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席上海车展韩系渐远 从“性价比神话”到“文化失语症”的溃败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4-19 18:07 2

摘要:2025年4月,现代、起亚两大韩系品牌缺席上海国际车展的消息,如同一记重锤敲响了中国市场的警钟。这是现代起亚自2002年入华以来首次缺席A级车展,而背后折射的,不仅是销量断崖式下滑的现实,更是一场关于造车理念、文化认同与市场策略的深层溃败。

2025年4月,现代、起亚两大韩系品牌缺席上海国际车展的消息,如同一记重锤敲响了中国市场的警钟。这是现代起亚自2002年入华以来首次缺席A级车展,而背后折射的,不仅是销量断崖式下滑的现实,更是一场关于造车理念、文化认同与市场策略的深层溃败。

一、销量崩塌:韩系车的“中国式退场”

1. 市场份额的滑铁卢

2024年,现代起亚在华销量合计40.2万辆(北京现代15.4万辆,悦达起亚24.8万辆),市场份额不足1%,较2016年巅峰时期的179万辆缩水近80%。对比之下,比亚迪单月销量即突破50万辆,韩系车已彻底沦为市场边缘角色。

2. 从“百万俱乐部”到“出口中转站”

北京现代曾是中国最快达成百万年销的合资车企,但2024年仅剩北京第三工厂维持生产,产能从165万辆锐减至45万辆。更讽刺的是,悦达起亚24.8万辆销量中超17万辆为出口,北京现代出口占比亦达30%——中国市场正沦为韩系车的“低成本代工厂”。

3. 车展缺席的隐喻

车展是车企展示技术实力与品牌雄心的舞台,而韩系车的退出,实则是其在中国市场“战略躺平”的缩影。正如《一代宗师》中的台词:“面子不能沾灰,漏到面子上的血,就是灭门大事。”

二、造车理念:技术双标与“文化失语症”

1. 全球技术,中国减配

现代起亚在北美市场以2.0T+8AT动力组合、高安全性著称,但中国版索纳塔却采用1.5T+7速干式双离合,且在中保研碰撞测试中表现堪忧。这种“技术双标”直接摧毁消费者信任。

2. 电动化转型的傲慢与迟缓

现代E-GMP纯电平台2020年即已发布,IONIQ系列在欧美热销,但中国市场直到2025年才引入IONIQ 5 N,且定价高达40万元。相比之下,比亚迪DM-i技术、吉利SEA架构早已实现规模化落地。

3. 文化适配的彻底失败

韩国本土汽车文化高度封闭,进口车占比不足10%,政府对本土品牌过度保护。这种“文化内循环”思维移植到中国后,表现为对本土需求的漠视——例如,中国用户重视智能座舱与高阶智驾,而韩系车仍执着于“性价比”标签,智能系统体验落后竞品两代。

三、销售理念:从“价格屠夫”到“价值弃子”

1. 性价比神话的破灭

韩系车曾以“高配低价”横扫市场,伊兰特、K5等车型一度被称为“XX三宝”。但自主品牌的崛起彻底颠覆游戏规则:比亚迪秦PLUS以9.98万元定价击穿混动门槛,小米SU7以21.59万元提供激光雷达智驾,韩系车的价格护城河荡然无存。

2. 品牌溢价能力的崩塌

为保销量,现代ix35终端价一度跌破10万元,与哈弗H6、长安CS75正面交锋。这种“降维打击”虽短期提振销量,却使品牌形象彻底固化于低端市场,丧失向上突破的可能。

3. 渠道体系的瓦解

北京现代经销商数量从2019年的1018家锐减至2024年的不足百家,一线城市核心商圈展厅纷纷关闭。渠道崩塌的背后,是韩方对中国市场投入的战略性放弃。

四、制造业文化:功利主义与“文化贫血症”

1. 功利至上的“卖车逻辑”

韩国汽车工业的崛起依托政府强力干预与财阀集中投资,这种“效率优先”的文化孕育出全球第三大车企,却也导致其缺乏文化沉淀。现代起亚在华策略始终围绕“短期销量”而非“长期品牌建设”,产品迭代缓慢,用户运营缺失。

2. 文化输出的彻底缺席

对比日本“JDM文化”、德国“工程师精神”,韩系车从未构建起独特的文化符号。即便在韩国本土,汽车文化也因严苛法规(如禁止改装轮毂)而难以发展,Peaches等本土改装团体只能通过地下活动维系小众社群。

3. 民族情结的双刃剑

韩国本土市场高度封闭,政府通过高关税、补贴政策强制保护国产车,这种“民族主义营销”在本土成功,却在全球化市场中适得其反。当中国消费者质问“为何要为减配的韩国车买单”时,韩系车无言以对。

五、启示录:中国市场的“文化淘汰赛”

1. 技术可以追赶,文化无法速成

比亚迪凭借“技术鱼池”与“中国文化IP联动”(如王朝系列),蔚来通过“用户企业”标签,均已构建起鲜明的文化认同。而韩系车的溃败,本质是一场“文化失语症”的爆发。

2. 从“市场换技术”到“文化定生死”

中国汽车市场已进入“文化竞争”阶段:理想汽车瞄准家庭场景,问界绑定华为科技光环,小米SU7依托米粉生态。韩系车若无法讲好“中国故事”,即便引入E-GMP平台,也难逃边缘化命运。

3. 全球化≠本地化

现代起亚在印度、北美成功的核心是极致本地化(如为北美开发全尺寸SUV),而在中国却始终以“全球车”思维应对,忽视本土研发投入。当大众牵手小鹏、奥迪联姻智己时,韩系车的“技术傲慢”已成致命伤。

结语:远去的不仅是韩系车

现代起亚的退场,标志着以“性价比+代工”为内核的旧合资时代彻底终结。当中国车企在慕尼黑车展发布全球战略,在泰国工厂投产右舵车时,韩系车的教训值得铭记:没有文化共鸣的技术,终将沦为冰冷的商品;没有本土敬畏的全球化,注定是空中楼阁。

或许正如一位业内人士所言:“韩国人教会了我们如何造车,而我们正在教会世界,什么才是汽车应有的灵魂。”

参考文献

1. [现代、起亚等韩国品牌缺席2025上海车展,集体撤退?](https://auto.ifeng.com/c/8ibVPIjJTCJ)

2. [冰火两重天!2024年韩系车全球销量第三,中国市场却愈发边缘化_车家号_发现车生活_汽车之家](https://chejiahao.autohome.com.cn/info/19206108)

3. [一年卖出723万辆,即使中国市场不行,韩系车依然“很能打”!](http://chejiahao.m.autohome.com.cn/pingan/chejiahao/detailinfo/18734442)

4. [看看韩国汽车文化,你会不会臊得慌?](https://www.xincheping.com/views/68676.html)

5. [冰火两重天!2024年韩系车全球销量第三,中国市场却愈发边缘化](https://www.dongchedi.com/article/7468535884531483172)

6. [国外热销国内惨淡,这几个品牌在中国混成了“限量版”](https://qcwp.com/news/830362)

7. [引擎启动:Peaches 重燃「速度与激情」](https://www.ssense.com/zh-hk/editorial/culture-zh/start-your-engines-peaches-is-reigniting-car-culture)

8. [现代、起亚等韩国品牌缺席2025上海车展,集体撤退?](https://www.163.com/dy/article/JT9LOTI20527A5SS.html?spss=dy_author)

9. [现代起亚在中国彻底躺平了?](https://k.sina.com.cn/article_5127477345_1319f1861001019v8m.html?from=auto)

10. [天旭,汽车文化论文](https://www.wenku365.com/p-42984890.html)

来源:啦啦汽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