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AI 与区块链技术正以颠覆性姿态重塑造价行业生态。Autodesk 推出的 CostGenius 系统,通过 OCR 技术识别图纸,自动生成工程量清单准确率达 92%,较人工算量效率提升 67%。北京大兴机场项目应用该技术后,清单编制周期从 45 天压缩至 1
AI 与区块链技术正以颠覆性姿态重塑造价行业生态。Autodesk 推出的 CostGenius 系统,通过 OCR 技术识别图纸,自动生成工程量清单准确率达 92%,较人工算量效率提升 67%。北京大兴机场项目应用该技术后,清单编制周期从 45 天压缩至 15 天,人力成本降低 40%。
区块链在工程数据存证领域优势显著。雄安新区建设中,“区块链 + 造价” 平台实现材料采购、进度计量、价款支付全流程上链,通过智能合约自动执行支付条款。数据显示,某市政标段的资金支付周期从平均 28 天缩短至 16 天,纠纷率下降 75%。但技术落地仍面临多重挑战:全国统一的 BIM 数据标准尚未完全建立,某省试点项目因软件接口不兼容导致数据迁移损失达 80 万元;区块链节点部署成本较高,中小型企业应用率不足 15%。
物联网与云计算的融合催生新应用场景。中建三局搭建的 “智慧工地造价管理系统”,通过地磅物联网设备自动采集材料进场数据,结合 AI 算法识别异常用量,在某地铁项目中拦截钢材虚报量 32 吨。阿里云推出的工程造价大脑,可基于历史工程数据预测变更概率,为某桥梁项目提前规避潜在超支风险 2100 万元。
行业协会正加速推动技术标准化:中国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协会已发布《工程造价数字化应用指南》,明确 BIM 模型交付标准与区块链存证规范。未来三年,预计行业数字化渗透率将从当前 38% 提升至 70%,彻底重构造价管理流程。
来源:工程造价员网