1)中的基因突变可导致多种损伤模式,如微小病变性肾病(MCD)、FSGS、塌陷性肾小球病、弥漫性系膜硬化。大多数成人FSGS病例多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涉及INF2、TRPC6、ACTN4、SCARB2和PAX2基因突变。值得注意的是,并非所有FSGS患者都会出现蛋白尿。弥漫性系膜硬化通常伴有LAMB2、PLCE1、NPHS1/2等基因突变。最后,DGKE和INF2基因突变可能与膜性肾病、FSGS、和血栓性微血管病(TMA)相关。

目前,还没有确切的遗传性肾病综合征治疗方法,只能采取ACEi或ARB等保守治疗策略。部分情况下,吲哚美辛或可减少免疫抑制剂的耐药性。在CoQ2或CoQ6基因突变的情况下,补充辅酶Q可能是有益的。对于ARHGDIA基因突变,或可考虑采用依普利酮。

2 aHUS

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HUS)是一种危及生命的疾病,由于补体通路激活不受控制,可引起贫血、血小板、急性肾衰竭。绝大多数的情况下,HUS与产志贺毒素大肠杆菌感染相关,然而,偶见与产志贺毒素大肠杆菌感染无关的HUS,即aHUS。与HUS不同,基因突变是引起aHUS患者异常补体激活的主要原因。具体而言,基因突变可引起CFH、CFI、C3、CD46等调节蛋白的功能丧失,导致患者体内补体通路异常激活。目前,依库珠单抗(eculizumab)是用于治疗aHUS的药物,且已在我国上市2

3 Alport综合征

Alport综合征是一种IV型胶原蛋白疾病,可追溯至19世纪,然而其患病率和发病率却一直存在争议。Alport综合征主要与COL4A3、COL4A4和COL4A5基因突变相关,其中COL4A3和COL4A4分布于常染色体,而COL4A5则处于X染色体。因此Alport综合征也被分为X连锁显性遗传或非X连锁显性遗传。

Alport综合征的特征为肾小球基底膜(GBM)病变。在电镜下,与正常人群相比,早期患者的GBM较薄,晚期患者可以发现GBM分裂或层状病变(图2)。光镜下的表现则为肾小球异常、GBM增生、肾小球硬化等。免疫荧光染色后,即可发现阴性染色,也可发现IgG、IgA、IgM、C3或C1q等非特异性染色阳性。临床症状则多为严重的蛋白尿。

图2 电镜下晚期Alport综合征患者GBM的代表性病变

Alport综合征的诊断已有了一些发展,特别是基因检测可以对患者进行分型,有益于明确疾病的遗传类型。然而,Alport综合征的治疗进展却较为缓慢。目前,Alport综合征的治疗基础还是最大耐受剂量的ACEi或ARB。不过有初步的临床研究显示,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SGLT-2i)似乎有益,但仍需大规模临床研究进行验证。处于临床前和初步临床研究的疗法有帕立骨化醇、干细胞疗法、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等。

4 法布雷病

法布雷病是一种罕见病,普通人群患病率约为1/100000,ESKD患者法布雷病患病率为0.12%。我国已于2018年将其纳入首批罕见病目录中。其病因是由于基因突变Xq21.3-q22所致的α-半乳糖苷酶(α-gala)缺乏者引起的。这种疾病不仅会导致肾脏受累,也可导致全身受累,并且所有年龄段的人都可能被确诊为法布雷病。

法布雷病的肾病特征为轻度至重度蛋白尿和镜下血尿。初期,患者的GFR通常较为正常或没有明显下降,然而,随着病程进展,患者的肾功能会逐渐下降,并引发高血压。电子显微镜下可发现足细胞充满层状颗粒,如同斑马条纹,而这一现象通常被称为“斑马体(图3)”。

图3 电镜下的“斑马体”

目前,法布雷病的治疗方案有酶替代治疗(ERT)、对症治疗(如ACEi、ARB、透析等)和分子伴侣法3。我国指南的具体诊疗建议可见中国法布雷病诊疗专家共识,5分钟速览。

参考文献:

1.Sawaf H, Gudura TT, Dorobisz S, et al. Genetic Susceptibility to Chronic Kidney Disease: Links, Risks and Management. Int J Nephrol Renovasc Dis. 2023 Jan 5;16:1-15.

2.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数据查询系统,依库珠单抗,link https://www.nmpa.gov.cn/datasearch/search-info.html?nmpa=aWQ9OGNjODNmMDQ4ZGYxYzA1ZTllMzgyM2M2OTU5YTgyYjkmaXRlbUlkPWZmODA4MDgxODNjYWQ3NTAwMTg0MDg4NjY1NzExODAw

3. 中国法布雷病专家协作组. 中国法布雷病诊疗专家共识(2021年版).《中华内科杂志》. 2021年4月

医脉通是专业的在线医生平台,“感知世界医学脉搏,助力中国临床决策”是平台的使命。医脉通旗下拥有「临床指南」「用药参考」「医学文献王」「医知源」「e研通」「e脉播」等系列产品,全面满足医学工作者临床决策、获取新知及提升科研效率等方面的需求。仅供HCP观看。

来源:医脉通肾内频道一点号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