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这个“就业微市场”助力青年解锁新身份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4-19 20:53 2

摘要:“女儿现在在家门口的培训机构上班,每月5000多元工资,走路10分钟就到公司,还能常回家吃饭!”4月18日,天心区裕南街街道向东南社区居民罗阿姨说起女儿的新工作,笑得合不拢嘴。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匡小娟 通讯员 陈萃萃

“女儿现在在家门口的培训机构上班,每月5000多元工资,走路10分钟就到公司,还能常回家吃饭!”4月18日,天心区裕南街街道向东南社区居民罗阿姨说起女儿的新工作,笑得合不拢嘴。

让罗阿姨的女儿圆了“返乡就业梦”的,是社区里悄然兴起的“就业微市场”——一个集求职招聘、技能培训、创业孵化、志愿服务于一体的“家门口就业综合体”。它正让越来越多居民实现“楼上生活、楼下工作”的便利。

小阵地撬动大民生:6000居民的“就业后花园”

沿着书院路走进向东南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宽敞明亮的大厅里,LED屏幕实时滚动着最新岗位信息;沙发区坐着几位正在翻看招聘手册的求职者;隔壁的直播间里,“向阳花开”就业直播的主播正对着镜头介绍企业用工需求。

“这里既是求职驿站,也是创业港湾,更是居民的‘15分钟就业服务圈’。”向东南社区党委书记邹宇红告诉记者,这个覆盖周边近6000名居民的微市场通过区、街道、社区三级联动,为辖区企业、居民提供政策咨询、求职招聘、就业创业帮扶、技能培训等“一站式”服务,自2024年10月揭牌运营以来,已成为居民口中的“就业便民站”。

“去年,女儿从广东回来后一直愁工作,多亏社区就业专干杨眉帮她‘量身定制’岗位。”社区居民罗阿姨告诉记者,在得知罗阿姨女儿有教培行业经验后,杨眉不仅推荐了3家对口企业,还帮忙改简历、做面试模拟。如今,罗阿姨女儿已在某教育机构担任课程顾问,五险一金齐全,通勤时间比在广东缩短了90%。

“向东南社区就业微市场企业资源丰富、就业需求旺盛,辖区坐拥蓝湾国际、振业悦江府等企业楼盘。周边更有裕南街街道打造的金融外滩“空中花园”,吸引了40余家金融机构入驻。”邹宇红介绍,微市场通过“线上+线下”双渠道摸排企业和居民需求,建立了动态岗位信息库,每月举办“家门口招聘会”,让居民下楼就能对接优质岗位。

AI科技赋能:150家企业入驻,百余个岗位“一键匹配”

“最近酒店正在筹备新店,急需洗碗工、餐厅服务员和客房服务员。原本担心短时间招不到人,没想到在微市场发布信息后,来了不少合适的求职者。”辖区内某品牌连锁酒店的招聘负责人表示,不到一周时间,有的岗位就已招满。

作为连接求职者与企业的新型服务平台,微市场不仅为居民精准匹配就业机会,更有效破解了周边企业的用工痛点。“我们会对求职者进行初步筛选和培训,这样企业招聘到的员工往往具备更高的岗位适配度。”邹宇红表示。

同时,依托与湖南小翅科技有限公司的合作,微市场以“科技+平台”为特色:线上通过“小翅科技在线平台”实时更新岗位,线下同步收集用工、求职信息,每季度举办线下招聘活动,实现区域内招聘与求职需求精准匹配,建立社区就业服务联盟,有效整合就业信息、岗位、服务资源。

截至今年3月底,微市场已有近150家企业入驻,累计发布销售、客服、技术等各类岗位近900个,并促成100余位求职者与企业“牵手”。

“针对残障人士、大龄求职者等群体,就业微市场还提供‘一对一’精准帮扶。”杨眉补充道,比如为残疾人对接企业用工补助,为4050人员定制家政、物业等岗位,让每个求职者都能找到“适配钥匙”。

“青年空间”:从求职者到志愿者的蜕变舞台

在东南社区二楼的 “青年空间”,95后周洲(化名)正和伙伴们投身社区公益。几个月前,他还是一位四处求职的待业青年,如今在社区找到了实现自我价值的新方向。

社区打造的青年空间,为像周洲一样的年轻人提供了丰富的成长资源。这里不仅有共享工位、创业培训等助力就业创业的服务,还设有相对舒适、安静的公共自习空间,开设各类学习培训班。除了学习和工作支持,这里还定期举办“读书分享会”“21瓦放映会”等活动,以及心理茶会、桌游会等主理人活动。

“青年空间”在搭建交流平台,助力青年就业的同时,也增强了青年对社区的归属感和责任感,推动青年参与社区治理。邹宇红表示,希望通过一系列举措,引导青年从“求职者”转变为“志愿者”,形成“党建带团建,青年齐参与”的良好氛围。

此外,社区顺势搭建的“向阳新空间”平台,进一步将青年优势与社区治理需求结合,为青年参与基层治理提供有效途径。正如周洲所言,他不仅在家门口找到了工作,还结识了志同道合的朋友,大家都愿用所学为社区贡献力量。

邹宇红告诉记者,未来,向东南社区将不断优化“就业微市场”等特色阵地功能,创新服务模式,并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整合更多优质资源,推动基层治理与民生服务深度融合,让社区成为居民安居乐业、共建共享的幸福家园。

来源:长沙晚报掌上长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