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鼓励幼儿尝试运用简单的图案和色彩,以绘画、粘贴等方式装饰傈僳族服装,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初步了解傈僳族服装的主要特征和装饰特点,感受其独特的民族风格。
2、激发幼儿对傈僳族服装装饰艺术的兴趣,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3、鼓励幼儿尝试运用简单的图案和色彩,以绘画、粘贴等方式装饰傈僳族服装,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之前对一些常见的少数民族有初步了解,(来源屈老师教案)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
物质准备:PPT课件;傈僳族服装视频;彩笔、油画棒、彩色纸、剪刀、胶水等美工材料;傈僳族音乐;若干傈僳族服装轮廓图。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播放一段欢快的傈僳族音乐,带领幼儿随音乐自由律动,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引出活动主题:“小朋友们,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认识一个特别的民族,他们的服装可漂亮啦,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二)观察与讨论
1、播放傈僳族服装课件图片,引导幼儿仔细观察,提问:“小朋友们,你们看到的傈僳族服装是什么样子的?它的颜色、图案和款式有什么特别的地方?”鼓励幼儿大胆发言,表达自己的观察和发现。
2、教师结合图片,向幼儿详细介绍傈僳族服装的特点。比如,傈僳族女子常穿右衽上衣,下着长筒裙,裙子上有各种彩色的条纹和图案,领口、袖口和裙摆处会绣有精美的花边;男子一般穿对襟上衣和长裤,服装颜色较为深沉,常搭配长刀、弓弩等配饰,体现出傈僳族男子的英武。同时,介绍傈僳族服装上常见的图案,如几何图案、动植物图案等,这些图案往往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如动物图案可能代表着力量、勇气,植物图案则寓意着生命、繁荣。
(三)示范与讲解
1、教师拿出一张傈僳族服装轮廓图,示范如何用彩笔和彩色纸来装饰服装。例如,先用彩笔画出领口和袖口的花边,再用剪刀剪出彩色纸条,粘贴在裙子上,形成彩色条纹,还可以用彩色纸剪出一些简单的几何图形或花朵图案,粘贴在服装上,作为点缀。
2、提醒幼儿在装饰过程中注意色彩的搭配,尽量选择鲜艳、明亮的颜色,以体现傈僳族服装的特色。同时,强调使用剪刀时要注意安全,用完后将工具放回原位。
(四)幼儿创作
1、给每位幼儿发放一张傈僳族服装轮廓图和各种美工材料,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大胆地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装饰服装。教师巡回指导,观察幼儿的创作过程,及时给予帮助和指导,鼓励幼儿尝试不同的装饰方法和图案组合。
2、引导幼儿互相交流、分享自己的创意,学习借鉴同伴的好方法,共同提高创作水平。
(五)作品展示与评价
1、将幼儿的作品展示在黑板上或教室里的展示区,组织幼儿互相参观、欣赏。
2、请幼儿说一说自己最喜欢哪一幅作品,为什么。引导幼儿从服装的颜色、图案、装饰方法等方面进行评价,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教师对幼儿的作品进行总结评价,肯定幼儿的努力和创意,鼓励幼儿在今后的活动中继续发挥想象力,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
(六)结束部分
再次播放傈僳族音乐,邀请幼儿穿上自己装饰的“傈僳族服装”,模仿傈僳族的舞蹈动作,进行一场简单的服装秀,让幼儿在欢乐的氛围中结束本次活动。(本教案含有配套PPT课件)
来源:海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